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载耕耘结硕果 八桂潮头再扬帆!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六周年发展纪实

B站影视 港台电影 2025-08-29 21:27 2

摘要:2025年,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迎来揭牌六周年。六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南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南宁片区始终牢记“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初心使命,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引擎,以开放合作为重要抓手,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以“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

邕江潮涌,六载扬帆

2025年,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迎来揭牌六周年。六年来,在自治区党委、政府和南宁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南宁片区始终牢记“为国家试制度、为地方谋发展”的初心使命,以制度创新为核心引擎,以开放合作为重要抓手,高标准对接国际经贸规则,以“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的魄力勇立潮头,当好改革开放“排头兵”,做好制度创新“试验田”,在八桂大地上书写了一曲开拓进取、攻坚克难的奋进之歌,向着打造全区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的目标稳步迈进。

六载耕耘结硕果,试验田变高产田

六年来,南宁片区始终把改革攻坚作为核心任务,纵深推进制度型开放,以钉钉子精神抓实改革试点,推动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

改革提升纵深推进

经过六年的不断改革探索,《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中涉及南宁片区的91项改革试点任务悉数落地,实现“任务清单”向“成果清单”的转化,各领域改革成效显著。面对《关于实施自由贸易试验区提升战略的意见》新要求,迅速谋划、精准施策,梳理确定69项重点改革任务,细化形成109项具体落实举措,为片区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改革动能。

——

企业主体量质齐升

自揭牌以来至2025年7月底,累计新增企业7.69万家,是片区设立前的30.6倍,其中外资企业642家;外贸进出口总额累计突破2900亿元,实际使用外资金额累计突破18亿美元,大宗商品交易额达3878.84亿元。23家世界500强企业在此新设60家公司,22家中国500强企业落地46家企业,市场活力持续迸发,发展能级显著跃升,“试验田”逐步成为集聚优质资源的“高产田”。

制度创新立标杆,对标一流勇争先

六年来,南宁片区始终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使命,坚持“首创性、差异化、可复制”导向,持续破解体制机制障碍,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南宁经验”。

——

创新成果屡获佳绩

累计形成260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214项成果具有全国及自治区首创性;2项获国务院办公厅通报表扬或认可,3项获海关总署创新备案,1项获人社部认可推广,2项获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十佳案例;获自治区复制推广86项,在前六批214项自治区级制度创新成果中占比约为40.2%,为改革探路的“南宁经验”持续输出。根据中山大学自贸区综合研究院发布的“中国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指数”显示,南宁片区连续六年位居广西自贸片区首位、同批片区前五,近三年全国排名持续进位。

——

创新效能深度释放

将制度创新融入投资贸易、跨境产业、通关便利、跨境金融等重点领域,打造一批特色鲜明的创新范例:构建国际邮件、跨境电商、国际快件“三合一”集约式监管新模式,推行跨境电商商品海关监管与铁路安检平行作业改革,创新“RCEP原产地证+区块链融资”跨境金融模式;在全国糖业领域率先打造“互联网+”全产业链集成创新,首创面向东盟的气象数据海外云节点建设,以创新破难题、以改革激活力。

——

营商环境持续提升

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行“互联网+政务服务”,迭代升级“简易办”改革,实现“一窗受理、一网通办、一事通办”全覆盖;“证照分离”改革全面落地,“一窗一事全办好”政务服务生态基本成型;创新“互联网+”不动产登记,首创“24小时不打烊”全自助办证模式,全面推行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推进“免审即得”“准入即准营”,在全区率先引入人工智能大模型,推出“AI邕智答”企业开办智能服务,企业办事便利度、获得感显著提升。

