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茶香四溢的世界里,黄敬新是执着的逐梦者。1982年10月,他出生于贵港市港南区木格镇北一,如今身兼数职,现任广西茶叶学会理事、广西茶文化研究会理事、贵港市茶业协会会长、贵港市党代表、贵港市政协委员、木格镇商会副会长。在茶叶行业和地方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懵
在茶香四溢的世界里,黄敬新是执着的逐梦者。1982年10月,他出生于贵港市港南区木格镇北一,如今身兼数职,现任广西茶叶学会理事、广西茶文化研究会理事、贵港市茶业协会会长、贵港市党代表、贵港市政协委员、木格镇商会副会长。在茶叶行业和地方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从懵懂孩童到行业领军人物,黄敬新用二十四年的拼搏,诠释着新时代的工匠精神。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木格镇和木梓镇的茶叶产业一度繁荣,茶园面积达17000亩左右。但随着时代变迁,劳动力南下,茶园逐渐荒废。不过,这并未阻挡黄敬新与茶结缘。每年特定时节,年少的他都会上山采茶,回家后和家人一起用简单工具炒茶。这些茶叶不仅满足家用,还能换些补贴。在品茶的过程中,茶的种子在他心中种下,等待着成长的契机。
2001年,黄敬新凭借对茶的热爱,选择进入广西职业技术学院茶学专业学习。在校期间,他不仅成绩优异,还积极参与学生工作,加入中国共产党,获得了与众多老师和茶专家交流学习的机会,为日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毕业后,黄敬新踏上创业之路,前往靖西创办龙邦茶厂。由于经验和资金不足,创业失败。但他没有气馁,进入广西石乳茶业有限公司从基层做起,仅一年就升任车间主任,全面学习茶叶种植到销售的全流程知识。2007年,他回到贵港,创立贵港市港南区诚和茶叶经营部。黄敬新深知,制茶工艺需要不断创新和提升。他精准把握每一道工序,熟练运用各种制茶手法,将品质要求贯穿始终。为提升技艺,他积极参加各类制茶竞赛,屡获大奖。从南宁市高技能人才技能大赛,到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再到广西各类专项比赛,他凭借精湛技艺获得众多荣誉,成为行业内的佼佼者。
2011年,黄敬新回到家乡创办贵港市港南区北一茶厂和贵港市德诚和茶叶专业合作社。经过多年发展,北一茶厂茶园规模不断扩大,取得了一系列荣誉,如获得有机食品认证、富硒食品认证,其茶叶产品在各类比赛中屡获殊荣。在乡村振兴中,黄敬新也发挥了重要作用。他带动困难户种茶、制茶,通过茶园托管助力脱贫,为周边村民提供大量工作岗位,发放工资和土地分红。同时,他积极为村集体经济贡献力量,为乡村建设、教育事业捐款捐物,带动乡亲共同致富。
回顾创业历程,黄敬新感慨万千。从茶厂筹备到产品上市,每一步都充满艰辛。他不断向同行请教,提升自身能力,坚定用匠心制茶的信念。如今,作为行业技术引领者,他积极参与茶叶标准制定和产业规划研讨,主持制定港南区茶叶产业发展规划,承担木梓阿婆茶地标建设。作为手工制茶指导专家,他培养了一批优秀学员,带领他们在各类比赛中获奖,并前往多地指导交流,为广西茶叶行业培养技术人才,推动产业发展。二十四年如一日,黄敬新坚守初心,深耕茶叶领域。他让家乡茶叶走向更广阔天地,助力乡村振兴,传承工匠精神,成为行业的榜样 。
黄敬新表示,下一步,他计划进一步扩大茶园规模,引入更多优质茶树品种,在丰富茶叶产品线的同时,提升茶叶品质。通过与科研机构合作,探索更加绿色、高效的种植技术,减少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制茶工艺上,他将继续投入研发,引入先进设备,对传统制茶工艺进行优化升级,力求打造出具有独特风味和更高品质的茶叶产品,提升市场竞争力。同时,黄敬新打算大力拓展销售渠道,不仅要巩固线下市场,还将积极开拓线上电商平台,利用直播带货等新兴营销方式,让家乡的茶叶走向全国乃至世界。
来源:港南发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