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三大传统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央行通过灵活搭配使用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和公开市场操作这三大传统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为支持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央行既坚持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公开市场操作三大传统工具的历史沿革与创新,也在积极新创设资本市场两项支持工具。货币政策工具箱不断丰富。
三大传统货币政策工具持续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央行通过灵活搭配使用存款准备金、再贷款和公开市场操作这三大传统工具,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为支持实体经济平稳健康发展营造了适宜的货币金融环境。
央行推出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简称“互换便利”)和股票回购增持再贷款两项工具,从宣布到落地用时不到1个月,有效提振了市场信心,初步建立起资本市场内在的稳定平衡机制,是中央银行在拓展货币政策传导、金融稳定功能方面的有益探索。
“两项工具已取得初步成效,下阶段将不断完善工具设计,更好助力资本市场高质量发展。
互换便利是中国人民银行创设的一种新的货币政策工具,全称为“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互换便利(Securities, Funds and Insurance companies Swap Facility,简称SFISF)”。这一工具允许符合条件的证券、基金、保险公司使用他们持有的债券、股票ETF、沪深300成分股等资产作为抵押,从中国人民银行换取国债、央行票据等高等级流动性资产。
股票回购增持专项再贷款是中国人民银行创设的一种货币政策工具。央行创设这一专项再贷款,目的在于引导银行向上市公司和主要股东提供贷款,从而支持他们进行股票的回购和增持操作。
来源:强论资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