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刚从母亲的婚礼回来,想起那个看起来邋遢的继父张志国,心里就一阵烦躁。
小宇,快把红包拿过来,咱们看看你新爷爷给了多少钱。"
妻子刘晓燕催促着儿子。
我坐在沙发上,心情五味杂陈。
刚从母亲的婚礼回来,想起那个看起来邋遢的继父张志国,心里就一阵烦躁。
十八万的红包给出去了,换来的是什么?
一个居无定所的老头子,还有刚才那个薄得可怜的红包。
"爸爸,我不想拆,这个红包好薄啊。"
九岁的儿子李小宇皱着眉头,小手捏着那个红色的信封。
我冷笑一声:"薄就对了,你新爷爷能给多少钱?五十块钱都算他大方了。"
刘晓燕瞪了我一眼:"浩远,你别这么说话。不管多少,都是人家的心意。"
可是当儿子小心翼翼撕开红包的那一刻,我们全家都呆住了。
里面掉出来的,不是几张零钱,而是一张印着银行标识的纸。
我定睛一看,瞳孔瞬间放大。
01
父亲走得很突然。
那是一个春雨绵绵的下午,我正在公司里和工人们讨论下个月的装修项目,突然接到母亲王秀梅的电话。
电话里她的声音颤抖得厉害,话都说不清楚。
"浩远,你爸爸他...他倒下了,现在在医院里,你快来啊!"
我丢下手头的工作,开车狂奔到市人民医院。
急诊科里,母亲坐在椅子上,双眼红肿,旁边几个邻居阿姨在安慰她。
医生告诉我,父亲突发心梗,送来的时候已经没有生命体征了。
那一刻,我脑子里一片空白。
虽然父亲平时脾气暴躁,动不动就发火,但他毕竟是我的父亲。
从小到大,他用他那粗糙的大手撑起了这个家,供我上大学,帮我创业。
现在人说没就没了,我心里空荡荡的。
父亲这一生过得很辛苦,他是个建筑工人,没什么文化,但为了这个家拼尽了全力。
我记得小时候,每天晚上他回家都是一身灰尘,手上全是伤痕,但从来不叫苦不叫累。
他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我身上,希望我能有出息,不要像他一样干体力活。
母亲哭着对我说:"浩远,你爸这辈子最大的心愿就是看着你成家立业。"
"现在他看到了,也算是安心了。"
我的眼泪忍不住流了下来。
是啊,父亲看到我娶妻生子,还开了自己的装修公司,确实可以安心了。
但是我还没来得及好好孝敬他,他就这样走了。
更让我担心的是母亲,她和父亲结婚三十多年,虽然两人经常吵架,但感情还是有的。
父亲虽然脾气不好,但对母亲还是很关心的。
每个月发工资,他总是第一时间交给母亲;母亲生病了,他比谁都着急。
逢年过节,他总要给母亲买点小礼物。现在老伴走了,母亲该怎么办?
办丧事的那几天,母亲整个人都蔫了。
她坐在父亲的遗像前,一坐就是几个小时,眼泪哭干了,人也瘦了一圈。
我看着心疼,但又不知道该怎么安慰她。
"妈,您要保重身体,爸爸在天之灵也不希望看到您这样。"
我握着母亲的手,感觉她的手冰凉冰凉的。
母亲的声音很微弱:"浩远,我和你爸一起生活了三十多年,突然他不在了,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办。"
"每天晚上我都觉得他还会回来,可是等来等去,门外都没有脚步声。"
听着母亲的话,我心里像被刀割一样难受。
失去老伴的痛苦,我无法体会,但看着母亲憔悴的样子,我知道她承受着巨大的痛苦。
办完丧事,我把母亲接到自己家里住了一个月。
那段时间,母亲整个人都蔫了,吃饭没胃口,晚上经常失眠。
她总是拿着父亲的照片发呆,有时候还会自言自语,说一些我们听不懂的话。
妻子刘晓燕很体贴,每天变着花样给母亲做饭,还陪她聊天散心。
九岁的儿子李小宇也很懂事,总是在母亲身边转悠,想方设法逗她开心。
小宇拿着自己的画作给母亲看:"奶奶,你看我画的画。"
"这是爷爷,他在天上看着我们呢。"
母亲接过画,眼泪又流了下来:"小宇真乖,奶奶的好孙子。"
看到这样的场面,我心里更加难受。
