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现在买空调最坑的是安装费。标价两千多的机器,支架加钱、高空费加钱、铜管超一米加钱,七算八算多掏三百多。有用户爆料某品牌师傅自带劣质支架,用半年外机差点从五楼掉下去。售后电话永远占线,报修等三天才上门,夏天没空调的日子简直渡劫。
高温预警拉响第三回了,客厅像蒸笼,空调续命成了刚需。
各大品牌新机卖得火热,可参数表看得人眼花缭乱,买回家才发现耗电如喝水、噪音像拖拉机,这钱花得真憋屈。
别被华丽广告词忽悠,关键得看真实用户体验。
都说TCL那款90万销量的神机静音,实际呢?
有人装上发现外机震动带响,维修师傅跑三趟才调稳当。
米家生态互联听着高级,家里老人对着空调喊半天小爱同学没反应,手机APP操作界面复杂得想摔手机。
联网查了查,论坛里吐槽智能功能变智障的帖子一堆,远程开机失败是家常便饭。
华凌宣传18分贝超静音,但卧室小的用户反馈夜间压缩机低频声嗡嗡往脑子里钻,跟蚊子叫似的膈应人。
所谓反转除尘技术,外机挂高空根本看不到效果,三个月后制冷明显变慢,大概率是噱头大于实用。
奥克斯省电侠标榜智能算法,租房的打工人实测开了节能模式,室温从28度慢慢爬到31度,热醒一身汗,省电不省命。
健康除菌功能更迷,滤网拆下来全是灰,商家嘴里的"五重净化"跟没装似的。
现在买空调最坑的是安装费。标价两千多的机器,支架加钱、高空费加钱、铜管超一米加钱,七算八算多掏三百多。有用户爆料某品牌师傅自带劣质支架,用半年外机差点从五楼掉下去。售后电话永远占线,报修等三天才上门,夏天没空调的日子简直渡劫。
至于新一级能效,实验室数据看看就好。网友实测同一台机子,西晒房比阴面房每天多耗两度电。南方回南天开除湿,电表转得比制冷还快。别信商家吹的APF值,去供电局小程序查查自家上个月电费,比啥参数都实在。
那些花哨功能多半吃灰。语音控制?家里有娃的天天乱调温度。APP远程操控?不如进门按开关快。自清洁烘干蒸发器?滤网该脏还是脏,第二年霉味准时来报到。说白了空调核心就三样:制冷制热够快、晚上睡得安稳、电费单别吓人。
选空调别光看直播间吹得多神,多翻翻电商追评区。重点看差评里反复提的毛病:是异响修不好?还是售后耍赖皮?再查查本地有没有品牌维修点,别等机器罢工了才发现最近网点在隔壁省。租房党直接买二线品牌老款,搬家扔了不心疼;自住房咬咬牙上全直流变频,省下的电费五六年够换新机。
真别被"高科技"迷了眼,这玩意儿本质上还是个铁盒子吹风。参数表写得再漂亮,不如邻居家同款用着省心。
来源:还是感动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