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起源:东斯拉夫人奥列格征服基辅,建立了第一个君主制国家基辅罗斯,接受东正教,奠定俄罗斯的基础。
一、沙皇俄国(882—1917年)
1、基辅罗斯时期(9世纪-13世纪)
(1)起源:东斯拉夫人奥列格征服基辅,建立了第一个君主制国家基辅罗斯,接受东正教,奠定俄罗斯的基础。
(2)分裂与衰落:12世纪后,基辅罗斯分裂为多个公国。13世纪蒙古帝国崛起,入侵东欧平原,占领基辅罗斯,建立金帐汗国统治。
2、莫斯科公国的崛起和扩张(1147—1547年)
(1)莫斯科大公国:尤里·多尔戈鲁基(Yuri Dolgoruky)以莫斯科(芬兰语:潮湿的地方)为中心建立公国并逐渐强大,伊凡三世时代摆脱蒙古金帐汗国的统治而独立,莫斯科后来逐步发展成为俄罗斯帝国的首都。
(2)伊凡四世(伊凡雷帝):正式称帝加冕为沙皇,改称沙皇俄国,开启了沙皇中央集权、俄罗斯帝国扩张的时代。
(3)扩张:伊凡四世时期向东扩张,吞并喀山、阿斯特拉罕等地。
3、罗曼诺夫王朝的简历(17世纪—19世纪)
(1)王朝建立:1613年,米哈伊尔·罗曼诺夫开创罗曼诺夫王朝,彼得大帝和叶卡捷琳娜大帝时期达到鼎盛。沙俄社会结构等级森严,农奴制是经济、社会的基础。
(2)彼得大帝改革:彼得一世1682年继承皇位,并微服私访到荷兰和英国,学习造船和航海技术,从欧洲发达国家请来了大批科技人员,帮助俄国兴办工厂发展教育,建立现代军队和官僚体系,推行西化改革,并迁都圣彼得堡。
1721年,彼得一世战胜北欧强国瑞典,占领了瑞典的大部分领土。因为开疆拓土,被俄罗斯元老院授予尊号:全俄罗斯皇帝—俄罗斯帝国开启。此时正值康熙年间。
(3)叶卡捷琳娜的扩张:18世纪后期,叶卡捷琳娜通过战争疯狂扩张领土,使沙俄成为欧洲强国。
(4)1861年,农奴制改革:
背景:1825年12月,青年军官和贵族发动 十二月党人)起义,反对沙皇专制及农奴制度。19世纪中期,沙俄在克里米亚与英法联军对战失败,暴露沙俄全面落后。
内容:1861年,沙皇亚历山大二世宣布:废除农奴制。
结果:解放了大量的自由民,为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但改革不彻底。
(5)革命思潮:19世纪末,工业化带来社会矛盾,革命思潮兴起,1905年革命迫使尼古拉二世建立杜马制度(议会)。
4、沙俄的终结(20世纪初)
(1)1914年一战爆发,加剧了沙俄国内矛盾。
(2)苏维埃俄国(1917年3月—1922年12月)。
1917年二月革命(俄历)推翻罗曼诺夫王朝,尼古拉二世被迫退位,沙俄终结。资产阶级临时政府与苏维埃政权同时并存。
(3)尼古拉二世:1894年11月1日登基—1917年3月15日退位,罗曼诺夫王朝与俄罗斯帝国的末代皇帝。
二、沙皇俄国疯狂的领土扩张(16—20世纪初)
1、伊凡四世时期(1547-1584年)
1552年,伊凡四世攻占喀山,1556年征服阿斯特拉罕,控制了伏尔加河流域,打开了通往西伯利亚和中亚的道路。1581年,哥萨克首领叶尔马克开始向东扩张,逐步将西伯利亚纳入俄国版图。
2、17世纪的扩张
沙俄向西伯利亚进一步扩张:17世纪中叶到达太平洋沿岸,1649年建立鄂霍次克要塞。
1654年,乌克兰哥萨克首领与俄国签订《佩列亚斯拉夫条约》,东乌克兰并入俄国,并逐步兼并乌克兰。
3、彼得大帝时期(1682-1725)
(1)大北方战争(1700-1721年):俄国击败瑞典,获得波罗的海沿岸地区,1721年建都圣彼得堡,通往欧洲的窗口打开了。
(2)南方扩张:彼得大帝试图向黑海扩张,但未能完全控制。
4、叶卡捷琳娜二世时期(1762-1796)
(1)三次瓜分波兰:1772、1793、1795年,沙俄、普鲁士、奥地利瓜分波兰,获得东欧大片领土。
