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醒:3类首饰别再戴了?相当于“慢性毒药”,对身体没好处?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3-24 17:27 3

摘要:然而在一些小作坊式的生产中,商家往往选用来路不明的合金原料,甚至明知含有过量的镍、铅、镉,也依旧混炼到首饰之中。

2024年10月,北京某医院接诊了一名年轻女性患者。

她脖子上原本挂着一条高仿“金项链”,却在短短数周内引发颈部溃烂、红肿、渗液。

医生检查后发现,项链中镍元素严重超标,释放量达正常限值的30倍。

长期佩戴不仅导致过敏,更有可能损害肝肾,引发一系列健康问题。

对此有医生提醒到:有3类首饰别再戴了,相当于“慢性毒药”,对身体没好处。

那么,究竟是哪三类首饰风险尤其突出?它们对我们的健康会造成何种隐患?挑选时又该如何避雷?

很多人喜欢网购几十元甚至“9.9包邮”的时尚饰品,图个新鲜和款式丰富。

然而在一些小作坊式的生产中,商家往往选用来路不明的合金原料,甚至明知含有过量的镍、铅、镉,也依旧混炼到首饰之中。

一旦这些重金属含量远高于安全标准,佩戴过程中,汗液与皮肤接触会使重金属缓慢渗入体内。

最直接的表现便是接触性皮炎:红肿、瘙痒、脱皮等症状层出不穷。

时间一长,重金属会在人体内蓄积,潜在影响包括肝肾功能损伤,甚至增加致癌风险。

对此多位专业人士指出,镍、铅、镉等元素具有蓄积性,一旦长期接触超过安全阈值,就有可能破坏DNA,诱变癌症。

尤其对肺部、泌尿系统可能带来隐患,严重时还会损害神经系统。

如果你或家人对金属过敏,那么这些合金首饰更是“严禁区”。

鸡母珠,又称“相思豆”,外表红艳,看似浪漫吉祥。

但实际上,鸡母珠种子内含有一种剧毒蛋白,其毒性之强,仅需3微克就能致命。

一颗完整的鸡母珠中可能含有数毫克毒蛋白,基本足以轻易夺去一个成年人的生命。

鸡母珠毒蛋白由A链和B链两部分组成,B链主要负责“领路”,让毒素进入细胞,而A链进入细胞后则会阻碍细胞蛋白合成过程,导致细胞坏死。

无论是吸入粉尘还是误食种子,都可能引发严重的中毒症状,腹痛、呼吸困难、器官衰竭乃至死亡。

尽管含毒如此惊人,市面上的一些商家却喜欢给鸡母珠起个浪漫名头——相思豆、祈福豆、红运豆。

一串设计精美的鸡母珠项链,或许能卖到数百元。

消费者若不知其危险性,就可能抱着“寓意好”的心理买来戴。

结果却给自身乃至家人的健康埋下巨大隐患。

你或许在旅游时买到过价格“比白菜还白菜”的彩色玛瑙手串。

它看上去晶莹剔透,色彩鲜艳,还附带各种“旺财”、“辟邪”的噱头。

但大多数这类所谓“天然彩玛瑙”,其实是用廉价灰白玛瑙泡进化学染料,再经过加热、浸润等步骤“变装”而成。

染料中可能含铬、砷、汞等重金属,一些小作坊为了节约成本还会使用工业废液。

长期佩戴染色玛瑙,化学染料就能通过汗水与皮肤的持续接触渗透,导致皮肤过敏或慢性炎症。

当重金属逐渐蓄积并到达一定浓度时,还会损害肝脏、肾脏,也可能损伤神经系统,诱发包括肺癌、膀胱癌在内的多种癌症。

在一些直播间或景区门店,你花高价买了据称“天然生长”的彩色玛瑙,但实际上只是一块“泡药石”。

有些商家甚至伪造鉴定证书,无论颜色多么妖艳,都会写上“天然赭红玛瑙”之类的描述,普通消费者很难辨真假,一不留神就中招。

如果玛瑙看起来脆感十足且颜色分层不自然,或者价格远低于市面普遍价,往往要提高警惕。

尤其是颜色过度艳丽、均匀到反常的玛瑙,更要心存疑虑。

如果担心自己买到染色货,可到正规检测机构送检,或用棉签蘸酒精在不显眼处轻轻擦拭,若掉色明显,多半是假货。

从合金首饰的重金属超标,到鸡母珠饰品的剧毒蛋白,再到染色玛瑙的致癌风险,每一次不明所以的购买与佩戴,都可能给我们的身体埋下无法估量的隐患。

换句话说,我们花钱买来的,或许并非美丽与时尚,而是一场无法预料的健康危机。

当然,我们也无需“谈毒色变”,对所有首饰都敬而远之。

我们可以主动提高警觉,从正规渠道购买,选择有口碑、有资质的品牌。

仔细查看产品检测报告与标签,多留意金属成分、宝石证书的可信度。

一旦发现刺激、瘙痒、红肿等不适症状,尽早就医并停止佩戴相关饰品。

正如人民日报警示:“消费需理性,安全无小事。

”除了关心首饰外观与价格,“安全”才是我们应当排在首位的购买标准。

如果你发现自己首饰盒中也有合金耳环、鸡母珠相思豆链或颜色艳得反常的玛瑙手串,不妨先进行简单测试。

比如,用磁铁测试首饰是否含有过量的铁镍合金,或者用酒精擦拭玛瑙表面;有条件者,也可送到检测机构,一测便知。

“理智慧眼”远胜于盲目捡便宜,让美丽与健康该同行,而非让我们用身体来给“三无”首饰“试毒”。

当我们更加了解那些看似光鲜的“慢性毒药”,才能把握住自己和家人的安全防线。

要知道,每一次执念于低价、花哨或所谓的“寓意”,都可能酝酿成悲剧。

来源:科普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