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七月一个闷热潮湿的傍晚,61岁的老雷参加完聚会回到家中,感到有些疲惫。
七月一个闷热潮湿的傍晚,61岁的老雷参加完聚会回到家中,感到有些疲惫。
三天之后,老雷出现胸痛、发烧和呼吸困难。
图源:soogif
到了晚上,他的肺部和气管里填满了血腥的泡沫,嘴唇变成了黑紫色。
老雷面如死灰,试图再从空气中获得一丝活力,但他的肺像一台即将报废的老风箱,只能发出绝望的嘶鸣,得不到一点“生机”。
他快要不行了。
图源:soogif
老雷最终没能熬过那晚,奇怪的是“杀”死他的却是心脏病。
而他只是第一个死者……
01 暴毙的士兵们
一周后,当地已有 9人离奇死亡。他们最年轻的只有39岁,最老的有82岁。
一个内科医生发现,其中有3个病人的症状完全一样,在死前都经历了疲惫、胸痛、高烧、肺部充血等症状。
他吓得满头大汗,立刻将情况报告给了上级卫生部门。
图源:soogif
然而卫生部门还来不及反应,当地大大小小的医院就已被挤爆。
130多人莫名其妙得了肺病,已经有25人暴毙而亡。奇怪的是,大部分死者都是退伍老兵,他们像提前商量好一样一个个地死去。
一时间,燥热、哭嚎、挣扎、死亡混乱地交织在一起,医院成为人间炼狱。
老兵被神秘疾病夺去生命
有人把这起事件和猪流感联系在一起,炎热如火的八月,人们心底却越来越凉。
公共卫生官员警告称,这种流感可能会导致一场毁灭性的流行病。
人们担心自己生活的地方可能会成为传染病大流行的中心,有人拖家带口,仓促驱车连夜出城。
因为惧怕传染,许多死者的葬礼几乎无人参加,墓园工作人员悲叹道:“他们曾经为国而战活了下来,如今却被神秘的疾病带走。”
图源:soogif
疾控中心立刻派遣了一个由20名流行病学家组成的小组前往事发地,展开了流行病学调查。
结果专家们都“红温”了……
02 来去匆匆
病因仿佛披上了一件“偷感很重”的隐形斗篷, 让所有实验室检测都束手无策。
所有已知的、可能引发此类症状的病毒、细菌和真菌检测,结果全部呈阴性。
未知的敌人,才是最可怕的。
图源:soogif
唯一的好消息是,病人似乎没有把疾病传染给他们接触过的人,后来再没有新增病例的报告。
随着疫情的平息,恐惧也跟着消散。
虽然没有出现致命的大流行,但问题仍然存在:是什么杀死了这些退伍军人?
疫情暴发后六个月,研究者一直试图找到病因
为了尽快查清真相 ,疾控中心启动了其历史上最大规模的调查,从食物中毒到恐怖主义,都被考虑在内。
他们向一万人分发了调查问卷;派出了数百名流调工作者,详细调查了每个病患的行动轨迹;直升飞机不断运来当地最新的血液和组织样本,实验室从早到整晚都在一刻不停的运转着。
结果一无所获。
直升机运输血液与样本
这种杀死了30多人的疾病来去匆匆,7月底突然暴发,收割了一波人头之后,又在8月中旬神秘消失了。
唯一的线索指向了一家豪华酒店……
03 死亡酒店
其实在出事前,老雷也曾下榻过这家豪华酒店。
数百名老兵下榻的酒店
因为在这里即将举办为期三天的退伍军人协会年会,来庆祝国家独立200周年。
和他一同入住的还有数百名退伍军人及家属。
他们在这里度过了醉生梦死的三天,开会、晚宴、聊天、跳舞、鸡尾酒会。
只不过在场众人谁都没想到,短短一周后,退伍军人协会的电话就被打爆了——参会的人,接连死去。
但矛盾的是,假如感染从酒店开始,这又解释不清为什么整个酒店上上下下400名员工都很健康,仅有一名空调技师受到感染?
一时间,调查陷入了僵局。
04 空气中的幽灵
经历了半年的调查,疾控中心的专家们感到非常尴尬。
经过如此兴师动众的流调,最终还是没能找到罪魁祸首,更不用说感染是怎么传播的。
就连当时的疾控中心主任都丧失了信心,他告诉记者:“可能永远也找不到原因,有些疾病可能只是偶尔出现,一次性出现。”
人们对公共卫生部门的应对效率和能力非常不满。
11月,疾控中心的官员们被国会传唤,让他们颜面尽失。
疾控中心对神秘疾病暴发的处理进行公众说明
这时,一名微生物学家老麦站了出来,挽救了自己单位的名誉。
当时36岁的他是立克次氏体研究领域的专家。
虽然老麦并没有发现立克次氏体导致疫情的证据,但他也在无意间注意到一个细节——一些组织中偶尔会出现一种短杆状细菌。
只不过把这种奇怪细菌提取出来进行培养时,并没有出现细菌生长迹象,他就当做是样本污染,随手丢弃了。
图源:soogif
圣诞节的一个聚会上,老麦遇到一个陌生人和他谈论这次调查。
“我不记得他叫什么或者他长什么样,但我还记得他说的话,他说他对疾控中心感到很失望,当疫情出现时,他指望科学家们能弄清楚原因”。
这次的交谈让老麦感到十分挫败,于是他果断放弃了自己的度假安排,重新回到实验室中反复审查之前的实验结果。用他的话来说:“这就像是在篮球场上找隐型眼睛。”
图源:soogif
长时间翻看幻灯片后,老麦在一些注射过患者组织提取物的豚鼠组织样本中又看到了那些杆状细菌,这引起了他的注意。
他将这些豚鼠组织样本提取物注射到鸡卵黄中,之后再通过特殊的制备和染色过程检查样本。
当他将样本放到显微镜下时,眼前的景象让他十分惊讶,样本中存在大量发出“明亮的苹果绿色荧光”的杆状细菌。
被分离出来的神秘细菌
难道真的是这种神秘细菌导致了这场疫情肆虐?
