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量上市!从 500 一斤跌倒 9 块 9 三斤,果农: 5 个原因,第3个是硬伤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7 00:18 1

摘要:立秋后,气温还是下降,三伏天闷热的气候一扫而光,迎来的则气高气爽的舒适温度。除此之外,这个季节还有令人嘴馋的各种时令水果,比如榴莲,苹果,葡萄,猕猴桃等等。

立秋后,气温还是下降,三伏天闷热的气候一扫而光,迎来的则气高气爽的舒适温度。除此之外,这个季节还有令人嘴馋的各种时令水果,比如榴莲,苹果,葡萄,猕猴桃等等。

在这些水果中,相信葡萄是大众较为喜欢的一种水果,现如今的葡萄可不是几十年前,各种各样的葡萄让人眼花缭乱,有无籽爆汁的夏黑葡萄,也有“甜心炸弹”巨峰葡萄,还有果实紧实的红地球(红提),当然葡萄界中的“爱马仕”阳光玫瑰也是一定不能少。

说到阳光玫瑰,它曾几何时也是水果界中的奢侈品,动辄几十上百元,最贵的时候甚至卖到过500一斤。然而十几年过去了,阳光玫瑰早已“跌落神坛”,现如今的阳光玫瑰5块钱就能买到,有些地方9块9直接3斤。

那么阳光玫瑰为何会沦落到如此境地,有果农给出了5个答案,第三个是硬伤!

阳光玫瑰的老家在日本,2010 年前后引入我国后,很快凭借 “甜、香、脆” 的优势打开市场。早期的时候,全国总面积不到 15 万亩,产量少得可怜。那时候市场上根本不够卖,收购价一斤能轻松突破百元,种一亩阳光玫瑰的收入,抵得上种十亩普通水稻。这样的 “暴利” 消息传开后,各地果农都动了心。从南方的广西、湖南,到北方的陕西、山东,甚至连以前很少种葡萄的地区,都开始成片成片地改种阳光玫瑰。

到 2024 年,全国阳光玫瑰种植面积已经超过 180 万亩,是 10 年前的 12 倍。产量跟着翻番,市场却根本消化不了这么多。去年在云南建水的产地市场,成熟的阳光玫瑰堆得像小山,收购价最低跌到 2 块钱一斤,还没人愿意要。

种的人多了,品质却没跟上,这是阳光玫瑰口碑下滑的关键。不同地方的水土、气候差别大,比如云南的高海拔、长日照能让葡萄积累足够的糖分,而一些低海拔、多雨的地区,种出来的阳光玫瑰要么甜度不够,要么容易裂果。

更让人揪心的是,不少新果农没掌握技术,为了多赚钱,盲目追求产量。有的过量使用膨大剂,让果粒从拇指大涨到乒乓球大,结果果肉变得松散空心,咬起来没嚼劲;有的为了赶在中秋前上市卖高价,果子还没转色就提前采摘,吃起来又酸又涩,一点玫瑰香都没有。有的果子硬邦邦的,甜得发腻,像是加了糖精,吃完嘴里还有股怪味。

这几年,关于阳光玫瑰的负面谣言就没断过。在短视频平台上,经常能刷到 “阳光玫瑰打了 24 遍农药,吃了会致癌”“表皮的白霜是防腐剂,洗不掉”“甜度全靠甜蜜素,小孩不能吃” 之类的视频,配上夸张的标题和模糊的画面,很容易让人信以为真。

其实懂行的人都知道,阳光玫瑰在生长过程中,正常的病虫害防治也就 5-8 次用药,比普通葡萄还少;表皮的白霜是天然的果粉,能保护果实,越厚说明越新鲜;它的甜度是品种自带的,成熟后糖度能达到 22-26 度,比西瓜还甜,根本不需要加甜蜜素。可这些科学常识,在谣言面前显得格外无力。

现在的水果市场,早就不是阳光玫瑰一家独大的时代了。随着物流越来越发达,以前少见的车厘子、榴莲、山竹,现在随时都能买到;国产的新品种也层出不穷,比如脆甜的妮娜皇后葡萄、水分足的阳光玫瑰 “平替”—— 夏黑葡萄,还有富含花青素的蓝莓、树莓,都成了消费者的新宠。

更重要的是,大家对水果的要求变高了。以前买水果只看甜不甜,现在更关注健康、营养。比如年轻人喜欢买蓝莓抗氧化,宝妈们爱给孩子买猕猴桃补维生素 C,中老年人则偏爱低糖的苹果、梨。相比之下,阳光玫瑰虽然甜,但含糖量高,而且除了口感,在营养方面没什么突出优势。

产能过剩加上需求减少,阳光玫瑰的市场竞争变得越来越残酷。为了把葡萄卖出去,果农和商家只能互相压价,打起了恶性价格战。在山东临沂的水果批发市场,去年 9 月,一级阳光玫瑰的批发价还能卖到 8 块钱一斤,到 10 月中旬,就跌到了 3 块钱一斤,有的小商贩为了清库存,甚至喊出 “9 块 9 三斤” 的低价,连成本都不够。

阳光玫瑰如今已经跌倒“谷底”,或许很多果农正在逐渐放弃,再过几年种植的人少了,产量少了,阳光玫瑰可能又会崛起吧!当然作为普通人,我们倒是希望这些天价水果,价格可以被打下来。那么今年你们都吃阳光玫瑰了吗?

来源:早妈美食一点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