(2)黑海北岸的控制:1783年,通过俄土战争吞并克里米亚汗国,获取克里米亚和黑海北岸地区。
5、19世纪的扩张
(1)19世纪初,沙俄逐步征服控制高加索地区,历经长期战争,1859年击败车臣和达吉克斯坦。
(2)19世纪中叶,沙俄向中亚扩张,征服哈萨克草原、希瓦汗国、布哈拉汗国和浩罕汗国,19世纪80年代 完全控制中亚地区。
(3)扩张远东:沙俄通过1858年《瑷珲条约》1860年《北京条约》1864年《勘分西北界约记》1881年《伊犁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割占了中国东北西北约 153万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相当于三个法国,十九个捷克。
(4)1860年建立符拉迪沃斯托克。
6、20世纪初的扩张
(1)日俄战争(1904-1905年):沙俄与日本争夺远东利益,战败后失去南萨哈林和旅顺港。
(2)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1917年):俄国加入协约国,试图进一步扩大在巴尔干和黑海地区的影响,但因战争和内乱未实现。
7、总结:扩张使沙俄成为横跨欧亚的大帝国,领土从波罗的海延伸到太平洋,从北极延伸到中亚。手段是:军事征服、外交手段、殖民活动、强权威逼。影响:庞大的版图、民族的压迫、强制文化同化、民族矛盾。也奠定了今日俄罗斯版图的基础。
三、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1922年12月—1991年12月)
1、苏联的建立(1917—1922年)
(1)苏联最繁荣时代:有100多个民族,15个加盟共和国。
(2)十月革命:1917年,列宁领导的布尔什维克党发动十月革命,推翻资产阶级临时政府,建立苏维埃政权。
(3)内战与政权巩固:1918-1922年内战,布尔什维克红军打败白军最终胜利,1922年成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联盟(苏联)。
(4)1918—1921年,列宁推行新经济政策,缓解了经济危机,经济逐步复苏。
2、斯大林时代(1924—1953年)
(1)全面农业集体化(1928—1933年):强制农业集体化,消灭富农阶级,打击农民积极性。
(2)社会主义工业化(1928—1932—1937—1941)
斯大林推行三个五年计划,苏联快速实现工业化,成为继美国、德国后的世界第三工业强国,奠定超级大国的工业基础。
(3)1936年苏联颁布宪法,标志计划经济体制 社会主义在苏联建成。特色:过度集权和官僚化。
(4)斯大林肃反、大清洗(1934—1938年)
镇压政治对手,消灭政治异见者,同时摧毁了苏联社会的中产阶层和知识分子,数百万人被处决或流放。
3、苏联卫国战争(1941年6月—1945年5月)
著名战役: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战役、库尔斯克战役。苏联是二战中反法西斯战争的主力,战后控制了东欧,成为了超级大国,对世界政治格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4、美苏冷战(1946—1991年)
为对抗美国为首的资本主义阵营,社会主义阵营抱团取暖。1949年1月,建立经济合作互助委员会。1955年5月,建立华沙条约组织。苏美冷战数十年,深刻影响着全球政治格局。
5、赫鲁晓夫时期(1953—1964年)
(1)去斯大林化:赫鲁晓夫批判斯大林个人崇拜,推行政治解冻,放松文化控制。
(2)经济改革:尝试农业和工业改革,但效果有限,1962年,古巴导弹危机使苏联国际形象受损。
