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社交媒体充斥「保持正能量」的氛围下,我们很容易被戴上只想被看到「快乐那一面」的面具。无论是职场压力、生活困境,甚至心里的疲惫,都被一句「要想开点」快速带过。心理师提醒,这样的「假性快乐」其实是一种自我欺瞒,长期忽视真实感受,反而可能让焦虑、孤单逐渐累积,甚至
在社交媒体充斥「保持正能量」的氛围下,我们很容易被戴上只想被看到「快乐那一面」的面具。无论是职场压力、生活困境,甚至心里的疲惫,都被一句「要想开点」快速带过。心理师提醒,这样的「假性快乐」其实是一种自我欺瞒,长期忽视真实感受,反而可能让焦虑、孤单逐渐累积,甚至演变为忧郁。真正的幸福不是强颜欢笑,而是能看见自己的情绪、并找到适合的方式消化。以下心理师亲授4招,不是要你抛弃正能量,而是让你学会更真实地活着,减少情绪压抑所带来的心理风险。
远离「假性快乐」方法1:辨识并接纳情绪
我们时常听到「不要想太多」、「要往好处看」等反馈,于是遇到挫折就习惯压抑或忽略负面情绪。但心理师指出,情绪是一种信号,就像身体会因为受伤而疼痛一样,生气可能代表界线被踩踏,悲伤可能透露内心的需求没有被满足。当我们急着压抑,问题往往没有真正解决,情绪会像堆积的垃圾,最后爆发。学会辨识自己的心情,例如透过自问「我现在感觉如何?」、「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感受?」并允许自己去感受,不批判,不比较,这是远离假性快乐的第一步。
远离「假性快乐」方法2:真实表达而非假装坚强
「我很好啦」、「没什么大不了」几乎是许多人下意识的口头禅,但这往往只是逃避真实情绪的面具。尤其在亚洲文化里,表达脆弱常被视为麻烦别人或不够坚强,于是很多人宁愿隐忍,把心里的压力硬吞下去,心理师提醒,这样只会加重孤立感。适度说出内心,例如用「我觉得很焦虑」、「我其实有点难过」,让身边的人理解你的状态。真实表达不是抱怨,而是建立健康连结的方式,当情绪得到出口,压力就不会堆积,也能让彼此的关系更加真诚与信任。
远离「假性快乐」方法3:建立支持性的连结
假性快乐常出现在孤立无援的状态下,因为没有人能真正看见我们的挣扎。心理师建议,想要维持心理健康,就要有可靠的支持网络。这不一定要是很多人,即使只有一两位能倾听、不批判的朋友,也能带来强大力量,你可以主动安排和朋友见面聊天,或参加兴趣小组,找到愿意交流的人。如果情绪困扰持续,也可以寻求专业心理师的协助,或使用在线咨商资源。当我们知道「我并不孤单」,就能更安心展现真实感受,而不是被迫维持表面的快乐。
远离「假性快乐」方法4:培养内在觉察习惯
除了外在支持,与自己建立连结也很重要!心理师推荐透过正念或日记练习,帮助我们觉察真实感受。正念并不需要长时间,可能只是每天花5分钟专注呼吸,感受身体的起伏,让思绪慢慢回到当下。写日记则能将杂乱的心情具体化,例如简单记下「今天让我难过的事是…」、「我现在最想感谢的是…」。当感受被写下来,情绪会变得更清晰,不再只是模糊的压力,从这些习惯开始,帮助我们看见什么是自己真正需要的,避免依赖「假性快乐」来掩盖内心。
来源:murasaki紫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