父亲的去世不仅给母亲带来了痛苦,也给整个家庭蒙上了阴影。
我和妻子轮流陪着母亲,生怕她想不开。
那段时间,我们都很小心,不敢在她面前提起父亲,也不敢让她一个人待着。
"妈,要不你就在我们家住下吧,小宇也喜欢和奶奶在一起。"我试探性地提议。
母亲摇摇头:"我还是回老房子住吧,那里有我和你爸的回忆。"
我理解母亲的想法,那套老房子是父母年轻时候买的。
虽然现在看起来有些陈旧,但承载着他们三十多年的回忆。
母亲舍不得离开,我也不好强求。
"那我每天都过去陪您。"我承诺道。
母亲点点头:"浩远,你有心了。”
“妈知道你们都是为我好,但是我需要一些时间来适应。"
我让母亲回到了那套老房子里,每天下班后,我都会过去陪她吃饭,周末也会带着妻子和儿子一起去。
慢慢地,母亲的情况有了一些好转,至少不再整天以泪洗面了。
但是,我发现母亲变得很沉默。
以前她总是爱说爱笑,现在却经常一个人发呆。
我试着和她聊天,但她的回应总是很简短,缺乏以前的热情。
"妈,您有什么想法就和我说,别一个人憋在心里。"我担心地说道。
母亲勉强笑了笑:"没什么,妈就是需要时间适应。"
"你们不用担心我,我会慢慢好起来的。"
可是三个月过去了,母亲的状态依然不好。
她变得越来越孤僻,除了基本的日常生活,几乎不和任何人交流。我开始担心她会得抑郁症。
就在我考虑要不要带母亲去看心理医生的时候,奇迹发生了,母亲突然变了。
变化是从她开始学用智能手机开始的,以前母亲只会接打电话,发短信都要我帮忙。
可是有一天我去看她,发现她居然在看抖音,还会发朋友圈了。
"妈,谁教你用这些的?"我好奇地问。
"隔壁王阿姨教的,她说现在老年人都要跟上时代。"
母亲笑着回答,可是那笑容里有种我从未见过的神秘感。
我仔细观察着母亲,发现她的变化不止是学会了用智能手机。
她的精神状态明显好了很多,眼中重新有了光彩,说话也有了底气。
接下来的日子里,母亲变得越来越活跃。
她开始注意打扮,原本花白的头发染成了黑色,衣服也从以前的灰黑色变成了鲜亮的颜色。
最让我意外的是,她居然还学会了网购,经常收到各种包裹。
"妈,您买这么多东西干什么?"我看着满屋子的快递盒,心里有些不安。
"人老了也要对自己好一点,你爸走了,我不能跟着一起死掉。"母亲的话让我既欣慰又担忧。
欣慰的是母亲终于从丧夫的阴霾中走出来了,担忧的是她这种变化来得太快,让我有些不适应。
更让我不安的是,母亲开始经常出门。
以前她除了买菜很少出门,现在却三天两头往外跑。
问她去哪里,她总是说去公园走走,或者去找老同事聊天。
"妈,您最近怎么总是往外跑?"我忍不住问道。
"人不能老窝在家里,要多出去走走,多和人交流。"
母亲回答得很自然,但我总觉得她眼中有什么我看不懂的东西。
有一次,我无意中发现母亲在偷偷化妆。
五十九岁的她,居然在照着镜子涂口红!这让我大吃一惊。
"妈,您这是...?"我指着她手中的口红。
母亲有些不好意思:"老了也要爱美啊,王阿姨说了,女人到什么时候都要对自己好一点。"
我看着镜中母亲的倒影,确实比以前精神了很多。
虽然已经快六十岁了,但经过精心打扮,她看起来年轻了不少。
可是,这种变化让我心里很不踏实。
一个刚刚失去老伴的女人,为什么会突然变得这么爱美?她这么做是为了什么?
真正让我震惊的事情发生在一个月后。
那天我照常去母亲家吃饭,发现她正在厨房里忙活,准备了一桌子好菜。
我以为只是普通的晚饭,可是吃到一半的时候,母亲突然开口了:
"浩远,妈想和你商量一件事。"
"什么事?您说。"我放下筷子,看向母亲。
母亲深吸了一口气,脸上浮现出少女般的羞涩:"我想再找个老伴。"
我手里的筷子掉在了桌子上,发出清脆的响声。
这句话像晴天霹雳一样击中了我,让我一时间说不出话来。
"妈,您说什么?"我以为自己听错了。
"我说我想找个老伴,有个人陪陪我。"母亲重复了一遍,声音很轻但很坚定。
我脑子里一片混乱。父亲去世才半年,母亲居然要再婚?
