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中共广西省工委于北流县新圩梧村召开浔、梧、郁区中共地下组织代表会议,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部署开展抗日救国活动。
●民国26年(1937年)
●8月,中共广西省工委于北流县新圩梧村召开浔、梧、郁区中共地下组织代表会议,贯彻中共中央关于建立和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部署开展抗日救国活动。
●9月,北流的共产党人和北中进步师生开展抗日救国活动。各地办妇女识字班、民众夜 校,宣传抗日。
●11月,成立北流县妇女抗敌后援会,李应芬(革命烈士李明瑞女儿)任常务理事会主任。
是年,党伯齐、党淑怀、梁彩文等集股在县城创办利民米机厂。
是年,全国手工艺品展览会初展在梧州举行,北流县参加展出的陶瓷器有蟠龙碗2个,电话碍子4个,岭桐碗1个。
民国27年(1938年)
3月,中共广西省工委委员黄彰在新圩湴垌召开中共党员会议,传达中共中央南方局对 广西党组织处理的决定,重新登记审理党员。审理结束,黄彰指定陈善为中共北流党的负责 人。
●11月,日机滥炸郁林高中后,北流中学搬到隆盛原三中校舍上课,两年后搬回原校。
●是年冬,无锡国学专科学校从桂林搬到北流县山围、萝村两处上课,教务主任为县人冯 振教授。
是年,设立“郁林电报局北流电报代办处”,为县办电报业务之始。
民国28年(1939年)
●1月,成立“北流抗日战时工作团”,李应芬任第二队队长。下半年起,中共北流县委 书记熊景升任新圩战工队队长;共产党员郁林战工总团秘书金石声兼任北流“战工团”秘书。另有甘懋辉等20名共产党员先后参加为队员,在“战工团”建立中共支部。
●4月24日,北流《建国日报》创刊,至1948年2月停刊。1941年1月前,共产党人甘化石、黄天、陈善、李春林等任编辑主任、编辑和记者,报纸成为共产党宣传抗日阵地。
●同月25日,广西学生军第二团到北流宣传抗日,次年4月离开。
5月,北流艺生印社开业。
7月,因公路破坏,需肩挑粤盐供应湘桂两省,北流征调民工1250名同别县民工一起去 陆川运盐。
●10月,为避免日军侵占时利用城垣作工事,北流县奉命拆城,至农历年底拆除,并将城 东印岭7级聚奎塔和城西苍狗岭5级镇龙塔拆毁。
12月19日,爆发“花石寨事件”,县长罗震南派警兵强拆花石寨,遭到寨内阮国琨为首 的群众反抗,当场杀死县警6人,日次打死县常备队长1人,打死打伤士兵2人,第四天郁林 团管区派兵会同北流军警一起破寨,阮国琨等在逃亡中被俘处死。
是年,普遍办成人班,进行增强成年男女抗战意识教育。
是年,以六里书院产业筹办私立六里初级中学。
是年,国民政府在北流设立桂南运输局,北流一时成为湛江口岸通向内地之间的转运要 地。
民国29年(1940年)
●3月,于新圩成立北流抗日妇女游击队,中共党员李志仁任队长。
●4月,国民党县党部书记长兼北流各界抗敌后援会常务理事陈澈因贪污县人捐献前线寒 衣款被撤职。
6月,共产党员梁友才受中共北流县委安排,在县城开办北流书店。
是年春至1942年4月,中共广西省工委委员黄彰等,在北流新圩湴垌先后举办8期各县党 员骨干学习班。在此期间,郁林区委机关曾设在北流新圩。
是年,全县办理户籍登记,不少人舞弊逃避兵役。
民国30年(1941年)
2月3日,省参议员、省府顾问梁范西(又名梁土模,原国会议员)在县逝世,李济深、李任仁、黄绍竑、白崇禧、黄旭初等吊丧或送挽联。
同月,省府访令加强勾漏洞文物保护,特设专职管理员1人。
● 3月,实行国民身份证暂行条例,凡18至45岁国民,必须领取国民身份证,各地设卡检 查,无身份证者一律强送当兵。
4月4日儿童节,在县立医院举办婴儿健康比赛,参赛婴儿40多名,参观者千余人。
5月,冲龙北乡大莲村建立士布生产合作社,用机器织布,县合作金库拨国币5000元充 实资金。
是年,将北流初级中学办为完全中学,并建高中楼一幢。
是年,物价飞涨,公务人员薪水微薄,奉令准予设法筹增,决定暑宰税增25%,各种营 业牌照税增两倍,其它各种税无不增加。
是年,奉命严禁吸鸦片。凡吸鸦片者处以1年以上5年以下有期徒刑,并罚款1000元。过去吸鸦片者,集中限期戒绝。经送戒后复吸鸦片者,判处死刑或无期徒刑。
民国31年(1942年)
1月3日,在公共体育场举行“北流县民众运动大会”,有田径、球类、举重等项比赛。
同月16日,一厢乡发现一洞三虎,被农民打死。每只重150多公斤,抬到县府领赏。
2月,北流第一初级中学更名北流中学。
●7月,全县设陵城、冲龙北西乡、四里、两波、两卞、扶阳6间表证中心小学校。是年,成立中国国民党北流县执行委员会和监察委员会,下设7个区党部、38个一部,并附带征购军粮。
民国32年(1943年)
1月,郁林五属发生“一·一三”事件,北流共产党员李力夫、张一强、凌开泰、陈杏清(女)、杨积恺(又名杨林),中学进步教师何一萍、叶树生,进步学生刘业蒸(女)和北流书店杨义中等被捕。是年,县内征公粮126万余公斤,比上年增加一倍。
民国33年(1944年)
2月,县政府拨款两万元,在景苏楼筹办县立图书馆。
3月,县城拆除陵宁街等边街,改建新马路边街。
7月,北流县银行成立开业。
●9月16日,日军第一〇四、第二二师团从广东化州播阳入侵北流南境,蹂躏5个乡35个村,村民死9人,伤17人,被捕9人,失踪7人。被劫掠2303户,财产损失1.21亿元(国币)。
●22日,盟机6架奉命轰炸扶来新圩阻截日军,但误炸北部新圩,造成损失。
同月,北流私立三育初级中学开学。为永安乡新荣、振新、大同三村梁姓部分尝产和全部会产(每年田租谷960石)作资金办的一所中学,1951年春并入北流中学。同月,北流中学附设简易师范一班,学制一年。
民国34年(1945年)
●1月,李济深抵北流,赋《过北流》诗,并在各界人士座谈会和群众大会上讲演,号召开展敌后游击战争,坚持抗战,保卫家乡。
●2月25日至3月3日,桂东南抗日武装起义爆发。北流县参加起义的共产党人陈善、梁友才、李德新、朱伟雄(女)、梁章燊等壮烈牺牲。
●3月,无锡国学专科学校三年前搬回桂林后,又第二次迁来北流县山围村,冯振代理校长,次年迁返无锡市。
7月,召开中国国民党广西省北流县第一次党员代表大会,选举执、监委员,张征禄等当选执委,何梅芳等当选监委。
8月,三民主义青年团北流分团成立,10月派员组织区队。至1947年11月,三民主义青年团归开国民党。
●9月3日,全县热烈庆祝抗战胜利。县城千余人在大众体育场召开庆祝大会。
来源:大容视角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