为了尽快确定这种细菌与疫情的联系,老麦的实验室迅速对死者的血液样本进行检测,发现其中确实存在着大量抗体。
进一步测试也证实那些因病死亡的患者体内确实存在这些细菌。
这种短杆状细菌,就是本次疫情的罪魁祸首。
老麦(左)分离出了引起神秘疾病的病原体
至此,导致221人感染,34人死亡的神秘疾病被揭开面纱。
由于死者大部分都是退伍军人,这个“凶手”被称为:嗜肺军团菌,由它导致的疾病被称为:军团病
上面所讲述的故事,发生于1976年的美国费城。
05
费城杀手
七月费城闷热潮湿的气候,为军团菌提供了完美的繁殖温床,它们潜藏在酒店中央空调的冷却塔里不断滋生。
而600多名退伍老兵们集中在七月末日入住酒店,并每天都汇聚在大堂举行大会,使酒店空调系统功率拉满,强劲的风扇将冷却塔中受到污染的水吹散成水雾。
引起军团病的病原体是一种短杆状细菌
微小水滴裹挟着细菌通过空调外机吹落在下面人行道上,又被酒店下方一个底层通风孔吸入大堂。
人行道和大堂中的受害者吸入包裹着细菌的微小水滴,年龄大、抵抗力差的人就中招了。
军团菌在冷却塔中的传播路径
而后对酒店员工的血清学调查表明,他们中很大一部分人可能都已经对军团菌免疫了。
06 结局或开始
“费城杀手”虽已伏法,但人类与军团菌的较量远未终结。
疾控中心的调查人员通过回溯储存样本中的数据,疫情的身影早在1959年便已悄然出现;
而66年后的2025年7月,军团病又在美国纽约哈勒姆街区“乱杀”,这场疫情已经让111人患病6人死亡,而给军团菌送上“助攻”的,很可能还是冷却塔。
纽约卫生部官网截图
它也从来不是远方的故事。
中国自1982年在南京首次证实军团病病例以来,已有多起军团菌病暴发流行及散发病例报道。
军团病的轮回,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类与微生物世界之间脆弱而持久的博弈。
虽然这种疾病可以用抗生素治疗,但容易被误诊,如果延迟使用抗生素治疗,病死率可接近50%。
同时,吸烟者和那些已经有慢性病史,免疫力底下的人感染中招的风险更大。
当受害者的肺部吸入被军团菌污染的雾化飞沫或气溶胶时,就可能会感染这种严重的肺炎,导致肺衰竭、心脏病等其他并发症,甚至死亡。
目前还没有预防军团病的疫苗,预防的关键是减少军团菌生长和传播——
如定期清理维护管道系统、热水箱、热水浴缸、中央空调的冷却塔、装饰性的喷泉水景、淋浴头和水龙头等建筑物供水系统。
家用和汽车空调不用水来冷却空气,所以它们一般不存在军团菌生长的风险,不必太过担心。
关于人物的几个小细节补充:
1. 1976年费城军团病疫情的第一名死者,名叫雷·布伦南(Ray Brennan),是一名退役空军队长。
2. 发现并成功分离出军团菌的人,也就是分文中的老麦,真实姓名为约瑟夫·麦克达德博士(Joseph McDade)。
3.老麦本可以把他一生的工作方向,转变成研究军团菌,然而他并没有那样做,在研究疫情暴发的三年后,他又回到立克次病领域。
4.20世纪80年代中期,他帮助发现了第一个埃利希氏体病的人类病例,在此之前,这种疾病被认为仅出现于狗。
参考资料:
[1] 新英格兰医学杂志 Volume 297 DECEMBER 1, 1977 Number 22
[2] Legionnaires’ Disease 丨 Dan Royles
[3] The History of Legionnaires’ Disease
[4] 空调里的幽灵
[5] 美国疾控中心丨军团病专栏
[6] The Philly Killer: 1976's Legionnaires' Disease
[7] Legionnaires' Disease Outbreak in Philadelphia and the 1976 United States Presidential Election
[8] A Look Back: 1976, and How Legionnaires’ Disease Got Its Name
本期封面:
策划:马起山
撰稿:周广安,张珮,马起山
专业指导:余灿清(北京大学公众健康与重大疫情防控战略研究中心)
/健康科普
喜欢就奖励疾Sir一个“”和“在看”呗~
来源:小凯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