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考数学新颖主观题型分享——图形的分割(初步)

B站影视 韩国电影 2025-08-29 19:40 2

摘要:第一部分为“送分部分”,很简单,既然这个矩形的长、宽分别为4、1,那么根据矩形周长公式C=2(a+b),这个矩形的周长为2×(4+1)=10

真题再现

第一部分为“送分部分”,很简单,既然这个矩形的长、宽分别为4、1,那么根据矩形周长公式C=2(a+b),这个矩形的周长为2×(4+1)=10

从第二部分开始,大家要充分研究本题前面的一些“要求”——要把这个矩形分割成“周长相等的两部分”。因此,大家一定要把握好这个关键要点——分割线与矩形的“长边”夹角必须为45度,才能行。

在第二部分,大家还要把握好“用尺规作图”这个前提规矩,并在上面“图13-3”的基础上作出。

这里提供一种作图方法:既然已经能够看出O点为矩形ABCD的“角平分线交点”,那么,第一步先用圆规截取OE长度,随后再以“E点”为中心,在E点右侧取点G,使EG=OE;那么,第二步则以“F点为中心”,在F点左侧取点H,使FH=OE。注意这两步作图过程中在取点时一定要“左取一个点,右取一个点”,而不能取同侧点。

当然,第三步为“用直尺连接GH两点”,作为矩形的切割线。只有这样做,才能够保证“切割线与矩形的长边成45度角”。

下面的“作图方法二”,大家可以适当参考一下。

易错点提示

很多考生之所以容易在考试中不小心做错,关键原因则在于“用圆规截取AB为半径”,这样做则只能导致“切割线与矩形长边不成45度角”,不符合题意。

随后一步,大家再检查一下图13-4是否符合要求。判断符合不符合要求,既要看“是否成45度角”,又要看“是否把矩形的周长平分”。

根据上面的作法,可设l与AD的交点为T点。结合所学几何知识,容易证明AT=BM,因为AN=GM,等量相减后,容易得出BG=NT。由于BG=AB,因此AB=NT(等量代换)=MT,因此“切割线与矩形长边成45度角”这点符合要求。

接下来,大家证明的要点,则在于“BM是否与ND等长”,这点才是“是否把矩形ABCD周长平分”的关键要点所在。因此,大家可分别列出BM和ND的表达式,再看两者是否相等。

根据题意中的几何关系,BM=BG+GM=AB+CM(各自等量代换,GM=CM)

ND=NT+DT=AB+CM(等量代换,因为NT=AB,DT=CM)

由此可知,线段BM和ND长度相等,因此CM和AN的长度也相等。综上所述,图13-4的作图方法符合题意,能够“把矩形ABCD分成周长相等的两部分”。

来源:小亮课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