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味正鲜!快来平武一口尝尽巴适春天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3-24 15:59 3

摘要:随着春分节气的到来,绵阳平武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野菜盛宴,山野间大自然馈赠的珍馐,正通过热闹的河堤市场,化作春日餐桌上跃动的生机。这场延续千年的“舌尖上的春天”,如今更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随着春分节气的到来,绵阳平武县迎来了一年一度的野菜盛宴,山野间大自然馈赠的珍馐,正通过热闹的河堤市场,化作春日餐桌上跃动的生机。这场延续千年的“舌尖上的春天”,如今更成为乡村振兴的绿色引擎。

3月20日清晨六点,平武县城河堤上的潮汐市场已氤氲着草木清香。上千个摊位次第排开,荠菜舒展着锯齿状的嫩叶,水蕨子蜷曲的芽尖挂着露珠,淡青色的清明花在竹筐中堆成小山。商贩雷雪玲的吆喝声穿透晨雾:“卖野菜,卖野菜,荠荠菜,清明花儿,山根菜都有,纯天然无污染的哦!”

这些来自海拔800-2000米山林的“精灵”,保留着最原始的生命力。水蕨子生长在溪涧旁湿润处,采摘时需格外小心;清明花只绽放在向阳坡地;野生折耳根则深藏于山林沃土中。六旬采山人王大爷告诉记者,凌晨三点打着手电上山是常态,“采野菜要赶在露水没干之前,这样的野菜才最为鲜嫩可口。”

在市场东侧,重庆游客叶兴旺手提几个装满野菜的口袋,朝着出口方向走去。“我每年都会在野菜上市的时候,到平武来找我的朋友相聚,然后到河堤市场采购一些当季的新鲜野菜,带回重庆和那边的朋友一同品尝。”像叶先生这样的“野菜候鸟”,每年春季都会如约而至,他们中有人甚至专程驱车八小时,只为尝一口春天的“头鲜”。

如今,平武野菜不仅是餐桌上的佳肴,更成为当地市民走亲访友的最佳礼物。市民戴凤玲告诉记者:“现在大家生活条件都不差,不缺吃穿,就稀罕山里这些无公害的绿色食品。野菜对身体好,在别的地方花钱都难买到,珍贵着呢!”

在政府搭建的“野菜集市”背后,一套完整的产业体系正在成型。平武县商务经合局商务综合股股长李芯介绍:“为了保障野菜销售,助力农户增收,我们举办了平武野菜季集市活动,邀请直播团队进行现场直播带货,每天一场次,能帮助农户销售超10万元的野菜。”像雷雪玲这样的野菜商贩,每年靠卖野菜就能增收约2万元,实实在在地享受到了野菜带来的红利。

与此同时,平武县市场监管局运用“线上+线下”双轨巡查,对30个参展摊位的宣传标语、商标使用情况等进行审查,规范地理标志使用情况。并现场开展快速检测,对刺笼苞、山根菜、鹿耳韭等45批次特色野菜品种进行全覆盖快检快测,合格率达100%,切实守好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据了解,平武野菜销售将一直持续到5月底。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核桃花、鹿耳韭、刺龙苞等野菜也将陆续上市,为大家带来更多春日限定的美味。平武野菜不仅丰富了人们的餐桌,承载着浓浓的春之味道,更成为当地一张亮丽的生态名片,带动了地方经济发展,让人们在享受美味的同时,也感受到平武独特的生态魅力。

【记者手记】

站在平武河堤市场的晨雾中,竹筐里蜷曲的水蕨子还沾着山间的露珠,重庆游客与本地山民的讨价还价声里裹着泥土芬芳。这一筐筐野菜,不仅是春日餐桌的时令滋味,更是一把打开乡村振兴的生态钥匙。

在都市人追逐“有机”“野生”的当下,平武人早已将绿水青山化作“舌尖经济”。六旬老人凌晨打着手电进山,指尖沾着泥土的商贩将山货码成翠绿小山,这些画面里藏着工业化时代难寻的诚意。游客驱车数百里,买的不仅是野菜,更是一份与土地重新连结的踏实感。叶兴旺给重庆亲朋捎去的包裹里,装着的何尝不是都市人渴求的自然密码?

从竹篾筐到直播间,传统与潮流的碰撞迸发出奇妙火花。雷雪玲们的吆喝声与手机下单提示音交织,山涧的清香顺着快递飘向远方。这份“鲜”生意没有宏大的叙事,有的只是采山人鼓起的腰包、主妇们分享的骄傲、异乡客满足的笑脸。或许乡村振兴未必需要惊天动地的变革,让山野的本真价值被看见,让劳作的汗水得到珍视,便是最生动的答案。

(涪江观察记者任露潇刘曾太文/图/视频)

编辑:杨雪容校对:王政审核:邓娟

来源:直播绵阳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