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孟昭联(1928年9月出生),男,汉族,大学学历,天津市司法局退休干部,天津“四大书法家”孟广慧之子。四岁起端笔习字,九岁参加天津市书法展览会,十一岁已能为商号书写一米大字匾额,名动津门。后师从书法家赵元礼、严范孙五弟子严台孙。
孟昭联(1928年9月出生),男,汉族,大学学历,天津市司法局退休干部,天津“四大书法家”孟广慧之子。四岁起端笔习字,九岁参加天津市书法展览会,十一岁已能为商号书写一米大字匾额,名动津门。后师从书法家赵元礼、严范孙五弟子严台孙。
孟昭联2017年出版《甲骨文字汇》,收录甲骨文字形异体总汇,由天津古籍出版社发行。系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其父孟广慧为最早将甲骨文与书法结合的先驱者之一。(此藏品为王先生收藏)
他把临贴和读贴结合起来,遗貌取神,融会贯通,熔铸自家风貌。曾为市领导书写过不少条幅、楹联,送与国际友人。慕名求他写“般若波罗多心经”的日本朋友说他字写的动静结合,苍浑有力。几十年来,他为机关、企业、邻里朋友书写过许许多多匾额、楹联、横批。多次参加区、市、全国以及国外书法展。并获奖,选刻碑林,编入中国当代书法家图鉴辞典与世界名人录和各种作品选集八十多册。
获得“世界杰出华人艺术家”、“国际金奖艺术家”、“中国实力派百杰书法家”、“跨世纪百杰书画艺术大师”、“书画艺术行业拔尖人才”等等称号。受聘为东方书画艺术家中心、中华书法艺术研究会、当代国际华裔书画海联会、国际羲之书画院、南京长江书画院、上海浦江民族画院、桂林炎黄书画研究院……,研究员、书法师、顾问、理事、院士、名誉院长等。并被吸收为世界教科文卫组织专家成员。
“厚德载物”这句话,源自《易·坤》:“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大地广阔厚实,能承载万物,君子应该效法大地,积累美德,才能承担重任。
厚德载物书法传达的寓意是:大地的气势厚实和顺,君子应增厚美德,包容万物。大地承载万物,人也要有宽广的胸怀,学会原谅他人,真正做到“宰相肚里能撑船”。
俗话说:家中挂字画,才叫有文化。一幅彰显人生智慧的厚德载物书法,可以衬托出主人的修养和格局,给家里增添一份古圣贤的哲理韵味。将其挂在客厅,不仅是合适的选择,更是经典、绝佳、智慧的体现。
在中国传统书法艺术的长河中,“厚德载物”四字既是承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符号,也是历代书法家热衷创作的经典题材。它源自《周易·坤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蕴含着包容万物、修养德行的深刻哲理,历经千年传承,始终是中国人精神世界的重要文化坐标。
当代书法家孟昭联以其深厚的笔墨功底与对传统文化的深刻理解,创作的篆书书法作品《厚德载物》,不仅展现了精湛的书法技艺,更将“厚德载物”的文化精神与时代审美相融合,成为兼具艺术鉴赏性与精神感召力的佳作,为传统书法艺术在当代的传承与表达提供了生动范例。
他的书法《厚德载物》的价值,不仅在于其精湛的艺术表达,更在于它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时代诠释,具备三重重要的文化价值。
“厚德载物”作为中华传统美德的核心内涵之一,历经数千年传承,早已融入中国人的精神基因。他以书法为载体,将这一精神符号以艺术形式呈现,让抽象的道德理念转化为可感可知的笔墨形象。观者在欣赏作品时,不仅能感受到书法艺术的美感,更能通过“厚”“德”“载”“物”四字的笔墨意境,重温“包容万物、修养德行”的传统美德,唤醒内心对“君子人格”的向往与追求。这种“艺术+美德”的传播形式,让传统文化不再是书本上的文字,而是能触动心灵的精神滋养,为传统美德的当代传承提供了新的路径。
孟昭联书法《厚德载物》,是一幅“技道合一”的书法佳作——它以精湛的笔墨技艺展现了传统书法的艺术魅力,以深刻的文化内涵传递了“厚德载物”的精神力量,更以“守正创新”的实践为传统书法的当代传承提供了生动范例。在这幅作品中,我们既能看到孟昭联数十年临池不辍的艺术坚守,也能感受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更能触摸到时代精神与传统美德的同频共振。
正如“厚德载物”的精神历经千年而不朽,优秀的书法作品亦能跨越时光,成为文化传承的载体。孟昭联的《厚德载物》,不仅为当代书法艺术宝库增添了一抹亮色,更以笔墨为媒,让“厚德载物”的文化精神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发扬光大,激励更多人在追求艺术之美的同时,修养德行、包容万物,为构建和谐社会、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来源:天道酬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