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不可磨灭的光辉印记。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的中流砥柱作用,早已家喻户晓、深入人心,成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不可磨灭的光辉印记。
然而,网络上总有一些人热衷于宣扬历史虚无主义,罔顾历史事实,将抗日战争的胜利归功于当年的国民党政府,为其歌功颂德、粉饰太平。这种错误观点,不仅是对中国革命历史的严重歪曲,更是对中国人民在抗战中浴血奋战和巨大牺牲的亵渎。
一、蒋介石不抵抗主义是导致日本全面侵华战争的罪魁祸首
1931年,日本关东军对我国东北发动9.18事变,区区的500多日军竟轻易占领了拥兵过万的东北军北大营。随后,不到两万人的日本关东军进攻拥兵20多万人的东北军,迅速发动了对中国东北地区的全面侵略。日军甚至还以区区的128名骑兵为先锋,轻松夺取了东北热河省会承德。短短的半年内,辽阔的东北地区全境沦陷,我国东北人民自此陷入了长达 14 年的残酷殖民统治。
东北沦陷后,日本不仅轻易获得中国最大的沈阳兵工厂,260余架飞机,几十艘军舰以及不计其数的轻重武器,而且还通过疯狂地掠夺东北丰富的战略物资,特别是钢铁、煤炭、石油和粮食等等,极大地增强了日本的国力,为其进一步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提供了雄厚的资本。
事实上,当时的日本根本不具备发动大规模侵华战争的绝对实力。正是因为蒋介石推行“攘外必先安内”的不抵抗政策,不顾国难当头,一心在江西用百万重兵全力围剿共产党人,将东北地区拱手让给日本。此举犹如 “资敌”,让日本得以在六年时间里,依靠中国东北的资源和人民的血汗发展壮大,进一步拉大了中日两国的国力差距,给中华民族带来了深重灾难。这是国民党政府在抗战前期对中国人民犯下的不可饶恕的罪行。
二、中国共产党是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中流砥柱
在东北三省沦陷之际,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战争就拉开了气壮山河的序幕。东北抗日联军的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一大批中华民族优秀儿女,毅然投身抗日战场,在东北的白山黑水间,用鲜血和生命抵御日本侵略者,他们的英雄事迹至今仍被广为传颂。
1937年,日本军国主义野心勃勃,得陇望蜀,在中国境内的华北地区卢沟桥再次挑起7.7事变,发动了全面的侵华战争。
在国难当头、民族危亡之时,中国共产党在7.7事变的第二天,通电全国,呼吁国共合作,同仇敌忾,共抵外敌。同年 8 月,中国共产党从国家大局和民族大义出发,向全国人民发布《抗日救国十大纲领》,以博大胸怀捐弃前嫌,积极促成了第二次国共合作,推动建立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我党领导的陕北的红军主力随即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分三个师开赴华北抗日前线,留在南方的原红军、游击队改编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在江南地区抗击日军。
从此,中国共产党高举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力挽狂澜,成为了抗战的中流砥柱,唤醒了整个中华民族,推动了全国性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
1938年5月,毛主席发表了《论持久战》,系统而精辟地论述了我党的抗日持久战方针,强调“兵民是胜利之本”,有力地驳斥了亡国论和速胜论,指出抗日战争是持久战,实行人民战争是抗战胜利的唯一正确道路,最终胜利必将属于中国。《论持久战》是我党领导抗日战争的纲领性文献,其内容与抗日战争的历史进程高度吻合,堪称是提前为抗日战争撰写的总结报告,被誉为世界十大军事名著之一。
三、中国共产党决定抗日战争胜利的“三大法宝”
抗日战争的胜利,标志着我党从早年大革命时代的幼稚走向了成熟,成为了决定中国政治前途的根本力量。我党在抗战中的中流砥柱作用,让中国人民深刻认识到,中国共产党己经足以能够影响中国今后的历史走向,能够承担起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重任。所有这一切均归功于我党的“三大法宝”。
一是统一战线。我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坚持独立自主原则﹐确保了我党的政治领导权。在与国民党合作的过程中,我党坚持有理、有利、有节的斗争原则,采取了“发展进步势力﹐争取中间势力﹐孤立顽固势力”的总方针﹐将党的抗日主张和革命意图通过统一战线,在全民族范围内广泛传播,对中国革命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为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挥了决定性作用。
二是武装斗争。抗日战争时期,我党以全面的民族抗战路线为指导,实行持久战的战略方针,积极建立敌后抗日民主根据地,最大限度地调动了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形成了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在消耗与消灭敌人的同时壮大,不断壮大自身力量,逐渐改变了敌我力量对比,为最终战胜敌人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敌后战场尽管没有正面战场那样的大会战,但在正面战场几乎所有的会战都以失败告终的情况下,我党领导的敌后抗日武装不仅让日寇陷入 了“每日面对不可测的恐怖”之中,而且“积小胜为大胜”,有效消灭了敌人有生力量,为战争转入战略相持阶段发挥了关键作用,其抗战成果与正面战场大会战相比毫不逊色。
特别是在抗日战争的战略相持阶段,全国大部份地区都被日军占领,此时我党领导的敌后战场成为了抗日战争的主战场,承担了抗击60%以上的侵华日军和95%的伪军的重任。整个抗战期间,敌后武装总计对敌作战12.5万余次,歼灭日军52万多人,伪军118万多人,共计歼敌171余万人。
在抗日战争胜利之时,国民党军队的主力败退到后方,长江以北几乎不见国民党正规军踪影,而我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等武装力量,却从抗战初期的5万余人发展到120万多人,民兵220万多人,抗日民主根据地以长江以北为主,遍布全国大江南北,面积近100万平方公里,人口近1亿人。
所有这些数据充分彰显了我党敌后战场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也诠释了党在抗日战争中发展壮大的原因以及中流砥柱的历史事实。
三是党的建设。在抗日战争时期,我党于1941年5月至1945年4月开展了为期4年的延安整风运动,紧接着又于1945年4月23日至6月11日在延安召开了党的七大。
我党的七大具有重要意义,呈现出四个显著特点:一是确立了我党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毛泽东思想;二是实现了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追求的独立自主;三是总结了中国民主革命20多年曲折发展的历史经验,制定了符合中国国情的党章以及党的纲领和策略;四是确定了我党“打败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国人民,建立一个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政治路线。
我党通过延安整风以及召开党的七大,实现了全党思想上、政治上和组织上的空前团结和统一,为争取抗日战争的胜利和新民主主义革命在全国的胜利提供了最可靠的保证,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决定了二战后的世界格局
回顾历史,当年的巴黎和会不顾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事实,蛮横无理地将大战前德国强占中国山东的特权转交给日本。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耻辱悲剧,中国人民永远不会忘记。
前车可鉴,我们可以设想,如果没有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发挥中流砥柱作用,没有形成中华民族的空前团结,没有取得人民战争的辉煌战果,即便后来美国投放原子弹以及苏联出兵东北,日本投降了又会如何呢?中国的命运也必将十分悲惨,很可能会重蹈巴黎和会的覆辙,甚至面临更严峻的局面,在战后的世界格局中毫无尊严和地位可言,只能是大国列强胜利庆功宴上的盘中菜,中国人民洗刷百年民族耻辱、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理想和愿望,也将化为泡影。
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今天我们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 80 周年,必须坚决反对历史虚无主义;坚决反对贬低人民战争的伟大力量;坚决反对否定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与历史地位;坚决反对抹杀无数先烈用生命换来的胜利成果。我们要守护今天来之不易的和平安宁,让历史的荣光永远照亮我们前行的道路。
来源:天高云淡善若水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