开放枢纽通东盟,经贸合作更通畅

六年来,南宁片区立足“面向东盟、服务西南中南西北”的战略定位,加快构建联通内外的开放通道,打造中国—东盟开放合作的重要节点。

——

国际通道能级跃升

以多式联运体系构建为核心抓手,统筹推进铁路港、空港、综保区“三位一体”融合发展,同步加快公路港建设步伐,推动各类交通物流资源的高效整合与优势互补。与越南北宁、北江公路12小时“厂对厂”直达运输,中越班列稳定运行“天天班”,为中越产业链供应链畅通提供坚实保障,南宁吴圩国际机场开通多条直达东盟各国的航线,构建起连接中国与东盟的“空中快线”,推动与东盟的经贸往来通道更顺畅、要素流动更高效。

——

跨境电商集群发展

依托南宁综合保税区、跨境电商综试区等国家级平台叠加优势,打造“桂货出海”重要走廊,集聚京东云仓、Lazada、Shopee、桂贸天下、南宁百宝汇等龙头企业,形成跨境电商产业集群;引进东南亚头部电商平台Lazada设立全国首个跨境创新服务中心,建设南宁综试区海外人才离岸创新创业基地,构建完善的跨境电商人才与服务生态。广西东盟跨境电商总部基地从东盟跨境贸易服务出发,搭建起产业赋能、选品、直播及综合服务等多个平台,全力帮助国内企业拓市场。

——

金融开放突破进阶

积极推进QFLP基金试点,累计落地基金17支,规模折合人民币超180亿元(约26亿美元);推动跨境人民币同业融资、境外项目人民币贷款等5项跨境金融试点业务落地,累计业务金额达271.87亿元。中国—东盟金融城建设成效显著,截至2025年7月底,累计入驻金融机构(企业)578家,连续4年新增超百家,聚集中银香港东南亚业务营运中心、太平保险集团东盟保险服务中心等37家金融中后台及金融科技企业,金融开放门户功能持续增强,为深化跨境经贸合作提供坚实支撑。

中国—东盟金融城

数字赋能强链条,制造转型育新质

六年来,南宁片区抢抓数字经济发展机遇,推动数字技术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为产业转型升级注入新活力。

——

数字经济快速崛起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国际通信业务出入口局建设正有序推进。广西东盟信息交流中心、中国—东盟新型智慧城市协同创新中心等一批项目已建成运营。“南宁一号”与“南宁二号”卫星形成“双星”投入使用,与西南遥感卫星地面站通力协作,面向东盟的数据业务逐步拓展。面向东盟的算力枢纽建设持续推进,中国—东盟人工智能计算中心已累计为超百家高校、科研机构及企事业单位提供算力服务。

中国—东盟人工智能创新合作中心

——

科技创新赋能发展

打造面向东盟的区域科创中心,积极推动创新资源的空间集聚,建设科技楼宇和科技产业园区。与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落地共建“桂电113工程”,打造集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企业孵化和成果转移转化等功能为一体的电子信息产教融合基地。目前片区拥有国家级创新创业平台3个、自治区级65个、市级64个,培育各级专精特新、瞪羚企业69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82家,高新技术企业244家,科技创新“磁场效应”持续显现。

——

先进制造破局起势

聚焦高端电子信息产业,瞄准产业链上游研发及高附加值环节,引进华芯振邦、泰克半导体等重点项目,其中华芯振邦项目投产一举填补广西半导体制造领域空白;初步形成以芯片加工、半导体、LED、电路板、手机及配件为主的新兴产业集群,打造面向东盟的电子信息产业关键零部件研发制造基地,推动工业增长动能从传统产业向高技术产业加速转换。

六载砥砺铸辉煌,奋楫扬帆再出发

站在新的历史起点,南宁片区将持续落实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锚定制度型开放主攻方向,以改革破题、以开放赋能,推动全产业链创新发展动能升级,为广西打造新时代改革开放新高地注入更强劲的内生动力,更在服务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深化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建设中展现更大担当、贡献更多力量。

关注“良庆发布”

来 源丨五象新区(自贸试验区南宁片区)管委会自贸创新发展局

编 辑丨姚佳杏

责 编丨韦麟智

编 审丨许智铭

出 品丨良庆区融媒体中心

投稿邮箱:lqqrmt@vip.163.com

来源:良庆发布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