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月29日,正值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节日七夕佳节,众多新人选择在这个浪漫的日子前往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携手领证,将牛郎织女的古老传说续写成自己的幸福现实。
七夕节
又称乞巧节
是我国最富浪漫色彩的传统节日
这几天
寿宁县多地围绕七夕佳节
开展一系列形式多样、内涵丰富的
文明实践活动
七夕“领证潮”
新人收获“甜蜜幸福”
8月29日,正值农历七月初七,是我国传统节日七夕佳节,众多新人选择在这个浪漫的日子前往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携手领证,将牛郎织女的古老传说续写成自己的幸福现实。
新人 刘志铖、刘芳:
因为今天是七夕,然后选择今天来领证,会比较有纪念意义。
活动现场,新人们手捧鲜花、精心打扮,在工作人员的引导下,有序进场婚检、初审、办理手续。当代表陪伴与幸福的“红本本”被发放到新人手中时,大家脸上洋溢起幸福的笑容,婚姻登记大厅内充满着浓浓的爱意。当天,近20对情侣办理结婚登记手续。
据了解,为应对七夕佳节“领证潮”,县民政局婚姻登记处已提前做好保障预案,增派人手,确保登记工作有序进行。现场还安排县妇幼保健所工作人员,协助新人快速完成各项婚检流程,营造温馨、便捷的登记氛围。(县融媒体中心见习记者 章烨秋 练玮铧)
我县举办“情系七夕,相伴永远”主题活动
共庆浪漫佳节
8月29日,县民政局与寿宁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联合举办“情系七夕,相伴永远”主题活动,邀请辖区18对老年夫妻共度这个充满爱意的传统节日。
活动在主持人对七夕文化与传统习俗的讲解中拉开帷幕。现场精心布置的红地毯,两旁装饰着鲜花、气球,18对夫妻手牵手、肩并肩,穿着的婚纱礼服缓缓走过红地毯,红毯尽头,老爷爷们手持鲜花向老伴深情告白。
活动现场,寿宁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的文艺团体、老年民乐队以及有才艺的志愿者带来了精彩演出。节目内容涵盖传统戏曲、经典老歌。器乐合奏《闽剧小串》、经典红歌联唱引发全场共鸣,演出在大合唱《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落下帷幕。
期间,特别设置了婚纱摄影区域,老人们在摄影师指导下拍摄婚纱照,弥补了他们当年因条件限制未能拍摄婚纱照的遗憾。老人们看着彼此穿上婚纱礼服的模样,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群众 吴爱娟:
谢谢老年之家服务中心,为我们举办了这一场隆重的婚礼,这是我们老人都不敢想的,非常感谢国家对我们老人的关怀,也谢谢这养老中心的全体同志。
群众 李向尧:
我们在生活中感到非常幸福美满,今天养老中心为我们重办的这个结婚婚礼,我们感到非常的高兴,非常的幸福。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这个以爱为名的节日里,老人们用半个世纪的相守相伴,诠释了“情系七夕,相伴永远”的深刻内涵。他们用岁月书写的爱情故事,犹如陈年佳酿,历久弥香,为这个传统佳节增添了温暖。
寿宁县居家养老服务中心负责人 陈序林:
七夕不仅仅是年轻人的节日,也是爷爷奶奶们的节日,因为爱,不只是年轻人的花前月下,更是相伴一生的相濡以沫,是岁月沉淀后的深情厚谊。我们希望通过这个活动让大家看到老人们忠贞不渝的爱情,下一步,我们将聚焦老年人的实际需求,开展更具多元化、个性化的服务内容,丰富老年人的晚年生活。
县统计局
为弘扬民族与时代精神,传承优良传统,挖掘七夕文化内涵,丰富干部群众精神生活,8月28日,县统计局组织单位干部开展“我们的节日·精神的家园”七夕主题活动。
活动中,志愿者向群众发放婚姻法宣传折页,普及相关法律知识,引导干部群众树立正确爱情观、婚恋观、家庭观,倡导文明新风。此外,还开展了反邪教知识普及、移风易俗宣传及统计法律法规宣传,提升干部群众法律素养。
此次活动既引导干部职工树立正确婚姻家庭价值取向,推动婚姻领域移风易俗,培育文明新风,又让干部职工深入了解认同七夕文化,感受传统文化魅力,汲取优秀家风力量。
下一步,县统计局将借传统节日契机,丰富活动形式,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营造良好氛围,树立健康家庭观念,引领和谐幸福新风尚。(通讯员 吴洪秀)