这在我们这个小城市里,绝对会成为街坊邻居议论的焦点。
更重要的是,我心里接受不了。
在我的观念里,母亲应该是那个守着父亲的墓碑,安静地度过余生的传统女人。
现在她居然要找新的老伴,这完全颠覆了我的认知。
"妈,您是不是太急了?爸爸才走了半年啊。"我努力控制着自己的情绪。
母亲的语气里带着一丝倔强:"急什么?我今年五十九岁了,还能等几年?"
"你爸在的时候,我为这个家操劳了半辈子。现在我想为自己活一次,不行吗?"
这话说得我无言以对,确实,母亲这辈子为了家庭付出了太多。
她年轻的时候放弃了自己的理想,全心全意地照顾家庭。
中年的时候为了供我上学,省吃俭用;现在老了,难道不应该为自己考虑一下吗?
可是理智上能理解,情感上却很难接受。
在我心里,母亲应该是那个安静地待在家里,等着儿子孙子去看望的慈祥老人,而不是这个要谈恋爱要再婚的"少女"。
"那...那您找到合适的人了吗?"我艰难地开口问道。
母亲脸上飞起一抹红晕:"找到了,是我年轻时候的同学。"
这下我更加震惊了,年轻时候的同学?那不就是初恋吗?
"同学?什么同学?"我追问道。
母亲说起这个名字的时候,眼中闪烁着我从未见过的光芒:"初中同学,叫张志国。"
"我们从小一起长大,后来他去外地发展,这么多年没有联系了。"
我的心沉了下去,原来母亲这些天的反常,都是因为这个张志国。
她染头发,买新衣服,学化妆,都是为了这个男人。
"妈,您是怎么和他联系上的?"我继续追问。
母亲有些不好意思:"他主动找到我的。"
"他说一直在关注家乡的消息,听说你爸去世了,就回来看我。"
02
听到这话,我心里警铃大作。一个多年没有联系的老同学,怎么会突然出现?
他是怎么知道父亲去世的消息的?他回来看母亲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一直在消化这个消息。
妻子刘晓燕倒是很开明,她说:"妈年纪也不大,找个伴侣挺好的。”
“你看隔壁张大爷,老伴走了之后,一个人住,多孤单啊。"
可是我就是过不了心里这一关,每次想到母亲要和别的男人生活在一起,我就感到别扭。
这种感觉很复杂,既有对父亲的愧疚,也有对母亲选择的不理解。
更让我担心的是,这个张志国会不会是个骗子?
现在社会上专门骗老年人的案例太多了,我不得不防。
一个星期后,母亲主动给我打电话,说要带着那个人来见我。
我心情复杂地在家里等着他们,门铃响起的时候,我深呼吸了几次,才去开门。
门外站着的除了母亲,还有一个看起来六十多岁的男人。
他中等身材,穿着普通的蓝色夹克,头发有些花白,脸上有些沧桑。
第一眼看上去,他就是个普普通通的老头,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但是当我仔细观察他的时候,发现了一些细节。
虽然他穿得很普通,但衣服很干净,裤子有明显的熨烫痕迹。
他的手指修长,指甲修剪得很整齐,不像是干体力活的人。
最引人注意的是他的眼神,虽然在看到我的时候有些闪躲,但平时却很深邃,给人一种阅历丰富的感觉。
"浩远,这是张志国,我和你说过的。"母亲介绍道,脸上带着少女般的笑容。
"叔叔好。"我勉强挤出一个笑容,伸出手去。
张志国握住我的手,力气不大,手掌有些粗糙:
"浩远,你妈经常提起你,说你事业有成,是个好儿子。"
他的声音很平和,说话的语气也很客气。
但是我总觉得他的眼神有些闪躲,不敢直视我。这让我心里更加不舒服。
我们在客厅里坐下,妻子端上了茶水和水果。
张志国很拘谨,坐在沙发边上,不停地感谢。
我注意到,他虽然表现得很客气,但举止之间有一种说不出的味道,不像是普通的农民工。
"张叔叔是做什么工作的?"我开门见山地问道。
张志国有些尴尬地笑了笑:"我啊,就是做点小生意,四处跑跑。”
“现在年纪大了,想安定下来。"
"什么生意?"我继续追问。
"就是...帮人跑跑腿,联系联系客户,没什么固定的。"
张志国的回答很模糊,让我心里的疑虑更深了。
我继续观察着他,发现了更多的疑点。
他的手表虽然看起来很普通,但仔细看品牌,竟然是一块不便宜的瑞士表。
他的鞋子也很有讲究,虽然款式简单,但做工精细,应该不便宜。
这些细节让我更加怀疑他的身份。
一个普通的"跑腿"的人,会戴这样的手表,穿这样的鞋子吗?
