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FA规则无法在中国足协落地?梳理“嗨球少年”事件来龙去脉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30 07:40 2

摘要:前言:从18万培养费换“自由身证明”到266万6666青训违约金开启民事诉讼,孙继海和张卓毅的这场中国青训的博弈推到了大众的视野中,球迷各抒己见表达了不同的立场。然而要搞清楚这起事件的缘由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分析。本文将从中国青训培养方式、球员注册、再到培养

前言:从18万培养费换“自由身证明”到266万6666青训违约金开启民事诉讼,孙继海和张卓毅的这场中国青训的博弈推到了大众的视野中,球迷各抒己见表达了不同的立场。然而要搞清楚这起事件的缘由需要从多方面、多角度去分析。本文将从中国青训培养方式、球员注册、再到培养费补偿等多方面为球迷重新梳理诸多细节知识点。

一位普通的小孩是成长成为一名职业球员的过程世界足球和中国足球都一样,本次事件的主人翁之一的张卓毅也一样。大部分小朋友从6岁左右开始练习足球,家长为孩子报足球培训班,或者参加学校校队,或者两者兼顾。大部分孩子可以在这样轻松的氛围内学习足球到15岁。家长的花费不大,大约每年1万—3元左右,学校校队每节课大约50元,校外足球培训200块钱一节课。额外需要家长花钱的是足球装备和外出比赛陪同的路费和住宿。12岁左右,有些非常有天赋的孩子会被大的青训机构或者俱乐部选中入选精英梯队,这时候孩子就开始接受以职业为目标的专业足球培训,基本上孩子在足球训练、比赛、装备、住宿、饮食上的开销都是青训机构和俱乐部负责。俱乐部也会和孩子签订培养协议,以防止那些小天才被其他队挖走。这个培养过程大约会在20岁前结束。但成功走向职业的孩子还是少数,大部分孩子最终是无法成为职业球员。张卓毅就是属于天赋较好的其中一位,被“嗨球少年”选中接受了一年的专业培训。球员注册:小球员在地方足协进行登记注册,成为某学校或俱乐部所属的足球运动员。证件名称:足球运动员注册、转会、参赛资格登记证(简称:参赛证),这个证明伴随小球员成长,中途改变学校或者青训机构球队,都需要重新注册。学生阶段的足球比赛有两种:一种是校园足球,这类比赛只用核对学生证,证明是孩子学籍就能参赛,不需要参赛证。另一种是足协体系下的青少年比赛,需要核对参赛证,确保孩子是注册在参赛球队名下的队员。如果孩子从小学球的费用都是家长自己承担的,要想改变注册地址,那么拿着参赛证去原单位开具“自由身证明”,再去接收单位重新注册。如果孩子是“免费精英培训”,那么这个“自由身证明”就不好拿了。如果球员无法重新注册参赛证,那么走精英职业化培训的路就堵了。没有一家职业青训机构和俱乐部会接收没参赛证的孩子。在国际足联规则下,各个国家对于青训培养费都有一套标准,作为FIFA旗下的中国足协青训补偿款的标准已经和国际接轨。

任何培训机构和俱乐部能获得的青训补偿款只有两种:1.在球员签订人生第一份职业合同后,首签俱乐部要向球员12-21岁期间所在的青训机构支付培养费。2.球员之后每一次转会费的5%作为补偿款,要向12-23岁球员所在俱乐部进行补偿分配。

