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两种药都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 GABA-A 受体发挥作用 ——GABA 是抑制神经兴奋的 “镇静递质”,药物能增强它的效果,从而缓解焦虑、帮助入睡,但长期激活受体,身体就可能产生依赖。
门诊常遇患者问:"医生,阿普唑仑与右佐匹克隆这两种药到底哪个更易上瘾?"今天我们就来具体说说这两种药的成瘾性差异。
(一)成瘾机制:作用靶点相似,风险程度不同
两种药都通过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的 GABA-A 受体发挥作用 ——GABA 是抑制神经兴奋的 “镇静递质”,药物能增强它的效果,从而缓解焦虑、帮助入睡,但长期激活受体,身体就可能产生依赖。
阿普唑仑属于苯二氮卓类药物,起效快,尤其是抗焦虑效果突出,但也正因如此,身体容易快速适应。而且它的半衰期短(约 12 小时),血药浓度波动大,停药后神经兴奋容易 “反弹”,戒断反应会更明显。
右佐匹克隆是非苯二氮卓类助眠药,主要针对 “助眠” 而非广谱抑制,所以身体适应速度慢。多数人短期用(1-2 周)时,不会很快出现耐受性,成瘾风险自然低一些。
(二)三大维度对比:成瘾性谁更"危险"?
①成瘾速度:阿普唑仑因起效快、抗焦虑强,患者易产生"心理依赖"(如"不吃就焦虑"),2-4周就可能出现耐受;右佐匹克隆以助眠为主,依赖多在长期(超过1个月)使用后出现。
②戒断反应:阿普唑仑停药后可能出现焦虑加重、震颤、甚至抽搐(类似癫痫发作);右佐匹克隆戒断症状较轻,多为短暂失眠、头晕,罕见严重反应。
③适用场景:阿普唑仑多用于急性焦虑发作(如惊恐发作),但建议连续使用不超过2周;右佐匹克隆针对失眠,但医生常限制"每周用3-5天"以降低依赖风险。
(三)临床用药建议:牢记 “3 不” 原则
无论是哪种药,都要遵医嘱:不自行加量(比如觉得效果差就多吃半片)、不长期用(超过医生建议时长要及时复诊)、不突然停药(尤其是阿普唑仑,需逐渐减量,避免戒断反应)。
最后要提醒的是:这两种药一定要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用药期间也要定期和医生沟通身体反应 —— 毕竟 “抗焦助眠” 的核心是 “安全用药”,避开成瘾风险才是长期改善症状的关键。
来源:北京精神科杜万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