挂断中方电话后,美定调反华,72岁崔天凯出山,一场闭门会议召开

B站影视 日本电影 2025-03-24 17:22 2

摘要:美国财长贝森特与中方视频通话时,语气那叫一个诚恳,表示:中美经贸至关重要,双方应该保持沟通和合作。

美国财长贝森特与中方视频通话时,语气那叫一个诚恳,表示:中美经贸至关重要,双方应该保持沟通和合作。

谁曾想,这边电话一挂,贝森特便变了脸,称"美国梦不靠中国制造",还公开为特朗普政府的对华加税政策背书。

就在美方步步紧逼之时,一场闭门会议在北京召开,72岁的外交老将崔天凯临危受命,重新出山。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3月初,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和中方进行了一次视频通话,那场景真是温馨。

贝森特面带微笑,语气诚恳地表示中美需要多多合作。

信息来源于观察者网2025.3.19发布

中方代表刚放下电话,心想这次谈得还不错,没想到转眼间贝森特就变了个人似的。

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

在美国全国广播公司的采访中,这位财长先生突然变得理直气壮:

"美国梦并不取决于来自中国的廉价小玩意!"

他还振振有词地说,美国关注的是"可负担性",包括抵押贷款、汽车和实际工资增长。

这番话听起来是不是很熟悉?没错,这就是为特朗普加征关税政策打掩护的说辞。

贝森特

想象一下,如果你的邻居今天还和你称兄道弟,明天就在社区会议上提议禁止你参加小区活动。

这种前后不一的表现,不就是我们常说的"两面派"吗?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的表现,更是让人啼笑皆非。

这位先生一边嚷嚷着要切断中国获取美国芯片的渠道,一边又眼巴巴地盯着台湾的芯片产能。

美国商务部长卢特尼克

他甚至公开要求企业和外国政府,一起阻止中国获得美国的芯片,声称不配合的企业和国家就是"出卖了灵魂"。

但有意思的是,当谈到台湾地区的芯片时,卢特尼克的语气立刻变得焦虑:

"倘若无法获得台湾地区的芯片,美国的部分行业将受到影响。"

想要限制别人发展,又想要自己获得最大利益,这种"贪心病"在美国政客身上表现得淋漓尽致。

卢特尼克

说到贪心,美国在经济上的表现更是让人瞠目结舌。

根据中国驻美大使谢锋提供的数据,中国企业到美国投资建厂,给当地创造了约50万个就业岗位。

这些工厂遍布美国各州,从密歇根的汽车零部件厂到德克萨斯的电子产品厂,为不少美国家庭提供了稳定收入来源。

另一方面,美国对中国出口的农产品、飞机、芯片等,也为美国本土带来了近50万个工作机会。

中国驻美大使谢锋

想想看,在爱荷华州的农场主靠着向中国出口大豆和玉米养家糊口;

在华盛顿州的波音工厂,工人们组装着将要销往中国的客机;

在加利福尼亚州的高科技公司,工程师们设计着供应中国市场的芯片。

可美国政府现在却非要把中国企业往外推,这不是自断财路是什么?

图片来源于网络

这就像是一个小镇上的店主,明明外地来的商人给镇上带来了生意和繁荣。

这店主却非要把人家赶走,还美其名曰"保护本地经济"。

结果呢?镇上的居民不仅买不到物美价廉的商品,还失去了工作机会。

图片来源于网络

在台海、南海问题上,美国没完没了地挑衅,不断派军舰进入中国周边海域,还与台湾地区进行军事合作。

为什么美国会表现得如此反复无常?说白了,就是"又想吃肉,又怕烫嘴"。

美国想要遏制中国的发展,但又害怕把事情做绝了,自己也吃不了兜着走。

就拿关税政策来说,特朗普政府以为这是个"杀手锏",结果却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特朗普

根据美国媒体报道,2025年一季度,美国GDP预测值已经暴跌至负增长,关税战的反噬效应开始显现。

美国老百姓不得不为更贵的商品买单,企业失去了中国市场,农民的大豆卖不出去。

连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自己都承认,他"无法保证"美国经济不会在特朗普任期内出现衰退。

这不是明摆着告诉大家,关税政策是个失败的政策吗?但为了面子,美国政府还是要硬着头皮走下去。

贝森特

最近,72岁的老外交家崔天凯重出江湖,和美国学者艾利森进行对话。

这场名为"中美博弈新格局"的闭门会议,引起了全球的关注。

崔天凯不是一般人,他是中国外交界的"老将",对美国事务了如指掌。

他选择在这个时候与"修昔底德陷阱"理论提出者艾利森对话,意义重大。

崔天凯

这说明中国始终保持着对话的门户开放,愿意通过理性沟通解决问题。

但这种对话必须建立在互相尊重的基础上,而不是一边谈判一边使绊子。

特朗普上台后,总觉得中国"偷走"了美国的工作岗位,抢了美国的"饭碗"。

这种想法就像是在怪别人家的孩子学习好,却不反思自己为什么考试不及格。

崔天凯

中国能发展起来,靠的是自身的勤奋努力和独特优势,这是任何人也挡不住的。

中国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市场潜力,有着勤劳智慧的人民,有着不断创新的企业家精神。

这些都是中国发展的内生动力,不是美国的打压能够阻止的。

北京对话

有意思的是,美国政府为了转移国内矛盾,把中国当成了"替罪羊"。

经济不好?怪中国!通货膨胀?还是怪中国!

更让人啼笑皆非的是,美国一边说要和中国"脱钩",一边又离不开中国市场。

据统计,在华美企有将近一半都在赚钱,中国市场就像一块"大蛋糕",谁也不愿意放弃。

特朗普

特朗普政府一方面对华加征关税、限制科技合作,另一方面又寻求对话与沟通。这种"打压+谈判"的双轨策略,是美国对华政策的矛盾本质。

中国则采取了"进攻性防御"策略,既坚决维护自身利益,又不放弃合作共赢的可能。北京闭门会议与特朗普可能访华的消息,或许是两国关系从"硬对抗"转向"软较量"的信号。

图片来源于网络

参考文献:

1.观察者网-2025.3.19-《美财长夸口:美国梦不能光靠买便宜中国货》

2.观察者网-2025.3.20-《“中美博弈新格局”北京对话19日举行》

来源:星揽史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