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号已经建有监管综合交流群12个、投诉举报处理交流群10个、广告和知识产权交流群1个、食品流通和餐饮监管交流3个、 执照和许可登记交流群1个、特种设备监管交流群2个、药品和医疗器监管交流群1个、市场监管法律法规交流群5个,市场监管法规律师交流群1个,都是经过验
本号已经建有监管综合交流群12个、投诉举报处理交流群10个、广告和知识产权交流群1个、食品流通和餐饮监管交流3个、 执照和许可登记交流群1个、特种设备监管交流群2个、药品和医疗器监管交流群1个、市场监管法律法规交流群5个,市场监管法规律师交流群1个,都是经过验证的执法人员,此外还有数个不验证交流群(商家等可进,扫码后留言商家即可),部分群还有空位。
根据《消费者权益保护法》《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等最新规定, 以下消费投诉举报不属于市场监管部门管辖范围,需分类向其他部门或通过其他途径解决:一、属于其他行政部门管辖的投诉举报
1. 交通运输服务纠纷
航班延误/取消赔偿争议 → 民航局(《民用航空法
- 网约车司机服务纠纷 → 交通运输管理部门
- 铁路购票退费争议 → 国家铁路局
2. 金融服务类投诉
- 银行理财亏损纠纷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银行业保险业消费投诉处理管理办法》)
- 保险理赔争议 →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
- 证券投资纠纷 → 证监会
3. 医疗健康服务争议
- 医疗事故索赔 → 卫健委(《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
- 医美机构虚假宣传 → 卫健委联合市场监管部门**(仅涉虚假宣传部分归市监)
- 药品价格虚高 → 医保局
4. 教育培训退费纠纷
- 培训机构跑路退费 → 教育局(学科类)或 人社局(职业技能类)
- 网课质量争议 → 通过 民事诉讼 或 消协调解
二、需通过司法途径解决的争议
1. 合同违约纠纷
- 购房合同违约 → 法院诉讼(《民法典》合同编)
- 婚庆服务未按约定执行 → 民事诉讼
2. 人身伤害赔偿
- 餐厅用餐摔伤索赔 → 法院主张侵权责任(《民法典》侵权责任编)
- 宠物店动物致人伤害 → 公安调解或民事诉讼
3. 知识产权侵权争议
- 网店商品抄袭设计 → 法院起诉或国家知识产权局(仅专利/商标权属问题)
三、民事纠纷不涉及违法行为的投诉
1. 普通服务质量争议
- 外卖配送延迟 → 平台内部投诉(如美团、饿了么客服)
- 网购商品色差/尺寸不符 → 通过 电商平台售后渠道协商
2. 价格协商类问题
- 景区门票涨价争议 → 发改委(政府定价目录内)或 文旅部门
- 家政服务临时加价 → **商务部门**或**消协调解
3. 情感类投诉
- 服务员态度恶劣 → 企业内部投诉管理
- 婚恋平台匹配不符 → 企业自律或行业协会
四、举报事项超出市场监管权限
1. 刑事犯罪行为
- 商家诈骗卷款跑路 → 公安机关报案(《刑法》第266条)
- 生产销售假药 → 公安 + 药监局联合查处
2. 环境保护问题
- 餐饮店油烟污染 → 生态环境部门(《大气污染防治法》)
- 工厂噪音扰民 → 城管部门或环保局
3. 劳动权益纠纷
- 外卖员欠薪 → 人社局劳动监察大队(《劳动法》)
- 996工作制举报 → 人社局
五、特殊领域或新业态投诉
1. 网络游戏纠纷
- 虚拟道具被盗 → 游戏运营商或网信部门
- 未成年人充值退款 → 文化行政部门(《关于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的通知》)
2. 共享经济争议
- 共享单车押金难退 → 交通运输部门(部分城市)或 消协
- 共享充电宝扣费异常 → 企业客服或工信部门投诉平台
3. 直播带货问题
- 主播辱骂消费者 → 网信办(网络内容监管)
- 平台数据造假 → 国家网信办或市场监管总局(仅涉虚假交易部分)
法律依据与处理建议
- 《市场监督管理投诉举报处理暂行办法》第十六条:明确市场监管部门对“不属于职责范围”的投诉举报不予受理。
- 维权指引:
1. 涉及其他行政机关的,通过12345政务服务热线 转办;
2. 消费者消费争议优先选择:消协调解(拨打12315);
3. 刑事犯罪直接向 公安机关报案(拨打110)。
市场监管部门主要处理 商品质量、食品安全、虚假广告、价格违法、不正当竞争*等与市场经营活动直接相关的投诉举报, 其他领域需根据“谁主管、谁负责”原则分流。
来源:星河璀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