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安龙县海子镇,有一位爱管“闲事”的辅警,叫陈文友。他个头不高,身形略显敦实,黝黑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进入洒雨中心派出所海子警务室16年以来,他一直管着村民邻里间的各种“闲事”。
在安龙县海子镇,有一位爱管“闲事”的辅警,叫陈文友。他个头不高,身形略显敦实,黝黑的脸上总是挂着笑容。进入洒雨中心派出所海子警务室16年以来,他一直管着村民邻里间的各种“闲事”。
图丨排查线索
说起海子镇,2个社区8个村落紧密相连,共有6800余户村民,谁家住哪里、哪条路不通,陈文友都知道。不是他记忆力好,而是小镇的每一条巷道,都留下了他反复走过的足迹。与群众打交道的次数多了,大伙有事都会直接打电话给陈文友。
“陈哥,我真不是有意的,请你帮我给老于说说……”2024年10月,马赤黑村的郭某酒后跑到邻居老于家抢了一把水果刀,还不小心划伤了老于。酒醒后,郭某懊悔不已,想找陈文友帮忙调解。
挂断电话,陈文友先来到老于家,见老于还在气头上,陈文友耐心地劝解:“我知道您心里委屈,小郭知道自己错了,大家抬头不见低头见,以后还要互相帮助呢。”接着,他又找到郭某,让其向老于道歉。
经过陈文友苦口婆心地调解,双方最终达成和解,郭某赔偿老于900元,并真诚地向其道歉。一场邻里纠纷就此化解,村子又恢复了往日的和谐。
从老于家出来,陈文友脚步变得愈发轻盈,能帮到村民,他打心眼里高兴。途径箐口村时,听到张大伯和李大叔因为一块菜地的边界问题吵得不可开交,双方脸红脖子粗,差点就动起手来。
“张伯、李叔,都消消气,几十年的老邻居,为这点小事伤了和气多不值当。”陈文友往两人中间一站,一边安抚两人的情绪,一边询问事情的来龙去脉。
随后,他找来村里的寨老,与两位老人一起重新划定土地界线,双方才停止争吵。张大伯和李大叔都意识到自己的不对,还对陈文友竖起了大拇指:“小陈啊,今天要不是你管这事,我们两老弟兄可就闹掰咯。”
像这样的“闲事”,陈文友数不清管了多少回,无论是邻里间发生的争执,还是夫妻间因柴米油盐产生的摩擦,陈文友都当成大事来对待。
图丨入村走访
正因陈文友日复一日地坚守,认真对待每一件“闲事”,将矛盾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渐渐地,村里的争吵声越来越少,村民们的笑容越来越多,陈文友也成了村民心中最值得信赖的人。
除了调解矛盾纠纷,辖区出现在逃人员时,陈文友也爱“插一手”。2023年12月,海子社区的何某因涉嫌诈骗,被兴义市公安局上网追逃。陈文友在系统看到何某的名字,便到其舅舅家了解情况。
陈文友向老人解释何某所涉案件的严重性,老人当即表示愿意配合警方,劝说外甥回头。第二天一早,何某在舅舅的陪同下,到派出所主动投案自首。
16年的时光,陈文友怀着爱管“闲事”的满腔热忱,协助办理案件300余起,规劝网逃人员30余人,参与各类信息采集6万余条。身为土生土长的海子镇居民,陈文友认真对待每一桩平凡小事,管出了小镇的和谐与安宁。
-END-
作者:张琪薰
编辑:罗 微
二审:赵佳玲
终审:李娅梅
来源:黔西南公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