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日前,记者从香港恒生大学了解到,今年起,经过教育部批准,该校的本科招生范围从19个省份扩大至全国31个省份,名额达600多人,彻底打破地域限制,为更多内地学子提供香港高等教育“入场券”。随着学校在内地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与日俱增,今年内地申请人数已增至超8000人
日前,记者从香港恒生大学了解到,今年起,经过教育部批准,该校的本科招生范围从19个省份扩大至全国31个省份,名额达600多人,彻底打破地域限制,为更多内地学子提供香港高等教育“入场券”。随着学校在内地的影响力和吸引力与日俱增,今年内地申请人数已增至超8000人。
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版图加速融合中,香港高校积极在粤布局。近日,香港恒生大学在广州南沙启用香港恒生大学(南沙)中心,进一步扩大两地的合作交流网络,吸引了广泛关注。“作为首个在内地设立的办公室,这是大学推动粤港澳教育融合的关键一步。”香港恒生大学校长何顺文表示,中心方便对接校友师生在大湾区创业就业,比如通过资助创业比赛优胜者,让项目更好地落地,希望未来几年至少帮助300位学生校友在大湾区创业。
1980年,何善衡慈善基金及多位恒生银行创办人慷慨捐资成立恒生商学书院,在学界及商界赢得极大口碑。经过近40年的沉淀与发展,2018年正名为香港恒生大学,成为香港第二所私立大学。
在办学实力上,香港恒生大学是教育部认可的“22所拥有学士及以上学位授予权的香港高等学校”之一。在“泰晤士高等教育大学影响力排名2021”中,该校在“优质教育”及“良好工作和经济增长”两个指标中位列全球前200名。此外,在国际学术平台Research.com的2025年中国顶尖大学中,恒生大学在社会科学与人文领域排名第22位,以及经济与金融领域排名第33。
学校以“博学笃行”为校训,采用独特的“博雅+专业”教育模式,设有六个学院,包括商学院、传播学院、决策科学学院、人文社会科学学院、翻译及外语学院、跨学科学院,大部分课程均为该校首创、区内独有。
其中,商学院获国际商学院促进协会(AACSB)认证,全球仅6%顶尖商学院获此认证。决策科学学院的环球供应链管理学硕士课程,于QS国际贸易硕士排名2025中位列全球第84位,而在香港及大中华区则分别排名第四位及第七位。根据大学的毕业生就业调查,2023-2024届本科生就业率达95%,最受毕业生欢迎的行业包括会计、审计及商业服务,银行、金融及保险,贸易、批发和零售及运输和物流等。
香港恒生大学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共6700人,全职老师逾200名。本科采用小班教学模式,每班不超过40人(平均约25人),让师生之间能够充分交流互动。“论入学门槛,香港恒生大学相当友好,高考过二本线及英语成绩达100分以上可报名。”何顺文介绍道,该校为自主独立招生,内地考生报读不占统招志愿,这样意味着学生多一次升学机会。此外,香港大部分本科院校都只开设秋季入学,而香港恒生大学部分课程同时设春季本科招生,进一步拓宽了内地学子赴港求学的渠道。
“学生尤其要提升英文水平。我们的面试部分用英文,语言表达能力很关键。面试时不要单纯罗列成绩,要懂得分享自己的经历,比如旅行、打工的体会,以及这些经历如何影响未来规划,展现自己的思考能力、沟通能力和积极态度。即便成绩不是最突出,只要给考官留下良好印象,也有机会被录取。”何顺文表示,学生入学后不需要担心语言问题,大学会聘请专业导师开办广东话课程,并举办日常广东话练习班,协助内地生掌握广东话,以尽快融入香港的生活文化。此外,恒生大学亦特设英语研习中心为学生提供全方位的支持,帮助学生提升阅读、写作、聆听和口语能力,还提供雅思备试和商业写作等资源,并利用英语电影和音乐促进文化理解。
“我们始终保持目前的报读门槛,向更多有潜力、有梦想的考生敞开大门,通过面试的交流互动,找到与学校教育理念相契合、兴趣相投的优秀人才。”何顺文表示,无论学生的兴趣和未来规划如何,都能在香港恒生大学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空间。
文 | 记者 孙唯图 | 学校提供
来源:羊城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