凤阳镇
为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丰富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助力“福”文化建设,8月28日,结合“逢三进格”,凤阳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联合凤阳司法所、凤阳镇民政服务站,赴大石村开展“传戏曲雅韵,做乞巧巧包”暨移风易俗进网格七夕主题活动,给农忙之余的村民们送上节日的温暖与祝福,让他们在轻松惬意的氛围中感受传统节日的魅力、接受文明新风的浸润。
活动伊始,志愿者向村民生动讲解七夕的渊源。紧接着,融合北路戏文化的DIY手工帆布包环节拉开帷幕。村民们挑选好戏曲人物贴片,搭配毛绒球、蝴蝶等装饰,在欢声笑语中开展创作。粉蓝绒球错落排,蝴蝶灵动缀其间,北路戏旦角形象鲜活呈现于包面。一个个兼具传统戏曲韵味与现代审美风格的帆布包陆续完工,村民指尖的巧思让传统文化与当下生活在七夕时节暖心相遇,为移风易俗工作注入了浓厚文化温度。
随后,镇村干部、网格员、志愿者深入网格中开展移风易俗宣传。通过发放宣传彩页、宣读移风易俗倡议书等形式,以及结合身边事例,深入浅出地剖析高额彩礼带来的经济负担和情感压力,倡导村民树立正确的恋爱观、婚姻观和价值观,让婚姻始于“爱情”,让彩礼归于“礼节”。
下一步,凤阳镇将持续发挥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贴近基层、服务群众的前沿阵地作用,常态化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不断厚植“善文化”根基。同时,充分发挥“网格+志愿红”力量,在形式多样的网格志愿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引导村民破旧俗、立新风,争当移风易俗的“宣传员”“实践者”,推动文明新风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讯员 兰建民)
坑底乡
“银汉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8月27日,坑底乡新时代文明实践所以“定格七夕,见证幸福”为主题,深入林山、浩溪、小东等村,开展一场温暖人心的七夕公益摄影活动,用镜头为中老年夫妻记录下相伴岁月的深情瞬间。
活动当日,志愿者们带好设备和道具走街入户,耐心地为参与的夫妻整理衣装、调整姿态。伴随着相机快门的“咔嚓”声,一对对夫妻或相视而笑,或紧握双手,将历经岁月沉淀的恩爱与默契定格为永恒画面。现场温馨动人,笑语不断。
拍摄间隙,志愿者与老人们亲切交谈,仔细询问他们“多少岁结的婚?”“有什么持家之道?”,承载着年代记忆与生活智慧的答案被认真记录于“幸福档案”中。48年、56年、66年……时间不仅记录了婚姻的起点,更见证了他们风雨同舟、相濡以沫的漫长旅程。 “我们那时候结婚,哪拍过这样的照片啊,连件新衣裳都不容易有。谢谢你们,这个节过得太有意义了!”一位收到照片的阿姨激动地说。志愿者将冲洗装帧精美的照片亲自送到了大家手中,同时还为他们准备了甜蜜的糖果礼盒,寓意生活美满幸福,为他们弥补了曾经的遗憾,送上了实实在在的节日温暖。
此次活动不仅弘扬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倡导了忠贞爱情、家庭和睦的文明新风,更让“福”文化以最温馨的方式深植于百姓心中。下一步,坑底乡将继续结合传统节日与群众需求,推出更多温暖活动,村民的幸福感与获得感,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浓厚的人文情怀。(通讯员 何芳芳)
大安乡
8月28日,大安乡团委联合司法所、综治办、民政办等部门创新开展“文明新风+安全守护+政策惠民”主题宣传活动,通过互动宣讲、情景模拟、政策答疑等形式,将文明理念、安全知识和惠民政策融入传统节日氛围,吸引百余名村民参与。
此次活动将传统节日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有效推动文明新风、安全防范、惠民政策入脑入心。下一步,大安乡将持续依托传统节日载体,推动文明、安全、惠民理念在乡村落地生根。(通讯员 吴琳 陈文旭)
编辑:周义铭 林娜
校对:郑永桦
审核:李廷华
在看你就赞赞我!
来源:寿宁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