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如果某天你跟陌生人聊天,聊到兴起时人家问一句“你是哪里人?”很多人的回答可能是我是四川人,他是陕西人……如果你是江苏人,可能还会精确到市或者县。但也有这么一群人,你问他是哪里人,他会说他是东北人,而不会说自己是东北哪里的人。这种回答初听可能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
长白山
如果某天你跟陌生人聊天,聊到兴起时人家问一句“你是哪里人?”很多人的回答可能是我是四川人,他是陕西人……如果你是江苏人,可能还会精确到市或者县。但也有这么一群人,你问他是哪里人,他会说他是东北人,而不会说自己是东北哪里的人。这种回答初听可能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只要深想一下就能品出一点不一样的味道,为啥东北人身份认同的范围这么大呢?今天我们就来看看这片白山黑水之间的土地和这片土地上的人。
广义上的东北指的是辽宁、吉林和黑龙江三省以及内蒙古东部四盟的区域,土地面积约145万平方公里,总人口9800多万。“东北”这个地理概念在中国历史中起源很早,《周礼》中就有记载,汉朝时汉武帝灭朝鲜设辽东四郡,对东北的部分地区也算是有一些了解,不过直到魏晋之前,东北的存在感都不太强。后来五胡乱华,发迹于大兴安林附近的鲜卑人南下建立大大小小多个政权,最后由拓跋氏建立的北魏统一了北方,东北才逐渐的站上中国历史的主舞台。
今天我们从华北进入东北多半走的都是贴着海边的辽西走廊,也就是傍海道。不过在辽代、金代之前,这条道经常被海水侵蚀,很难走。想从华北走傍海道去往东北的人,基本上就是走到今天辽宁绥中地区,刚出山海关没多远,就没法走了,于是要向北翻越山岭再入东北平原。所以当时更多的人是由南向北穿行燕山,通过三条通道进入东北,这三条通道自西向东分别是古北道、卢龙道、无终道。这三条道的交汇点,就成了进入东北的第一座重镇——朝阳。
朝阳古称龙城,十六国时期的前燕、后燕和北燕都建都于此。隋唐时的粟特人以这里为据点向东北、朝鲜甚至日本售卖着来自中亚和地中海沿岸的商品。而且从前燕时期开始,朝阳就逐渐成为东北亚佛教交流中心,甚至有说法,号称“西有敦煌,东有朝阳”。多说一句,后来唐朝发动安史之乱的安禄山、史思明就是朝阳人。
到了明朝,首都定在北京,第一位的安全问题就来自东北,为了让东北的女真和蒙古不能联合起来,开原就成了重要的城市。开原地处农耕、游牧和渔猎板块的交界处,明朝就在这里设置马市搞贸易。对于满蒙来说,他们从马市购买生活必需品,买不来就会严重影响生产与生活,所以,能够获得贸易权的部落,就会在与其他部落的竞争中获得优势。明朝就是通过发放贸易配额的方式高效的控制着东北各民族。
离开辽宁我们再看吉林。说到吉林,其实很多人都不知道,在清朝的时候,吉林是我国最大的沿海省。当时吉林属吉林将军管辖,地域范围极为辽阔。据《大清一统志》记载,吉林“东滨大海,西接边墙,南峙白山,北逾黑水”。具体而言,其北起鄂霍次克海,南至长白山以南的图们江、鸭绿江,与朝鲜分界,东到日本海,西至柳条边。总面积达75.5万平方公里。
后来清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清政府与沙俄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中俄北京条约》,将乌苏里江以东40多万平方公里的中国领土割让给了沙俄。被割让的土地如分别归属俄罗斯滨海边疆区、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以及萨哈林州管辖。在这之后海参崴、伯力、双城子也就成了今天的符拉迪沃斯托克、哈巴罗夫斯克和乌苏里斯克。这个中国曾经最大的沿海省,如今却成了一个存在感不强的内陆省。今天吉林省珲春市的防川村,距日本海最近只有11公里,也许在那里登高远眺还能看到大海,也许万籁俱静时人们也能听到海浪声,但就这短短的11公里却不属于中国。望洋兴叹这个成语好像就是为吉林量身定做的,在不断诉说着它的悲情。
最后我们再看看黑龙江。黑龙江省以江为名,江有南北两源,南源为额尔古纳河,其上源为海拉尔河,发源于中国大兴安岭西坡;北源为石勒喀河,其上源为鄂嫩河,发源于蒙古人民共和国北部肯特山东麓。
最初的黑龙江是我国的一条内河,后来因清政府无能,致使沙俄侵占了我国150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其中《瑷珲条约》割让了黑龙江以北约60万平方公里土地,从此黑龙江就成了一条界河。
对于黑龙江这片土地来说,我们既能看到中国近代的百年屈辱,也能看到当代中国人的奋发图强。1959年我国在松嫩平原上发现了大油田,从此彻底摆脱了贫油国的帽子。当时里还叫大同,是一片盐碱地,因为发现了大油田,全国各地的石油工人来到这里会战,为了和山西大同加以区别,于是决定改名,1959年正好是新中国建国10周年,又发现了大油田,双喜临门,才有了今天的名字——大庆。
我从小在这座城市长大,儿时听到的都是铁人王进喜的故事,记得最深的一句话就是“宁可少活二十年,拼命也要拿下大油田”。
说了这么多跟东北相关的故事,我们再回到19世纪中叶清王朝统治下的中国。那时黄河下游连年遭灾,清朝政府无力赈济,山东、河北等地的破产农民求生无路,于是携家带口北上出关,这就是著名的闯关东。这些人在白山黑水之间奋力求存,他们在百余年间用自己的质朴和刚健把曾经的林海雪原建设成如今的北大仓,他们是中国抗战最久的一群人,也是建国后最早投入新中国工业建设的人,他们就是东北人。只是如今很多的东北人都已经不在东北,东北人也就成了我们共同的身份。
最后的最后,都说东北孩子的成人礼是一张南下的火车票,我想东北孩子们都是想家的。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