6、勃列日涅夫时代(1964—1982年)
(1)经济增速放缓,官僚体制僵化,腐败蔓延,社会矛盾加剧。
(2)勃列日涅夫推行扩张政策,入侵阿富汗,加剧与西方的冷战对抗。
7、戈尔巴乔夫改革与苏联解体(1985—1991年)
(1)戈尔巴乔夫的改革与开放:提出改革新思维,主张民主化、公开性、多元论。(Glasnost和 Perestroika),试图挽救苏联经济和政治危机。
(2)民族问题与解体:改革激化了民族矛盾,导致东欧剧变。1991年8月19日事件后,苏联摇摇欲坠,1991年12月25日,戈尔巴乔夫下台,苏联正式解体,俄罗斯联邦成立。
总结:苏联是20世纪社会主义实验的巅峰,集权体制和计划经济体制失败的典型案例。
四、俄罗斯(1991—今)
1、叶利钦时代(1991-1999年)
(1)叶利钦推行激进的休克疗法经济改革,试图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快速转型,结果:经济崩溃、通货膨胀、贫富差距加剧。
(2)1993年,叶利钦与议会冲突,终以武力解散议会,通过新宪法确立总统制。
(3)俄罗斯经济私有化进程中,少数寡头崛起掌握国家资源,导致腐败和社会贫富悬殊。
(4)1994-1996年,第一次车臣战争爆发,暴露了俄罗斯军队的衰弱。
2、普京时代(2000年至今)
(1)普京的崛起:1999年,叶利钦辞职,普京接任总统,开启了对俄罗斯的马拉松式统治。
(2)集权:削弱地方、控制媒体、打击寡头,巩固中央集权、修宪延长总统任期、构建垂直权力体系。
(3)经济:2000年国际油价上涨,俄罗斯经济复苏并快速增长。
(4)外交:反对北约东扩,2008年与格鲁吉亚爆发战争,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引发西方制裁,2022年初,攻打乌克兰。
(5)现代俄罗斯面临的危机与挑战
俄罗斯经济高度依赖能源出口。贫富差距显著,社会矛盾突出。面临西方全面制裁和孤立。人口下降、老龄化的人口危机。
五、俄罗斯民族辉煌的文化与艺术成果
1、文学
(1)俄罗斯文学之父普希金(Alexander Pushkin):代表作《叶甫盖尼·奥涅金》《上尉的女儿》等。
(2)陀思妥耶夫斯基(Fyodor Dostoevsky):代表作《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等。
(3)托尔斯泰(Leo Tolstoy):代表作《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4)剧作家和短篇小说家契诃夫(Anton Chekhov):代表作《樱桃园》《三姐妹》等。
2、音乐
(1)柴可夫斯基(Pyotr Ilyich Tchaikovsky):代表作《天鹅湖》《胡桃夹子》《1812序曲》等。
(2)拉赫玛尼诺夫(Sergei Rachmaninoff):著名作曲家和钢琴家,代表作《第二钢琴协奏曲》等。
(3)斯特拉文斯基(Igor Stravinsky):代表作《春之祭》《火鸟》等。
3、舞蹈
(1)马林斯基剧院芭蕾舞团:世界上最著名的芭蕾舞团之一。
(2)《天鹅湖》:柴可夫斯基作曲的经典芭蕾舞剧,至今仍是全球芭蕾舞团的常演剧目。
4、绘画
(1)列宾(Ilya Repin):代表作《伏尔加河上的纤夫》等。
(2)康定斯基(Wassily Kandinsky):抽象艺术的先驱之一,代表作《构成VIII》等。
5、建筑
(1)圣瓦西里大教堂:位于莫斯科红场,是俄罗斯东正教最具代表性的建筑之一。
(2)冬宫 夏宫:圣彼得堡沙皇的宫殿,现为埃尔米塔日博物馆的部分。
来源:历史记录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