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越太平洋的红色记忆,“飞虎队”后人再叙东纵情谊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30 13:26 1

摘要:8月29日,承载着厚重国学传承的王桐山书院在这一天隆重揭幕。与此同时,美国飞虎队队员唐纳德·克尔中尉之子戴维·C·克尔到访深圳市大鹏新区并参加王桐山书院揭幕活动。这场跨越81年的历史重逢,共同书写着以史为鉴、文脉相传、友谊常青的新篇章。

8月29日,承载着厚重国学传承的王桐山书院在这一天隆重揭幕。与此同时,美国飞虎队队员唐纳德·克尔中尉之子戴维·C·克尔到访深圳市大鹏新区并参加王桐山书院揭幕活动。这场跨越81年的历史重逢,共同书写着以史为鉴、文脉相传、友谊常青的新篇章。

王桐山书院

王桐山书院:见证文化传承与红色记忆

王桐山书院位于大鹏街道王母社区,作为大鹏半岛最古老的书院,始建于清乾隆年间,不仅承载着“耕读传家”的文化传统与“崇文尚武”的大鹏精神,更以其独特的“天一涵虚”炮楼建筑格局,展现出“文教护国、武略安邦”的文化理念。这里曾是钟氏家族教育子弟的场所,也是近代大鹏革命活动的重要场所,承载了深厚的红色革命精神传承价值。

书院的重新开幕,标志着大鹏新区在守护地方文脉、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方面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戴维·C·克尔现场分享

克尔到访:跨越太平洋的红色记忆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特殊时刻,美国飞虎队队员唐纳德·克尔的儿子戴维·C·克尔的到来为书院揭幕增添了特殊意义。他的到访,是一场跨越81年的感恩与追寻。1944年,其父亲唐纳德·克尔中尉在执行对日作战任务时战机被击落,幸得东江纵队和当地群众冒死营救。这段中美人民并肩作战的感人故事,至今仍在当地流传。这场营救,不仅创造了“击落敌机后成功营救飞行员”的经典战例,更在中美反法西斯战争史册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正如东江纵队老战士后代所说:“克尔先生的故事,是大鹏的‘红色名片’,更是中美人民用生命写就的‘友谊密码’。”

克尔此行的目的,正是为了亲身踏访父辈被救的土地,与本地历史学者和亲历者后代交流,搜集和核实历史细节,让这段中美并肩作战的感人故事更加清晰和完整。

重走父辈路

重走父辈路,情满大鹏湾

8月29日下午,克尔沿着历史的脉络,切身感受了其父亲当年被援救的惊险历程,并与大鹏年轻一代进行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

克尔先后到访了风景如画却包含历史底蕴的沙鱼涌。这里曾是东江纵队重要的海上交通线和活动据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土洋村东江纵队旧址。在这里,他聆听了红领巾小讲解员讲述东江纵队配合盟军对日作战和开展情报合作的英勇事迹;观看了由深圳技术大学、深圳技术大学附属中学和光祖中学学生共同演绎的以“营救克尔中尉”为故事原型的话剧首演;演出结束后,在当地史学专家和亲历者后代的陪同下,克尔重走了当年救援路线的一小段。

活动最后,克尔向大鹏新区博物馆赠予《克尔日记》,并开展了一场珍贵的口述史采访。在大鹏新区博物馆黄文德同志的主持下,克尔回忆了从父辈口中听来的故事细节,分享出版《克尔日记》的目的及意义,表达对东江纵队的感恩之情。

现场交流

大鹏新区博物馆相关人员介绍:“近年来,我们一直在挖掘更多像克尔先生这样的国际视角史料,希望让展览从‘文物陈列’升级为‘情感共鸣’。克尔先生的到来,不仅能帮我们补充营救细节、还原历史现场,更能为青少年教育提供鲜活的‘国际教材’——让孩子们知道,中国的抗战从来不是孤立的,世界上有那么多朋友和我们站在一起。”

文、图|蒋佳元 韩笑 钟珊娜

来源:羊城派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