母亲看出了我的不悦,赶紧打圆场:
"浩远,你别问这么多了。志国人很好的,对我很照顾。"
我看着母亲脸上幸福的表情,心里五味杂陈。
她确实比以前开朗了很多,整个人都焕发着光彩。
可是这个张志国到底是什么人?他对母亲到底是真心的,还是另有所图?
晚饭的时候,我仔细观察着张志国。
他对母亲确实很体贴,会主动给她夹菜,会留意她的喜好。
但是当我问起他的过去,问起他的家庭情况时,他总是语焉不详。
要么转移话题,要么给出一些模棱两可的答案。
"张叔叔有孩子吗?"我直接问道。
"没有,一直没结婚。"张志国回答得很简短。
"为什么没结婚?"我继续追问。
张志国的眼中闪过一丝痛苦:"年轻的时候忙着奔波,没遇到合适的人。现在想起来,很后悔。"
这个回答让我更加疑惑,一个六十多岁的男人,居然一直没结婚?这听起来很不正常。
最让我起疑的是,他居然没有固定住所。
"张叔叔平时住在哪里?"我直接问道。
张志国有些尴尬:"我...我现在住在招待所里。"
"以前一直在外地,刚回来,还没找到合适的房子。"
住招待所?一个六十多岁的老人,居然住招待所?这不是很奇怪吗?
饭后,母亲和张志国离开了。我把妻子拉到一边,说出了自己的担忧:
"晓燕,我觉得这个张志国有问题。一个正常的老人,怎么可能没有固定住所?”
“而且他对自己的过去总是遮遮掩掩的,我怀疑他是看上了妈的房子和存款。"
妻子皱着眉头想了想:"你说得也有道理。”
“妈现在有两套房子,还有你爸留下的存款,确实容易被有心人盯上。"
"我得调查一下这个人的底细。"我下定了决心。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动用了各种关系,想要了解张志国的背景。
可是奇怪的是,除了知道他确实是本地人,在外地待了很多年,其他的信息我一无所获。
没有人知道他具体做什么工作,也没有人知道他的经济状况。
我首先去了派出所,找到了一个当警察的老同学。
"老李,帮我查一个人。"我把张志国的基本信息告诉了他。
老李在电脑上输入了相关信息:"张志国?"
"有这个人,户籍确实在我们这里,但是二十多年前就迁出了。”
“具体去了哪里,做什么工作,系统里没有记录。"
"有没有违法记录?"我担心地问。
老李摇摇头:"这个倒是没有,他很干净。"
"但是有一点很奇怪,他的信息太少了,就像是故意抹去了一样。"
这个发现让我更加警觉,一个正常人的生活轨迹,怎么可能这么少?
带着满腹疑惑,我回到了家。
妻子看到我愁眉苦脸的样子,关心地问:"查到什么了?"
我把了解到的情况告诉了她,听完后,刘晓燕也皱起了眉头:
"这个人确实有问题,浩远,你得想办法阻止妈和他结婚。"
"可是怎么阻止?妈现在根本听不进去任何话。"我苦恼地说道。
"要不我们找她的老同事和朋友,让大家一起劝劝她?"刘晓燕建议。
这个主意不错,母亲在学校工作了三十多年,有很多要好的同事朋友。
如果大家一起劝说,也许能让她清醒一些。
第二天,我联系了母亲的几个好朋友,把情况告诉了她们。
母亲的好友李阿姨大吃一惊:"什么?秀梅要和一个来历不明的老头结婚?"
"这怎么可以?我得去劝劝她。"
另一个好友张阿姨也很震惊:"还有这种事?秀梅平时挺精明的,怎么在这种事上糊涂了?"
