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4 年 8 月,江苏扬州的冯女士在家中接到一通特殊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 "孙子" 带着哭腔的求助:"奶奶,我和同学打架被拘留了,需要 10 万元私了,千万别告诉爸妈!" 心急如焚的老人连夜凑出 5 万元现金,按照指示将钱交给两名陌生青年。直到邻居发现可疑
2024 年 8 月,江苏扬州的冯女士在家中接到一通特殊的电话。电话那头传来 "孙子" 带着哭腔的求助:"奶奶,我和同学打架被拘留了,需要 10 万元私了,千万别告诉爸妈!" 心急如焚的老人连夜凑出 5 万元现金,按照指示将钱交给两名陌生青年。直到邻居发现可疑人员徘徊,冯女士才惊觉受骗。这起看似普通的诈骗案,最终牵出一个横跨江苏、山东两省的 "装孙子" 诈骗团伙,涉案金额高达 50 万元。
该诈骗团伙采用 "双线并行" 的作案模式:上线人员通过非法渠道获取老年人信息后,冒充其孙辈编造交通事故、打架斗殴等紧急事件,利用 "隔代亲" 心理实施情感绑架;下线人员则化身 "同学"" 律师 " 等角色,在指定地点接收现金并迅速转移。为增强欺骗性,骗子甚至会在电话中播放提前录制的争吵声、警笛声,营造逼真的紧张氛围。
扬州市广陵区法院审理查明,主犯赵某通过微信接收上线指令,驾驶车辆搭载王某、米某往返多地。三人分工明确:王某负责扮演 "律师" 与老人对接,米某则通过虚假通话制造 "孙子" 仍被控制的假象。7 月 30 日至 8 月 2 日短短四天内,他们以相同手法骗取 5 名 60 岁以上老人,单笔最高金额达 28 万元。
案件移送检察机关后,办案人员发现该团伙具有明显的 "工具人" 特征。王某、米某均为未成年人,受高额佣金诱惑参与犯罪,每次仅分得数百元跑腿费。检察官通过释法说理促使三人认罪认罚,最终全额退赃。法院综合考量犯罪情节,以诈骗罪判处赵某有期徒刑五年三个月,并处罚金 5 万元,对两名未成年人依法从轻处罚。
值得关注的是,该案赃款追缴率高达 100%。公检法机关通过资金流追溯、电子数据提取等技术手段,成功锁定涉案账户并启动快速返还机制。2025 年 3 月,50 万元被骗款分别以现金转账形式发还给被害人,其中最远一笔跨越 2000 公里送达山东。
来源:纪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