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推动全省冬春果菜产业加快发展,助力乡村振兴,3月17日,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自然资源厅、省农发集团、贵阳农投集团组成专项调研组,深入册亨县、望谟县、罗甸县75个村开展为期4天的基地摸底调研,旨在通过跨部门协作、全链条规划,探索发展“新模式”,构建冬春果菜优势产
为推动全省冬春果菜产业加快发展,助力乡村振兴,3月17日,省农业农村厅联合省自然资源厅、省农发集团、贵阳农投集团组成专项调研组,深入册亨县、望谟县、罗甸县75个村开展为期4天的基地摸底调研,旨在通过跨部门协作、全链条规划,探索发展“新模式”,构建冬春果菜优势产业带。
跨部门联动 选准产业“落脚点”
调研组以“科学布局、技术赋能”为导向,重点考察冬春果菜种植基地的土壤条件、基础设施、抗寒能力及产销衔接现状。省农业农村厅专家团队对作物品种适应性、越冬管护技术进行现场指导;省自然资源厅结合土地资源禀赋提出优化用地方案;县农业农村局组织乡镇干部、种植大户参与座谈,收集基层需求;省农发集团、贵阳农投集团则围绕市场端需求,对基地标准化建设、冷链配套等提出建议。多维度“把脉”为后续模式创新奠定基础。
聚焦关键环节 谋划产业新路径
调研发现,册亨县、望谟县、罗甸县虽具备冬春光热较好等错季果菜种植优势,但面临基地分散、设施薄弱等挑战。为此,调研组围绕土地集约化、生产标准化、科技赋能化、产销一体化方向提出系统性解决方案:通过整合零散耕地资源规划连片示范基地,配套水肥一体化设施提升规模效益;制定越冬蔬菜生产技术规程,推广抗寒品种及覆膜补光等防灾技术,建立全流程标准化管理体系;引入农业物联网设备实时监测环境数据,联合科研院所攻关抗逆栽培技术,以科技赋能产业韧性;同时依托省农发集团、贵阳农投集团渠道优势,推动“订单农业”衔接市场,建设产地分拣中心及冷链节点,形成从田间到餐桌的高效协同机制。
政企农协同 助力乡村振兴
此次调研不仅是摸底,更是机制创新的起点。贵州省农业农村厅经作处处长毛世明表示。调研组将结合摸底数据,围绕“政府引导+企业运营+合作社组织+农户参与”的联动机制,加快推动冬春果菜发展“新模式”落地。下一步,多部门将协同推进调研成果转化,助力册亨县、望谟县、罗甸县打造全省冬春果菜示范样板。
本文来自【贵州广播电视台三农事业部】,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来源: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