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常言道“食色性也”,天底下绝大多数的男人都是贪恋美色的,而武侠小说中的那些主角更是如此,他们往往会被赋予让人羡慕的桃花运。
常言道“食色性也”,天底下绝大多数的男人都是贪恋美色的,而武侠小说中的那些主角更是如此,他们往往会被赋予让人羡慕的桃花运。
比如《鹿鼎记》中的韦小宝,那小子风流多情,最终娶了双儿、建宁、沐剑屏、方怡、曾柔、苏荃以及阿珂七位夫人,当真是人生赢家。
不过《倚天屠龙记》中的张无忌原本也有与韦小宝差不多的桃花运,即便他接触的女子不及韦小宝那么多,但他好歹也能把周芷若和赵敏都娶了,可为何后来的他只选择了赵敏,却抛弃了周芷若?
一、张无忌的选择
张无忌与四女一同前往灵蛇岛时,此时的他还是内心未定的状态,看着身旁那四位闭月羞花的美人,他也不禁做了个美梦。
(张无忌、赵敏、周芷若剧照)
说是:“张无忌惕然心惊,只吓得面青唇白。原来他适才间刚做了一个好梦,梦见自己娶了赵敏,又娶了周芷若。殷离浮肿的相貌也变得美了,和小昭一起也都嫁了自己。在白天从来不敢转的念头,在睡梦中忽然都成为事实,只觉得四个姑娘人人都好,自己都舍不得和她们分离。他安慰殷离之时,脑海中依稀还存留着梦中带来的温馨甜意。”
不过在灵蛇岛事件后,殷离“死了”,小昭去了波斯,赵敏被误会成“凶手”,此时张无忌也就只能与周芷若在一起了。
对于张无忌而言,周芷若也是绝色佳人,似乎他也不需要再纠结了,这仍是美事一桩。
可到了张无忌与周芷若要成婚时,那赵敏前来搅局,张无忌内心却没有“婚宴被毁”的惆怅,反而感觉格外通透,似乎不娶周芷若才是他内心真实的想法。
(宋青书、周芷若剧照)
毕竟此时书中提到这么一句:“不知如何,张无忌此刻心中甚感喜乐,除了挂念谢逊安危之外,比之将要与周芷若拜堂成亲那时更加平安舒畅,到底是什么原因,却也说不上来,然而要他承认欢喜赵敏搅坏了喜事,可又说不出口,只得道:‘我自然怪你。日后你与哪一位英雄潇洒的郡马爷拜堂之时,我也来大大捣乱一场,决不让你太太平平地做新娘子。’”
他心中为何舒畅?又为何想要在赵敏与人成婚时去搅局?
说白了,此刻他的内心就已经偏向赵敏了,否则谁会在意一个与自己不相干的女子?
二、同样心机的二女
不过话说回来,无论是周芷若还是赵敏,其实都展现出了十足的心机。
周芷若就不用多说了,自打她被师父灌输了要振兴峨眉,要找到倚天剑与屠龙刀的任务之后,她每一次接近张无忌都变得有目的性了。
尤其是在灵蛇岛上她出手加害殷离的那一刻,她就已经没有回头路了,后来赵敏搅乱她的婚宴,都可以说是对她的惩罚,她还装起无辜来了,也不知哪来的脸。
(周芷若剧照)
不过赵敏似乎也没好到哪去,毕竟这女子初登场时甚至是纯粹的反派,作为汝阳王的女儿,她就是中原群雄的死对头,她对六大门派做的那些事,着实难以被原谅。
甚至赵敏拿谢逊的头发来逼迫张无忌不得与周芷若成婚,这件事都理所应当成为张无忌痛恨她的理由。
可到头来,张无忌终归还是选择与赵敏走到一起,这是为何?
其实即便是同为心机女,周芷若与赵敏也有本质的区别。
三、更适合当老婆的女子
先看赵敏,她起初对六大门派做的那些事纯粹是因为立场问题,无关善恶,她是汝阳王的女儿,她必须那么做。
而当她爱上张无忌之后,她就彻底变样了,她甚至可以为了张无忌放弃那郡主的身份。
她与父亲诀别的桥段也堪称原著中最令人动容的桥段。
说是:“汝阳王呜咽道: ‘敏敏,你要多加保重。爹爹去了……你……一切小心。’赵敏点了点头,不敢再向父亲多忘一眼。汝阳王转身缓缓走下山去,左右牵过坐骑,并不上马,走出十余丈,他突然回过身来,说道:‘敏敏,你的伤势不碍么?身上有带得钱么?’赵敏含泪点了点头。汝阳王对左右道:‘把我的两匹马牵给郡主。’”
(赵敏剧照)
不难看出,赵敏内心很是痛苦,但她还是坚定地选择了张无忌。
反观周芷若,即便她已经做了张无忌的准新娘,却还是会因为一些无关爱情的事情而动摇内心的想法。
比如韩林儿与张无忌对话时,她的反应就格外真实:“韩林儿拍手道:‘那时候啊,教主做了皇帝,周姑娘做了皇后娘娘,杨左使和彭大师便是左右丞相,那才叫好呢!’周芷若双颊晕红,含羞低头,但眉梢眼角间显得不胜之喜。张无忌连连摇手,道:‘韩兄弟,这话不可再说。本教只图拯救天下百姓于水火之中,功成身退,不贪富贵,那才是光明磊落的大丈夫,更不可违了圣火令上的严训。’……周芷若听他说得决绝,脸色微变,眼望窗外,不再言语了。”
这就很明显了,赵敏爱的是张无忌这个人,周芷若爱的则是张无忌拥有的一切,包括身份、地位,她对张无忌的感情,并不是纯粹的爱情。
(殷素素剧照)
其实从后来周芷若能够拿婚姻大事来利用宋青书为自己办事,连“感情”也可以成为她的“武器”,也证明这女子有多恐怖。
殷素素说“越漂亮的女人越会撒谎”,尽管张无忌始终还是把母亲的话当作耳旁风,终归是着了赵敏这美人儿的道,但不得不说,这一次他选对了,至少敏敏是全心全意对他好,至于周芷若,她心术不正,爱意不纯,被张无忌抛弃也是情理之中的事。
来源:耳东话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