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老年保健品市场,谁在编织骗局?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8-29 15:47 2

摘要:1000亿是什么概念?是今年上半年全国月均GDP的1%。也是2024年一年老年保健品市场的消费额。可你知道,这其中骗局又占了多大比例?

1000亿是什么概念?是今年上半年全国月均GDP的1%。也是2024年一年老年保健品市场的消费额。可你知道,这其中骗局又占了多大比例?

随着老龄化程度加深和全民健康意识提升,保健品市场持续扩容。数据显示,目前我国保健品年销售额超2000亿元,其中老年人消费占五成以上。

《资本论》说,一旦有适合的利润,资本就大胆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

部分合规保健品的利润已经超过50%,比如脑白金毛利率70%,黄金搭档为66%。那些非法保健品的利润空间就更大了。

2025年1月北京市公安局破获的一起保健品诈骗案中,成本仅11.5元的产品,摇身一变成了包治百病的神药,售价5000元。

算下来,利润率超过了40000%。

于是,在利益的驱动之下,一些不法分子设置保健品骗局,以虚假宣传、包治百病、权威认证、亲情营销、免费赠送等手段为诱饵,拉老年人入会、入群,不仅损害了老年消费者的利益,也损坏了整个行业的市场声誉。

前不久,湖南卫视主持人谢娜就自曝其母亲险陷保健品诈骗陷阱,“一款声称能包治百病的‘仙丹’,被销售人员吹嘘,是融合了珍稀药材与先进科技,对各种慢性疾病疗效显著。”

2025年5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部署在全国开展老年人药品、保健品虚假宣传专项整治工作。

整治保健品市场乱象,是护航银发经济的需要。

这五招,你身边的人上当了吗?

有退休金、子女不在身边的老人,成为骗局收割的首要对象。

《齐鲁晚报》调查,有的老人微信里500个好友中有300个人是卖保健品的,有的老人沉迷于“神药”直播间。济南“反诈奶奶团”团长赵银光说,“有老人一年花了10万元买保健品”。

当前,保健品骗局利用“国学文化”“中医养生”等噱头,从线下走到线上,手段更为多样。

1、贩卖健康焦虑与包治百病。

一方面,老年人机能下降,容易出现各种慢性疾病,有对健康的关注以及急切希望改善身体状况的心态。另一方面,退休后,人的社会关系网变了,获取安全感的空间变小,容易焦虑。

于是这种心理被利用,骗局们那些夸大其词的宣传——抗癌、降三高、根治疾病、快速见效,恰恰迎合了老年消费者的期盼。

实际上,保健品不能替代药物治疗,所谓包治百病,都是毫无科学依据的虚假宣传。

2、亲情陷阱与情感绑架。

子女不在身边的老年人,社交圈子狭窄,内心较为孤独。于是,一些销售人员打着“亲情营销”的旗号,嘘寒问暖。

有的会陪聊天、做家务,送鸡蛋、米面,打“亲情牌”,给予老人足够的关怀与重视。有的会组织一些活动,让老人聚在一起情感沟通,缓解孤独感。总之,放长线钓大鱼。

先取得信任,再情感勒索,比如哭诉“业绩不达标将失业”,步步为营,利用情感操控达到保健品销售目的。

3、利用占小便宜的心理。

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天上也不会掉馅饼。

骗局常常采用“免费体检”“免费旅游”“听课送鸡蛋”等手段,很多老人出于贪小便宜的心理,参加活动。一旦进入商家设置的场景,就容易受骗。

比如在体检中故意夸大检查结果,刻意制造健康恐慌,令对方足够担忧后,再虚构或夸大保健品的效果,用恐惧心理哄骗老年人购买。

或者以免费试用为诱饵,试用一段时间后,声称若不继续使用,之前的效果将消失,迫使老人不得不购买。

还有,将普通保健品标以虚高价格,再通过打折、赠送等方式,让老人觉得占了便宜。实际上,打折后的价格仍远高于产品的实际价值。

4、认知盲区与权威认证陷阱。

大部分人都是非医学专业人士,对药品和保健品的认知是有限的。骗局正是利用了这一点。

通过伪造各种权威机构的认证,声称“科研成果”“专利发明”,盗用“名医”“教授”的名义,让老年人误以为产品可靠。

根据《保健食品通用标准》,保健食品本质上是食品的特殊类别,适用于特定人群调节机体机能、补充特定营养素,不具有任何替代药品的治疗功效。

5、利用从众心理。

口碑和熟人,是骗局在许多三四线城市和县域惯用的套路。

一则有些老年人看到身边的同龄人购买了某种保健品,就会跟风购买,而忽视了产品的真正价值。

二是邀请所谓的“受益人”现身说法,虚构或夸大保健品的效果,有些老年人听说有效果,就会跟风购买,盲目的认为大家都买的肯定不会错。

如何将老人拉出保健品“猎场”

民政部2024年《全国老龄事业发展报告》,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突破2.97亿,这是一个非常庞大的群体。

因此,通过重塑市场规则、重构产业生态,引导企业健康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1、监管部门:执法坚决

各地市场监管部门专项整治聚焦老年人药品、保健品领域,依法查处虚假宣传、价格欺诈、违法广告、非法添加等侵害老年人合法权益、破坏市场竞争秩序的行为。

坚决查处问题反映集中、扰乱市场秩序的重大典型案件,及时曝光案例,形成震慑效应。

强化部门协作,广泛宣传倡导,采取多种方式凝聚社会共识,营造打击虚假宣传、守护老年人健康安全的社会氛围。

2、社会:全民参与

家庭是社会的最小细胞。在一家之中,老人决定大额健康消费前,最好与子女沟通商量。而子女也要增加对老年群体的家庭关爱,提醒父母有防范意识。

正规的保健食品,会在产品标签上以“蓝帽子”标识标明,并在下方标注注册号或备案号,这是保健食品的唯一身份证。可登录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官方网站,进入“服务”版块下的“特殊食品信息查询平台”,输入产品包装上的注册号或备案号进行查询。

一旦发现商家在销售保健食品时有违法违规行为,消费者可拨打12315或12345热线维权。

此外,社区也可建立老年活动中心,组织一些兴趣小组,开展健康讲座之类的活动。还能组织志愿服务,给老人提供发挥专长的机会,丰富生活,减少对保健品的依赖。

再有就是,鼓励人民大众收集违法问题线索,举报涉嫌违法行为。

老人痴迷保健品背后是健康焦虑、情感缺失和商业套路等问题的交织,需整个社会都关注。

来源:道道说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