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心、聚智!浙江省科协资源环境学会联合体完成换届接力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9 19:01 2

摘要:8月22日,在“两山”理念诞生地安吉余村,浙江省科协资源环境学会联合体第三次换届会议暨“‘两山’有理·智汇新程”主题活动举办。来自31家成员学会的专家代表、地方村社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参访调研、换届会议、资源对接和科普实验秀等活动,共同探讨科技社团如何助力“两山

8月22日,在“两山”理念诞生地安吉余村,浙江省科协资源环境学会联合体第三次换届会议暨“‘两山’有理·智汇新程”主题活动举办。来自31家成员学会的专家代表、地方村社代表齐聚一堂,通过参访调研、换届会议、资源对接和科普实验秀等活动,共同探讨科技社团如何助力“两山”价值转化与绿色低碳发展。

使命接力,从余村再出发

在联合体第三次换届会议上,第二届轮值主席、省地理学会理事长杨小平全面回顾过去两年联合体在党建引领、学术交流、科普创新与服务基层等方面取得的成效。两年来,联合体持续深化“串联、并联、互联”工作模式,以“科学咖啡馆”为抓手,多措并举打造“中外科学对话”“生态第一课”“面向未来的水科普教育”等品牌活动,专家库扩容至109人,累计开展活动66场,服务群众2.2万人次,媒体报道触达超200万人,圆满完成第二届既定目标。

会上表彰了2024年联合体十佳优秀学会,包括省造纸学会、省科普联合会、省林学会、省水利学会、省气象学会、省青少年科技教育协会、省地质学会、省食用菌协会、省创造学研究会、省老教授协会等10家学会;审议并通过了《章程》修订草案及第三届主席团、功能型党总支与秘书处建议名单。

新当选轮值主席、省科普联合会副会长王以淼将带领联合体开启“架桥连心·聚智共进”新征程。作为“老环保人”,他表示将以“两山”理念为魂、创新协同为纲、服务大局为本,强化党建引领,深化政产学研用融合,推动科普惠民、服务“双碳”等国家战略贯彻落实,与各成员学会共同书写生态文明建设新篇章。

圆桌汇智,共谋“两山”转化新路径

在“两山”智汇·圆桌微论坛环节,围绕“从余村再出发——科技社团点亮‘两山’价值转化2.0”主题,与会专家展开了热烈讨论。安吉县科协党组成员、学会部部长任仁,天荒坪镇党委及余村村、横路村、大溪村、井村村代表表达了在农产增收、产业转型、水生态价值转化等方面的诉求。

联合体成员学会专家代表纷纷建言献策。省食用菌协会秘书长张安强聚焦健康产业,提出应当充分挖掘山区优质自然资源;省创造学研究会副秘书长陈橹达从艺术与循环经济双重视角提出建议;省植物保护学会副秘书长张寒等多家学会代表建议,未来可聚焦打造一批“小而美”示范型项目,通过精准选址、特色主题与科技赋能相结合,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示范样板,为“两山”转化提供更多实践路径。

第一届轮值主席、省林学会理事长江波表示,“两山”理论是持续而伟大的进程,必须持续关注水生态、森林与空气质量,加强生态价值转化机制的研究,“我呼吁更多协会联合起来,共同推进生态保护与价值实现的双向发力,让余村的光环永不褪色。”

杨小平谈到:“地理学核心是研究自然与人地关系。在余村乃至更广区域的环境地质改良和人地关系优化中,学会愿意全力贡献专业力量,助力‘两山’实践走向科学化和可持续。”

王以淼表示,绿水青山不会自动转化为金山银山,关键要靠科技与智慧找到转化路径。针对天荒坪镇的现实情况,他提出,要借助省碳普惠机制着力破解“余村碳排放量大”的难题,并鼓励周边村庄与余村差异化发展,形成协同共生的绿色发展格局。

实验作媒,让“两山”理念可触可感

“拉一下皮筋,烟雾漫天——这是20年前余村采石场的‘旧模样’;如今矿坑变公园,生态修复的故事就藏在这对比里!”会议现场,靠谱科学传播团队宣讲员周末、陈林孝的实验秀,用“炸裂”效果把“两山”理念讲得鲜活,诠释了如何将美丽风光转换为“美丽经济”。现场高校学生代表赞叹道:“原来气候变化和环保科技可以这么直观地‘看见’和‘触摸’。回学校后,我也要把这样的科普形式带到社团活动中。”

活动期间,与会代表还走进浙江“千万工程”余村展示馆,亲眼见证“两山”理念的生动实践。二十多年来,余村从5G物联网养鱼到竹林碳汇改革,从高效生态农业到蓬勃发展的旅游新业态,这片土地真正实现了从“卖石头”到“卖风景”的华丽转身。原乡人、归乡人、新乡人、旅乡人,都在余村这个绿色基站发射梦想,让绿水青山真正成为梦想起航的地方。

省科协资源环境学会联合体表示,将以此次换届为新的起点继续凝聚科技力量,深化“两山”理念实践探索,为浙江生态文明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创新动力,共同描绘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新图景。

来源:小林的科学讲堂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