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诗人李自国回自贡开讲 畅谈“生命之盐的诗和远方”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4 14:09 2

摘要:“自贡的诗人脚下踩着千年盐层,笔尖里应涌流卤水清泉。”3月22日,由自贡市文化馆主办、市作协承办的“生命之盐的诗和远方——李自国新诗集《乌鸦的围墙》主题讲座”在自贡市文化馆多功能厅开讲。现场,著名诗人李自国带领80余名诗歌爱好者畅游“诗意世界”。

自贡融媒记者 周姝 文/图

“自贡的诗人脚下踩着千年盐层,笔尖里应涌流卤水清泉。”3月22日,由自贡市文化馆主办、市作协承办的“生命之盐的诗和远方——李自国新诗集《乌鸦的围墙》主题讲座”在自贡市文化馆多功能厅开讲。现场,著名诗人李自国带领80余名诗歌爱好者畅游“诗意世界”。

李自国,四川省自贡市富顺县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诗歌学会理事,四川省诗歌学会副会长,四川省文艺传播促进会副会长,国家一级作家,《星星》诗刊编审。他曾出版诗集《第三只眼睛》《告诉世界》《场—探索诗选》《生命之盐》《西村诗话》《富顺,和它醒着的鱼》等16部。其作品入选百余种选集,荣获四川省文学奖、中国第三届长诗奖、新诗百年优秀作品奖、郭小川诗歌奖、2020年度十佳华语诗集奖、2024中国诵读文学贡献奖等。

讲座中,李自国以《星星》诗刊编审的独特视角剖析当代诗坛生态。“当下诗坛创作风格呈现出显著的多元化态势,但也面临诸多严峻挑战。”李自国指出,随着新媒体的迅猛发展,诗歌传播渠道愈发多元,为诗坛注入全新的活力与发展机遇。

AI时代,自贡诗人该如何重新定义文学的价值和意义,如何在技术冲击下拒绝浅层次信息依赖,保持自身竞争力?“AI写作为我们带来了技术上的便捷,但我们不能依赖于此,要突破AI带来的概念化、模式化、公式化的束缚。”李自国认为,创新是中国新诗的灵魂,AI写作只是在已有基础上进行重新组合、碰撞火花,因此它碰撞出的只是“塑料之花”。只有诗人渗透情感所写出的诗句才能打动人,才能有血有肉、有灵魂。

现场,作为中国当代诗坛创刊最早的专业诗歌刊物《星星》诗刊的编审,李自国详细阐释了《星星》的投稿要求,建议创作者高度注重诗歌的创新性、语言的精炼度以及情感的真挚性。他还精心选取一些优秀诗歌作品,从诗歌立意、结构布局到语言运用等多个维度进行了赏析。

在探讨自贡诗歌创作的突破方向时,李自国认为,自贡得天独厚的创作环境,为本土作家提供了深厚的滋养。自贡作家应扎根这片土地,充分挖掘本土文化资源,将自贡独特的历史底蕴与地域特色深度融入创作,从而形成鲜明的地域风格。

讲座尾声,多位学者专家、诗人参与对李自国新诗集《乌鸦的围墙》的热烈探讨。市文联原主席、自贡市书法家协会名誉主席刘蕴瑜认为,诗集摒弃华丽辞藻,选择用质朴的文字传递深刻的思想,铸就了诗歌强大的张力,成功打破传统诗歌的表达范式,为当代诗歌创作注入全新活力,对提升自贡诗歌创作的整体水平极具借鉴价值。

“李自国坚持自己的诗歌理想与追求,展示出自己的抱负与担当,《乌鸦的围墙》就是这样一部不断突破自我、献给时代的优秀诗集。”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市作协副主席黄德涵说。

诗歌可以为一个城市赋能,被文学书写过的城市更具精神内核。长期以来,自贡市文化馆与市作家协会始终高度重视文学创作的发展,全力为广大作家、作者施展才华、创作精品力作营造良好条件。2016年以来,先后为高仁斌、陈文邦、阙向东、刘安龙、华伯清、李开杰、吴雪莉、印子君等,举办作品讨论会;积极邀请著名作家陈刚、李开杰、聂作平等,举办文学专题讲座;坚持举办自贡市文化馆文学创作笔会、小品改稿培训班、“端午诗会”等系列文学活动。

编辑:郑鑫玉

编审:喻佳

来源:自贡网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