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19日至23日,正值中国与加拿大建交55周年的重要节点,一支由加拿大前国会议员、华人团体领袖、媒体代表、知名连锁酒吧总监及渠道商组成的茅友代表团,在“茅台:超级工厂传奇之旅”中解锁酿造工艺的繁复密码,沉浸式体验贵州山水、非遗文化与民族风情交织的独特魅力。
8月19日至23日,正值中国与加拿大建交55周年的重要节点,一支由加拿大前国会议员、华人团体领袖、媒体代表、知名连锁酒吧总监及渠道商组成的茅友代表团,在“茅台:超级工厂传奇之旅”中解锁酿造工艺的繁复密码,沉浸式体验贵州山水、非遗文化与民族风情交织的独特魅力。
从“求知”到“骄傲”,理解茅台传承
加拿大汉嘉酒业有限公司总经理马麟是本次加拿大茅友团领队。他曾多次以“学生”身份“走进茅台”学习茅台酒的非遗文化和制酒工序。这次以“领队”身份带领加拿大茅友深度体验茅台,感受也从“每瓶茅台都来之不易”转变为“为茅台骄傲”。
在马麟看来,“听茅台故事不如亲身感受”,因此他在到访人员筛选上花足心思,摒弃了以往只邀请销售人员的模式,转而追求“多样化覆盖”。
这次到访嘉宾,既有加拿大前全国会议员、华侨领袖等政要人物,也有资深茅友、年轻的酒吧从业者等一线经营者,还有加拿大媒体代表。“希望嘉宾们回到各自领域后,能把在茅台的所见、所得、所感带回去,让茅台在更多领域落地推广。”
他介绍了不久前在加拿大举办端午节茅台酒品鉴晚宴的细节:“我向当地商界、美食界嘉宾介绍‘大家今天喝的这瓶茅台,故事要从中国的端午节气开始 —— 茅台从端午制曲,要经过五年时间才能酿成你们杯中酒’,这种‘时间与节气的仪式感’让嘉宾们十分震撼:‘他们从没想过茅台有这么复杂的工艺和时间程序。’”
在马麟看来,茅台是中国“软实力”的重要载体:“中国硬实力在提升,软实力也需要跟上。让外国友人爱上茅台,就是在传播中国文化——我们常把它和中餐结合,用‘软文化’吸引非华裔族群,现在越来越多海外消费者开始知道‘这是中国最好的酒’。”
探秘制酒车间,见证茅台全流程匠心
嘉宾们走进正进行六轮次生产的制酒二车间,立刻被闷热的环境与制酒工人的劳作场景所震撼。
“我从来没想到茅台酒有这么繁复的制酒工艺,尤其走进有着百年历史的‘茅酒之源’制酒车间,才突然理解茅台因循古法的制酒理念 —— 这是茅台对酿酒文化的传承,也是茅台酒对品质的严苛保证。”加拿大华人作家、编剧、加拿大网络电视台总编辑、加拿大中国笔会会长、加拿大多元文化媒体联盟副主席孙博感叹道。
27 岁的 Benjamin David Buers 是加拿大排名前10的酒吧“Laowai”的首席吧台总监。首次到访中国的他,不仅对茅台的生产细节、文化底蕴赞不绝口,更在沉浸式体验中收获灵感——既萌生了用茅台调配新口味鸡尾酒的想法,也积累了更多向酒吧客人“讲茅台故事”的素材。
“这是一次一生难得的机会,体验令人叹为观止。”Benjamin 用“一生难忘”与“震撼”形容此次行程。在茅台酒厂核心生产区,他亲眼见证了茅台从酿造到包装的全过程——精致工艺、丝带装饰的细节讲究,都让他直呼“不可思议”。
此次茅台之行也激发了Benjamin 的创作灵感。他表示,返回温哥华后,将尝试创作一款以茅台为核心的特色鸡尾酒:“我想让茅台成为饮品的绝对主角,搭配能凸显其风味的成分,让更多加拿大人通过这种新颖形式感受茅台的独特魅力。这次茅台之行后,我可以用更多故事,把茅台的品牌、文化和酿造工艺带给我的顾客,把他们带入一个从未接触过的世界,相信他们也会像我一样爱上茅台。”
