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青年时期是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塑造对青年成长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中华优秀家风文化以其丰富的道德规范、教育智慧和传承力量对青年的价值观塑造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应将中华优秀家风文化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时代发展中涵养青年的价值观。
青年时期是个人价值观形成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的价值观塑造对青年成长和社会发展至关重要。中华优秀家风文化以其丰富的道德规范、教育智慧和传承力量对青年的价值观塑造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应将中华优秀家风文化与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时代发展中涵养青年的价值观。
中华优秀家风文化涵养青年价值观
中华优秀家风文化承载了丰富的伦理、道德内涵,对国家发展、社会进步及个人修养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从国家层面来看,忠诚、担当以及对国家的深厚感情等家风理念,与国家治理体系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紧密相连。在世代继承与发扬的过程中,中华优秀家风文化培养了人们对国家的热爱和责任感,让人们在面临国家利益抉择时能够坚定不移地捍卫国家利益。这种精神增强了国家的凝聚力与民族归属感,同时也为国家的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文化基础。
从社会层面来看,中华优秀家风文化中的诚实守信、勤劳务实、和睦共处等传统价值观念,能够提升社会伦理风貌,营造积极、向上的社会环境。这些优良品质在代代传承中塑造了人们的行为准则与道德规范。特别是家庭成员之间敬老爱幼、街坊邻居相互扶持的行为,能够扩散至整个社群,增进社会成员之间的信赖与协作。
从青年个体层面来看,中华优秀家风文化对青年世界观的塑造也具有积极的作用。自律、勤勉、感恩等中华优秀家风文化理念,能够引导青年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和人生追求。青年经由中华优秀家风文化的熏陶,不仅能够认识到自身的职责担当,塑造独立与坚韧的品格,还能在学业、事业以及家庭等众多抉择面前,做出正确的选择。
中华优秀家风文化培养了青年向上的价值观念,更为青年的未来发展和社会贡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家书是中华优秀家风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其内容涵盖修身、齐家、治学、报国等多个方面,彰显了代与代之间的浓烈情感与责任意识。言辞简练而寓意深远的家书能够让青年在不经意间感受到忠诚、孝顺、诚实、节约等传统美德的珍贵。例如,晚清名臣曾国藩曾在家书中对家人的读书习惯提出了明确要求,也对勤俭持家的要点做出了详细阐述。可见,家书中记录的长辈对家族事务的见解和处理方式,体现了长辈的智慧与决断,让后辈体会到家风文化的深厚底蕴。当然,家书也记载了家族成员间的日常交流与相互扶持,无论是亲情的流露还是对困境的相携扶助,都彰显了家书作为联系家族情感、传承文化的纽带作用。
中华优秀家风文化涵养青年价值观的实践路径
中华优秀家风文化凝聚了中华民族丰富的伦理观与精神追求,对青年价值观的塑造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新时代背景下,将中华优秀家风文化与青年价值观相结合,既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也是对青年价值观培育的重视与创新。
其一,将中华优秀家风文化融入校园教学体系中。学校是塑造青年价值观的主阵地,应着力将中华优秀家风文化融入校园的课程教学、文化活动中。例如,在文学与历史课程教学过程中,可以带领青年学生学习传统的家训和家规,让他们深入领会中华优秀家风文化的优秀思想。同时,学校可以举办以中华优秀家风文化为主题的活动,如相关辩论赛、写作竞赛等,激励青年学生讲述自己的家风故事,从而深化对中华优秀家风文化的认识。此外,还可以举办一些艺术活动,如创作以中华优秀家风文化为主题的戏剧、绘画、书法作品等,以此激发青年学生对中华优秀家风文化的热爱,让他们在学习、生活中传承中华优秀家风文化。
其二,借助家庭教育传递中华优秀家风文化。家庭是中华优秀家风文化传承的核心场所,父母等家庭成员肩负着传承中华优秀家风文化的重要任务。在日常生活中,父母应以身作则,通过自己的行为习惯向后辈传授良好的家风文化。例如,在共同分担家务的过程中,父母可教导子女养成热爱劳动、孝敬长辈的美德。在重要的节日或纪念日,父母可在重述家族的辉煌历史、分享家族的故事中,让子女体会家族传统的深厚底蕴。同时,也可以将现代科技手段运用于家庭教育中,如制作记录家庭生活的短视频、家庭日志等,让青年子女更加直观地感受中华优秀家风文化的价值。
其三,利用社会资源推动中华优秀家风文化的传播。社会资源如社会团体和媒体平台等,在中华优秀家风文化的传播中亦具有重要的桥梁作用。由此,应整合、运用社会资源,提升中华优秀家风文化的影响力,进而营造全社会共同参与、积极向上的良好风尚。一方面,居民社区可以举办各类弘扬中华优秀家风文化的活动,如设置中华优秀家风文化展示栏、召集以家风文化为主题的小型研讨会,打造互动与学习的空间。另一方面,媒体平台可以制作关于中华优秀家风文化的纪录片,开设讲述中华优秀家风文化故事的栏目,把中华优秀家风文化的典型案例介绍给大众。此外,可拓展短视频应用范围和各种社交网络场域,让中华优秀家风文化在年轻人中更广泛地传播。如举办家风文化短视频征集与展示活动,激发青年分享家庭故事的热情;通过家庭风气文化知识竞赛、线上家庭风气文化体验等线上互动活动,提升青年对中华优秀家风文化的认同感。
总之,将校园教学、家庭传承和社会传播相结合,能够有效助力传承中华优秀家风文化。但在新时代,还需进一步促进各个层面的互动合作,将中华优秀家风文化与青年价值观相融合,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持续发展和创新注入新的活力。
来源:江南水乡生活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