有了她们的支持,我心里踏实了一些。
当天下午,几个阿姨都去了母亲家。我没有跟着去,怕母亲看到我更加反感。
可是晚上的时候,李阿姨给我打来电话,语气里满是无奈:
"浩远,我们都劝过了,但是你妈听不进去。”
“她说她认识张志国,知道他是什么样的人。”
“而且那个张志国也在场,表现得很得体,我们也不好说什么太过分的话。"
我的心沉了下去,连母亲最信任的朋友都劝不动她,我还能怎么办?
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尝试了各种方法,想要让母亲改变主意。
我找了邻居劝说,找了远房亲戚劝说,甚至还想找母亲的医生,让他告诉母亲这个年纪再婚对身体不好。
可是所有的努力都是徒劳的,母亲认定了张志国,谁说什么都不听。
更让我生气的是,张志国居然还主动联系了我。
那天晚上,我正在家里看电视,突然接到了一个陌生号码的电话。
"浩远,我是张志国。"电话里传来张志国平和的声音。
"您有什么事?"我冷冷地问道。
张志国说道:"我想和你谈谈,关于我和你妈的事。"
"我知道你对我有误解,我希望能解释一下。"
我的语气很冲:"有什么好解释的?您要真的坦诚,就把您的底细说清楚。”
“您到底是做什么的?为什么要住招待所?为什么要隐瞒自己的身份?"
电话那头沉默了好一会儿,张志国才开口:"浩远,有些事情,现在还不方便说。”
“但是我可以向你保证,我对你妈是真心的,我不会伤害她。"
我冷笑:"不方便说?张叔叔,您觉得这样的话我会相信吗?"
"我知道你不相信,但是请你给我一些时间。”
“等我和你妈结婚以后,我会向你证明我的诚意的。"张志国的语气很诚恳,但我听起来就是虚伪。
我的火气蹭地就上来了:"结婚?张叔叔,我明确告诉您,我不会同意这门婚事的。您要真的为我妈好,就离开她。"
"浩远,我理解你的担心,但是......"
我没等他说完就挂了电话,可是挂了电话后,我心里却更加不安了。
张志国为什么要主动联系我?他是真的想解释,还是想试探我的态度?
而且,他说等结婚以后会证明诚意,这话是什么意思?难道他有什么后手?
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决定要采取更激烈的行动。
03
第二天,我直接去了母亲家,准备摊牌。
当我推开门的时候,发现母亲和张志国正在客厅里商量什么,桌子上摆着一些文件。
母亲看到我,笑着说道:"浩远,你来得正好,我们在商量婚礼的事情。"
婚礼?我走过去一看,桌子上果然摆着婚庆公司的宣传册和合同。
我最后努力一次:"妈,您真的决定了?您就不能再考虑考虑?"
母亲坚定地摇头:"有什么好考虑的?浩远,我知道你是为我好,但是这件事你别管了。”
“我们已经定下来了,下个月十五号办婚礼。"
下个月十五号?我算了算,只有三个星期了。
我最后挣扎道:"妈,我最后问您一次,您真的了解这个人吗?”
“您知道他的过去吗?您知道他为什么要隐瞒身份吗?"
母亲看了看张志国,又看了看我,沉默了好一会儿才开口:
"浩远,有些事情你现在不理解,但是将来你会明白的。妈心里有数,你放心吧。"
这话让我更加疑惑,母亲也在隐瞒什么吗?她和张志国之间到底有什么我不知道的过去?
我看着坐在一旁的张志国,他依旧是那副平和的表情,但是眼神里似乎有一种我看不懂的东西。
我深呼吸了一口,努力让自己冷静下来:
"既然您们都决定了,我也不好再说什么,但是我有一个条件。"
"什么条件?"母亲问道。
我盯着张志国说道:"我要参加婚礼,我要亲眼看着您出嫁。作为儿子,这是我的义务。"
张志国点点头:"这是应该的,我们希望得到你的祝福。"
祝福?我心里冷笑。
我参加婚礼可不是为了祝福,而是要看看这个张志国到底想干什么。
距离母亲的婚礼还有一个星期,我发现了更多奇怪的事情。
首先是张志国突然变得很忙。
以前他总是和母亲形影不离,可是最近几天,他经常出门,有时候一去就是大半天。
母亲说他是在准备婚礼的事情,可是准备婚礼需要这么神秘吗?
