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正因如此,状态栏的设计通常以简洁、高效为主,任何多余的干扰都会影响用户体验。
众所周知,手机上的状态栏就像是一个「信息中枢」。
包括电量、信号、时间、通知,一切关键信息都集中在这里。
其不仅是手机系统的「门面」,更是用户获取实时信息的重要渠道。
正因如此,状态栏的设计通常以简洁、高效为主,任何多余的干扰都会影响用户体验。
然而最近,不少用户惊讶地发现状态栏竟然也「叛变」了,开始显示广告了!
状态栏惊现广告
事情起源于最近几天社交平台上的一系列用户反馈。
不少使用中国移动的用户发帖称,自己的手机信号栏突然出现了类似广告的信息。
从网友分享的截图来看,在手机锁屏状态下原本显示「中国移动」的位置,竟然变成了各式各样的宣传信息和广告语。
更令人惊讶的是,不同地区的移动用户看到的内容各不相同,极具地方特色。
(图源社交平台)
比如使用校园卡的用户收到的多是「你好新同学」「x 大欢迎你」等迎新标语。
江苏的用户收到的是与苏超相关的广告内容,山东青岛的用户看到的是青岛啤酒节的推广。
河南用户则收到了「豫起奋发 更加出彩」的宣传口号。
从反馈来看,这类现象主要集中在 iPhone 用户身上,当然也有零星的安卓用户。
对于这种变化,用户们的态度呈现出两极分化。
一部分用户觉得这种推广很新颖有趣,但也有相当多的用户感觉备受打扰,很不习惯。
更重要的是,这些广告无法手动关闭。
运营商的「骚操作」
为什么状态栏可以被用于展示广告信息?
这还要从 SIM 卡显示运营商名称的过程说起。
手机 PLMN Name(运营商名称)的数据来源有三个。
包括用户移动设备中存储的 PLMN Name、运营商基站通过 NITZ 协议广播的 PLMN Name,以及存储在用户 USIM 卡中的 SPN。
按照 3GPP(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制定的国际通信标准,这三种数据的优先级如下。
USIM 卡 SPN > 基站广播 NITZ > 移动手机存储的 PLMN Name。
(图源 3GPP 官网)
然而中国移动在 2024 年底发布的《中国移动 5G 手机产品白皮书》中提出了新要求。
即规定手机厂商将核心网下发的 NITZ 消息,显示在原运营商标识的位置。
中国广电在《中国广电 5G 手机产品白皮书》中的表述更加直白。
广电表示若网络下发 NITZ 消息,需将核心网下发的 NITZ 消息显示在运营商标识位置。
简而言之,运营商单方面修改了显示规则的优先级,将基站广播的信息置于 SIM 卡信息之上。
这使得运营商可以通过基站随意更改状态栏的显示内容。
(图源中国移动白皮书)
那么这样做合法吗?
目前,我国《广告法》和《电信条例》并未明确禁止运营商在状态栏推送广告。
但《消费者权益保护法》规定,商家不得强制、频繁、过度推送商业广告,影响用户正常使用。
如果运营商未经用户同意就强行推送广告,显然涉嫌侵犯用户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不过话说回来,抛开争议不谈,通过状态栏推送信息具有一定的实用潜力。
如果用在正道上,完全可以成为提升用户体验的工具。
比如运营商可以用其来提示用户话费余额不足、流量即将耗尽等重要信息。
不用等上不了网、拨不出电话才意识到自己已经欠费停机。
其还可以用于紧急警报通知,如自然灾害预警、地区性安全提醒等重要的公共服务信息。
运营商也可以考虑将此功能开放给用户自定义设置,让用户自主选择接收哪些类型的信息,甚至是完全关闭。
问题来了,你的手机状态栏出现广告了吗?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呢?
说说你的观点。
来源:果粉俱乐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