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引文:进入 21 世纪以来,肥胖如同一场汹涌的浪潮,迅速演变成为一场全球性的健康危机。我国人群基数大,绝对患病人数居世界首位。肥胖影响到全身多系统,是诸多常见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民生造成重大影响。
医脉通整理报道,本文经罗樱樱教授审核发布。
引文:进入 21 世纪以来,肥胖如同一场汹涌的浪潮,迅速演变成为一场全球性的健康危机。我国人群基数大,绝对患病人数居世界首位。肥胖影响到全身多系统,是诸多常见慢性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对民生造成重大影响。
2025年8月15~17日,2025第四届中国肥胖大会(COC)于首都北京隆重召开。来自国内外的肥胖领域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共同探讨肥胖防治的前沿问题,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 医脉通特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罗樱樱教授围绕“肥胖新定义对临床诊疗的影响”分享新见解,医脉通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医脉通:目前我国肥胖问题日益严峻,能否请您介绍一下我国肥胖的流行现状以及发展趋势?
罗樱樱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
近年来,我国肥胖症及超重人群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这一现象不仅出现在成人群体中,青少年和儿童的超重和肥胖患病率也在持续攀升。肥胖年轻化趋势值得特别关注,因为青少年时期的超重和肥胖很可能发展为成人肥胖症,进而导致疾病负担加重和寿命缩短。数据显示,肥胖问题已经成为一个跨年龄段的公共卫生挑战,需要采取针对性措施来应对不同年龄群体的肥胖问题。肥胖年轻化趋势的持续发展将对未来国民健康产生深远影响,可能增加医疗系统负担并降低整体人口健康水平。
医脉通:在本次大会中,您以《肥胖新定义对临床诊疗的影响》为题发表了精彩的学术讲座,请问肥胖新定义是什么?新定义的提出对临床诊疗有怎样的影响?
罗樱樱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院
传统肥胖定义主要依据BMI指标,通过身高和体重计算得出数值进行判断。然而BMI指标存在局限性,无法反映身体脂肪分布和腹型肥胖情况。
2024年6月欧洲肥胖研究协会首次提出新框架,引入腰高比作为判断腹型肥胖的新指标。2025年1月《柳叶刀》子刊进一步更新定义,提出通过体脂过多表现来判断肥胖,可采用BMI结合人体测量学指标、两个人体测量学指标或直接测定脂肪含量三种方法。
新定义将肥胖分为临床前肥胖和临床肥胖症两类,前者指达到肥胖标准但无健康受损,后者指肥胖合并健康受损或日常活动受限。新定义强调对临床前肥胖的预防和对临床肥胖症患者体重相关疾病及活动受限的关注。
医脉通:在本次大会中,您以《SELECT研究对肥胖症临床管理的启示》为题发表了精彩的学术讲座,能否请您深入解析SELECT研究带来的临床启示?
罗樱樱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司美格鲁肽等GLP-1受体激动剂类药物在肥胖管理中展现出心血管获益。SELECT研究表明这类药物能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风险,且疗效不受基线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影响。长期用药可维持良好体重控制效果,第一年体重下降最明显,之后能持续保持降幅。长期研究证实药物安全性良好,未发现严重安全性问题,通过定期监测可确保安全用药。研究提示肥胖管理不应仅关注体重降幅,还需重视其他不良临床结局如心血管事件的预防。长期体重控制带来的健康获益包括心血管结局改善等方面。
医脉通:近年来,GCG/GLP-1双受体激动剂广受关注,请问有关GCGR靶点我们是否有了新的认识?
罗樱樱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今年发表的GLORY-1研究显示,玛仕度肽等GCG/GLP-1双靶点激动剂具有显著的减重效果。机制研究表明这类药物可能降低肝脏脂肪含量,小样本观察确实发现肝脏脂肪含量明显下降。但这一发现需要更大规模、更长期的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验证。目前相关研究正在进行中,期待证实这类药物除减重外,还能带来独立于体重的肝脏脂肪含量下降等额外获益。研究重点关注双受体激动剂在改善代谢健康方面的潜在价值,特别是对非酒精性脂肪肝等肝脏疾病的可能治疗作用。
专家简介
罗樱樱 教授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
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委员
中国营养学会肥胖防控分会 常委
中国肥胖联盟 常务理事兼秘书
北京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 委员兼工作秘书
北京围手术期医学研究会减重与代谢专业委员会 副主任委员
北京医师学会减重与代谢专科医师分会 常务理事
国际低血糖研究组成员
研究方向:糖尿病及肥胖的干预研究及分子遗传学研究
本视频/资讯/文章的内容不能以任何方式取代专业的医疗指导,也不应被视为诊疗建议。医脉通是专业的在线医生平台,“感知世界医学脉搏,助力中国临床决策”是平台的使命。医脉通旗下拥有「临床指南」「用药参考」「医学文献王」「医知源」「e研通」「e脉播」等系列产品,全面满足医学工作者临床决策、获取新知及提升科研效率等方面的需求。
来源:医脉通内分泌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