茅台是链接华人情感与海外文化交融的纽带
在加拿大华人社群中,茅台酒始终承载着特殊的情感与文化意义。作为加拿大重要的少数族裔之一,华人在中国传统节日举办活动或宴会时,常会以茅台酒为载体推广中国文化——茅台酒的身影,早已融入华人的文化生活。
多次到访茅台酒厂的加拿大华侨华人团体联合总会主席、多伦多华人团体联合总会主席翁国宁,在此次“走进茅台”行程中,分享了他对茅台在加拿大传播现状、文化价值及未来推广方向的深度思考。他还拿出自己“109届美国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组委会副主席”的聘书,讲述近30年与茅台的情缘,字里行间满是对茅台的认可与对中华文化海外传播的期许。
翁国宁在定制晚宴“茅台雅宴”的开瓶仪式后说:“在加拿大,华人们会在中国国庆、中秋、春节举办大型团拜会,‘茅台慈善拍卖’是其中固定且重磅的环节。
选择茅台作为拍卖品,翁国宁有着清晰的考量:“茅台在加拿大华人心中是尊贵、奢侈的品牌代表。拿出茅台,大家的参与热情立刻就会上来,拍卖环节总能顺利推进——既能做公益,又能让茅台被更多人看见,一举两得。更重要的是,这类活动往往汇聚加拿大各级政要及加拿大各族裔代表,还会吸引数十家主流媒体参与报道。在媒体聚焦下,茅台的曝光度自然提升,借此契机,茅台酒不再局限于华人圈,开始走进加拿大主流视野。除了拍卖,我们还会组织小型品鉴会,一边让大家尝茅台,一边讲茅台的故事——有酒有故事,才能真正打动人心。”
翁国宁特别提到,中国国力与文化自信的提升,茅台在海外也更有“底气”:“茅台不再只是一瓶酒,更是海外华人与祖国的情感纽带,也是中外交流中承载中华文化属性的重要产品——它的意义,早已超越了酒本身。现在越来越多加拿大人会因品尝到中国茅台酒而倍感光荣,越来越多华人以品鉴茅台为乐,这背后都是对祖国文化的认同与自豪。”
“茅友沙龙”嘉宾为茅台海外推广建言
本次升级版“走进茅台”活动,除参观茅台核心产区、酿造讲解与勾调体验、专属品饮环节外,还首次带领嘉宾走进有着地球“绿宝石”之称的荔波大小七孔景区。
加拿大茅友们通过“酒旅融合”的沉浸式体验,感受兼具贵州风物特色的自然风光、非遗文化与多民族风情。
沙龙中,嘉宾们畅所欲言。针对“邀请海外茅友参与‘走进茅台’活动”这一话题,加拿大联邦国会前议员Paul Chiang 强调:“邀请‘关键影响力人物’来了解茅台,非常重要。”这一观点引发现场嘉宾的共鸣。
Paul Chiang 分享了自己与茅台的深厚情谊:“50多年前,我第一次在巴基斯坦中国领事馆喝到茅台酒,至今家中还珍藏着六七瓶。如果我常喝洋酒的儿子要是来茅台参观,相信他也会成为一名茅友。”
多伦多华裔媒体工作者协会副会长王澜是本次受邀的加拿大媒体代表。她表示,“走进茅台”刷新了自己对茅台酒的认知:“终于理解茅台酒为何独一无二、无法复制。”
山水有界,文化无疆。茅台恰如最具风味的“文化符号”,既承载着加拿大华人对祖国的赤子情怀,也以匠心与风味为钥,打开非华裔群体了解中国文化的窗口。
当加拿大嘉宾带着满程的震撼与灵感返程,他们带回的不仅是茅台的醇香记忆,更是一座连接中加的“文化桥梁”——未来,必将有更多人循着这杯“中国味道”的酱香而来,在匠心与山水间读懂中国茅台的独特滋味。
来源 茅台国际
编辑 张贤梅
二审 贺诗涵
三审 李勋
来源:天眼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