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清德怕什么来什么!大陆诚邀有识之士参加九三阅兵,败类没资格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9 08:37 2

摘要:2025年9月3日,大陆将在北京举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8月下旬的记者会上确认,将邀请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代表人士出席观礼。今年的活动规模预计超过1万人参与,其中海外和港澳台代表比例约为5%。这一举措,在岛

2025年9月3日,大陆将在北京举办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纪念活动。国台办发言人朱凤莲在8月下旬的记者会上确认,将邀请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代表人士出席观礼。今年的活动规模预计超过1万人参与,其中海外和港澳台代表比例约为5%。这一举措,在岛内引发了持续讨论,因为台当局在一周前已通过“陆委会”呼吁民众不要赴大陆参加,理由是“避免受到政治影响”。

事实细节

根据国台办公布的信息,受邀名单中包含数位曾参加抗战的台湾籍老兵,他们约在1944-1945年间加入国民党部队,部分参与滇缅战役及闽南防御战。活动当天安排包括天安门广场纪念仪式、抗战老兵致辞以及历史影像展播,预计于上午10时开始,全程约90分钟。大陆方面已为台胞设立专座区,并提供往返交通与住宿便利。

台“陆委会”8月25日召开特别记者会,发言人称此次赴陆将面临“身份安全风险”,并暗示相关人士如为退休公职人员可能影响补助领取资格。

多方反应

舆论数据显示,根据台北一家民调机构8月的数据,56。8%的受访台湾青年认为应恢复两岸学生与社会团体交流,其中43%表示对参加大陆历史纪念活动“持开放态度”。岛内社交媒体上,有评论质疑台当局“连历史纪念都要设禁令”,认为这种行为会加剧两岸隔阂。民进党籍多名立委则重申,应防范大陆“以历史叙事影响台湾认同”。

在大陆,新华社援引学者观点称,两岸民众在抗战时期“并肩作战”,共同的历史记忆有助于维持民族认同,这与当前复杂的两岸政治氛围形成对照。

战略分析

从历史案例看,纪念活动已多次被作为两岸政治互动的窗口。例如2015年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时,也有台湾退役将领受邀出席,导致岛内政治阵营表态分化。本次活动恰逢赖清德执政初期,其民意支持率自2025年1月至8月一直在37%-40%区间徘徊。对于赖当局来说,两岸存在历史共识的公开呈现,可能削弱其以“独立认同”为核心的政治叙事。

从地区格局看,大陆透过邀请台胞参加纪念,并在发布会上强调“台湾是抗战胜利重要参与方”,不仅是对历史的确认,也是对外展示统一立场与民族团结形象的一部分,对国际舆论也有潜在影响。

战略上,大陆借助重大历史纪念来推动两岸交流,有助于通过感性记忆触发世代共鸣,尤其针对20-35岁的岛内年轻群体。这与直接的经济让利政策作用不同,它强调文化与历史纽带,难以通过单纯行政禁令完全阻断。

前景研判

短期内,台当局预计会继续采取行政、舆论双重手段限制台胞赴陆,包括要求公职人员申报行程、加强入出境管控等。但基于调查显示近六成青年倾向恢复交流,这类限制措施将面临社会接受度不足的问题。

中期来看,如果大陆持续通过文化、历史及产业合作多点切入,两岸民间互动可能呈稳步增加趋势。届时,岛内当局若继续阻断文化交流,将更易陷入政治孤立。

从长期趋势判断,历史认同争议仍将是两岸关系中的核心变量之一。例如抗战、台湾光复等节点事件,在未来十年可能会频繁成为舆论焦点。对于岛内民众而言,这类事件不仅关乎历史定位,还与经济机会和国际参与方式有关。这意味着,两岸在公共话语与文化叙事上的博弈,会与经贸事务并行发展,而观念变化或将逐渐影响政治格局。

整体来看,本次大陆向台胞递出九三纪念活动邀请,被认为是一次低烈度但高象征性的政治讯号。它既反映了双方在历史叙述上的持续分歧,也揭示了民间交流诉求对官方政策的潜在冲击力。如果后续有更多台湾社会团体突破限制赴陆参与类似活动,双方在认同议题上的互动将进一步显性化,对赖清德当局的政策形成长期压力。

来源:大事说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