所以根据这个规定,青训机构和俱乐部的梯队中的球员大部分走不上职业道路,完成学业或者被淘汰,俱乐部在这类球员身上基本无法收回培养成本。俱乐部依靠少部分球员被职业队签走,就能拿到青训培养费和联合转会补偿,当今世界足坛依靠青训培养费赚的盆满钵满的俱乐部就是葡萄牙体育,C罗每次转会费的5%都被这家俱乐部收入阆中。国际足联强调其规则制定具有独立性,反对第三方干预其事务,在国际足联FIFA框架内,任何足球领域的纠纷必须先在行业内部解决,通过各国足协仲裁调解解决争端,如果对于仲裁结果不服,可以向该国司法体系下的体育法庭进行上诉。国际足联为了保护青少年球员的权益,各国足协对于球员职业合同签订年龄有限制,大多在17岁左右。职合同之前的培训合同对于未成年球员的“自由身”不能有任何限制。原则上讲:就算是精英球员,要从一家俱乐部梯队跳槽到另一家梯队,原俱乐部主张的转会费和培训费都得不到支持,也卡不了球员自由身。(但实际超作也有所不同,后文再继续讲)张卓毅妈妈在社媒公开了本次事件,起因是张卓毅在“嗨球少年”一年的生活不如意,踢球不开心,还有了一定的伤病,离开嗨球要孙继海开“自由身证明”时被索要18万培养费,而自己能够接受的是5万赔偿,双方谈不拢。而经过博主10号沛沛公布的信息,张卓毅本身还是嗨球少年的主力,张卓毅妈妈选择这样将事件公布于众将会引起不小的争议。根据后续消息的公布,张卓毅是要回当地加盟另一家业内有名的青训机构,继续走职业发展道路,接收俱乐部被认为跳槽挖墙脚。故而大部分人同情和支持孙继海索要赔偿费。双方正式开始走足协仲裁程序,就在26即将出结果的当天,足协收到孙继海方面中止仲裁申请,足协中止仲裁,等待孙继海民事诉讼张卓毅赔偿266万6666违约金的结果。本次事件实际上一起很普通的足球领域“自由身”的案件,但很多足球专业人士很少发言表明态度,加上中国足协也不组织学习普及相关规则,使得两方观点继续对立。而本次事件的参与者之一“10号沛沛”通过普及一系列专业知识,采访体育法规的专业人士,给出的专业观点具有一定的客观性:1.中国足协规则的滞后远远落后于国际足联规则的更新。张卓毅和嗨球之争在国际足联规则下根本都不是问题,反而是我们的做法违背国际足联精神的。2.在国外青训都是常识的一些国际足联规则,在中国足球界和一些球迷不知道,还认为嗨球向张卓毅要钱合理并且要钱还少了。中国足球圈缺乏常识,常理和常法。而另一位媒体人,体坛周报记者王勤伯直接点出中国足协在本次事件上的违规操作,仲裁委员会内部存在问题,提前将仲裁结果透露给嗨球,使得嗨球在仲裁结果未公布前就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而中国足协不但没有警告“嗨球”违法行业规定,还竟然同意孙继海一方暂停仲裁申请。如果本次事件投诉到国际足联,中国足协将受到警告和处罚。国内有多起相关类似案件的仲裁结果,沛沛公布两起小球员与南方某足校、上海海港关于自由身和培养费的仲裁结果:驳回足校关于培养费的诉求,解除培养协议,孩子免费获得自由身。这些青训名校合同约定的赔偿金都是千万级别。远超孙继海这次的266万。国际上已经几乎很少有类似的争议事件,其中一起被孙继海一方经常拿为论据的法布雷加斯从巴萨挖墙脚跳槽到阿森纳的案件,也被王勤伯拿出当年亲自采访法布雷加斯的报道予以反驳,并且该编报道同期杂志还被当事人法布雷加斯收藏。球迷拿出德转截图证明阿森纳付给巴萨一笔转会费,实际上阿森纳根本没有这笔支出,阿森纳为了平息这场争端,主动免去了巴萨一笔100万的债务,毕竟这事确实不地道,一个圈子里的还是要一起玩的。本次事件张卓毅家长处理本次事件的方式存在问题,理应受到部分球迷批评。两方协商不成直接走足协仲裁,完全没必要将事情公开到网络,完全不顾及另一方的感受。好的一方面就是,通过本次法院审理,帮助中国足协向整个青训行业完善、普及行业规范要求。

最终的判罚大家拭目以待。

来源:Pipo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