其次是母亲的态度也有些变化,她变得有些紧张,经常会发呆,问她在想什么,她总是说没什么。
有一次我去看她,发现她在整理一个红色的盒子,里面装着一些老照片和信件。
看到我来了,她急忙把盒子收了起来。
"妈,您在看什么?"我好奇地问。
母亲有些慌张地回答:"没什么,就是一些老东西,都是以前的回忆。"
我想看看那些照片,但是母亲坚决不让。
这让我更加疑惑,那些照片里到底有什么秘密?
最奇怪的是,张志国突然对钱变得很敏感。
那天我去母亲家,听到他们在客厅里争论什么。
"志国,这些都是小事,你别太在意。"母亲的声音。
张志国的声音有些激动:"不行,秀梅,我不能让你为我花钱,我有自己的积蓄。"
"什么积蓄?你不是说......"母亲的话没说完,就看到了我。
母亲急忙改变话题:"浩远,你来了。快坐,我给你倒茶。"
我坐下后,发现张志国的脸色有些不自然。
桌子上摆着一些账单,看起来是婚礼的费用清单。
"张叔叔,您和我妈在商量什么?"我装作不经意地问道。
张志国勉强笑了笑:"就是婚礼的费用问题,我想自己承担所有费用,但是你妈不同意。"
我心里一阵冷笑,一个住招待所的人,哪来的钱承担婚礼费用?
"那就AA制吧,大家都承担一部分。"我提议道,其实是想试探一下他的反应。
张志国听了,脸色明显变了:"不用,我来出就行了。"
"张叔叔,您真的有这个经济能力吗?"我直接问道。
这话问得有些尖锐,母亲不满地瞪了我一眼:"浩远,你怎么说话呢?"
张志国却摆摆手:"没关系,浩远关心是对的。"
他看着我,认真地说道:"我还是有一些积蓄的,你放心,我不会让你妈受委屈。"
积蓄?我很想问他积蓄从哪来的,但是当着母亲的面,我不好问得太直接。
离开母亲家的时候,我心里的疑惑更深了,他的钱是从哪来的?
我看他那种样子,就想到新闻里面,那些骗老人养老金的职业骗子!
我内心愤怒,但是却阻止不了母亲的决定,只能眼睁睁看着婚礼的到来。
很快就是母亲的婚礼了,我心情复杂地起了床。
早上,我和妻子、儿子一起去了婚礼现场。
母亲选择了市里一家中档酒店,只摆了八桌。
来的客人大多是她的老同事和几个要好的邻居,张志国那边的人很少,只有几个看起来像朋友的中年男人。
婚礼现场比我想象的要简单,但是布置得很用心。
鲜花、彩带、灯光,虽然不奢华,但很温馨。
我能看出张志国确实用心在准备这场婚礼。
我带着妻儿到的时候,母亲正在新娘化妆间里准备。
五十九岁的她穿着一身红色的旗袍,头发盘起来插着几朵小花,脸上化着淡妆,看起来年轻了好几岁。
"妈,您今天真漂亮。"我由衷地赞美道。
母亲脸上绽放出幸福的笑容:"浩远,谢谢你能来。”
“妈知道你心里有想法,但是妈希望你能祝福我们。"
看着母亲满足的表情,我只能在心里叹了口气。
母亲现在的状态,比当初好太多了,那会儿我都怕她撑不下去了。
不管张志国是什么人,至少现在母亲是快乐的,这就够了。
"妈,我祝您和张叔叔白头偕老,幸福美满。"我真诚地说道。
母亲的眼泪差点流出来:"好孩子,有你这句话,妈就放心了。"
婚礼仪式很简单,没有什么复杂的程序。
主持人简单介绍了两位新人的情况,然后就是交换戒指,宣誓,拜堂。
在交换戒指的环节,我注意到张志国拿出的戒指很普通,看起来就是商场里几百块钱的那种。
这让我对他"有钱"的说法又产生了怀疑,一个真正有钱的人,给新妻子买戒指会这么随便吗?
不过母亲看起来很满意,她接过戒指的时候,眼中满含爱意。
轮到敬茶环节的时候,张志国主动走到我面前:"浩远,谢谢你成全我和你妈。”
“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的继父了,我会像对待亲生儿子一样对待你。"
我勉强挤出一个笑容,接过他递来的茶杯。
虽然我已经决定不再阻挠,但要我真心接受他,还需要时间。
敬酒的时候,我拿出了准备好的红包。十八万现金裹在红纸里面,分量不轻。
"张叔叔,这是我和晓燕的一点心意,希望你对我妈好一点。"我把红包递给他。
我内心不情不愿,但是为了为了母亲,我只能这样做。
希望他能看在钱的份上,不要伤害我的母亲。
张志国接过红包,明显被这个分量惊到了。他用手掂了掂,脸上露出复杂的表情。
我仔细观察着他的反应,想看看他是贪婪还是惊讶。
可是他的表情让我看不懂,那表情十分的奇怪,混合着愧疚、痛苦和某种我无法理解的情感。
张志国的声音有些颤抖:"浩远,这...这太重了,我不能收这么多钱。"
"收下吧,这是我们当儿女的心意。"我坚持道,同时暗中观察他的反应。
张志国沉默了好一会儿,最后还是收下了红包。
但是我发现,他收红包的时候,手在轻微地颤抖着。
婚宴进行得很顺利,张志国在席间表现得很得体,不停地给客人敬酒,感谢大家的到来。
母亲也很开心,不停地笑着和大家聊天。
看着我担忧的眼神,妻子拉着我的手劝道:
“别担心了,至少妈跟他在一起很开心,我们多注意一点就行了。”
我勉强的笑了笑,点了点头,但内心始终有疑虑。
婚宴快结束的时候,我九岁的儿子李小宇跑到张志国身边,甜甜地叫了一声:"爷爷好!"
张志国看到孩子,脸上露出慈爱的笑容:"小宇真乖,来,爷爷给你个红包。"
他从口袋里拿出一个红包,塞给了李小宇。
我注意到那个红包很薄,用手指捏了捏,感觉里面最多就是几百块钱。
看到这个薄薄的红包,我心里的不快又涌了上来。
我刚给了他十八万,他给我儿子一个这么薄的红包?这不是太小气了吗?
虽然我不是为了钱,但是这种对比还是让我很不舒服。
妻子刘晓燕也皱了皱眉头,显然也注意到了红包的"薄度"。
"谢谢爷爷!"李小宇开心地接过红包,准备当场拆开。
"小宇,回家再拆。"我制止了他,不想在这种场合让大家看到那可怜的几十块钱。
张志国看到我的表情,似乎想说什么,但最终没有开口。
04
婚宴结束后,我们一家三口准备离开,张志国和母亲送我们到酒店门口。
母亲握着我的手,眼中含着泪水:
"浩远,今天谢谢你了。有你的祝福,妈真的很开心。"
"妈,您要保重身体,有什么事就给我打电话。"我拍拍母亲的手。
母亲点头,然后看向儿子:"会的,小宇,要听爸爸妈妈的话,经常来看奶奶。"
"知道了奶奶。"李小宇乖巧地回答。
临别时,张志国走到我面前:
"浩远,谢谢你的红包,也谢谢你的理解,我会好好照顾你妈的。"
我点点头,没有多说什么。
开车回家的路上,妻子忍不住抱怨起来:
"这个张志国也太小气了,你给了他十八万,他给小宇一个这么薄的红包。”
“里面能有多少钱?五十块钱都算他大方了。"
我的心情也不太好,但是当着孩子的面,我还是说道:
"不管多少,都是人家的心意。小宇,回家你可以拆开看看。"
其实我心里也很不痛快,不是因为钱多钱少的问题,而是这种对比让我感觉很不公平。
我给了他十八万,他给我儿子几十块钱,这样的人值得信任吗?
回到家后,李小宇迫不及待地要拆红包。
"爸爸,我们一起看看新爷爷给了多少钱吧。"他兴奋地说道。
我气愤地说道:"你自己拆吧,爸爸不想看,肯定没多少钱。"
刘晓燕也没什么兴趣:"小宇,你拆了自己收着就行了。"
李小宇有些失望,但还是小心翼翼地撕开了红包的封口。
"咦?"突然,他发出了一声惊呼。
"怎么了?"我和妻子同时问道。
"爸爸,这里面好像不是钱,这是什么呀?"李小宇举着红包,困惑地说道。
我走过去一看,红包里确实掉出了一张纸,但不是人民币。
我内心更加气愤了,张志国甚至连几十块钱都舍不得给!
我愤怒的拿起那张纸仔细一看,等看清以后,瞬间整个人都愣住了。
李小宇看着我的反应,好奇地问:"爸爸,这张纸很值钱吗?"
我双手都开始颤抖了起来,喃喃的说道:"值钱...太值钱了..."
来源:峡谷里放鹰的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