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C后,英伟达大跌!黄仁勋很委屈,因为爆发点在这!

B站影视 电影资讯 2025-03-24 07:33 2

摘要:先说结论,虽然在GTC大会后,英伟达的股价出现了不小程度的下跌,但我认为,英伟达的出货量将在未来很短的时间内(短则半年、长则18个月)有大幅上升,而且这个趋势会有一个十分清晰的前哨观察点。

,抓住风口(iOS用户请用电脑端打开小程序)

本期要点:一个市场没看到的英伟达爆发点

你好,我是王煜全,这里是王煜全要闻评论。

在3月19日,万众瞩目的英伟达GTC大会如期而至,黄仁勋再次带来了精彩的演讲。

这次,我与前哨硅谷行考察团的科技企业家们,观看了黄仁勋的演讲,参观了GTC的展会,还与英伟达合作生态的企业进行了交流。今天就来聊聊我的一些看法。

黄仁勋指出扩展定律还有三重提升之处

先说结论,虽然在GTC大会后,英伟达的股价出现了不小程度的下跌,但我认为,英伟达的出货量将在未来很短的时间内(短则半年、长则18个月)有大幅上升,而且这个趋势会有一个十分清晰的前哨观察点。

首先,作为当前最主要的AI芯片供应商,英伟达当然要对当前有关扩展定律(Scaling Law)将失效的说法作出回应。毕竟,这直接关系到英伟达芯片的需求。

黄仁勋的说法也比较有说服力。他强调,扩展定律不仅没有停止,甚至还在加速。在CES展的演讲中,他就已经提到了扩展定律的三重提升之处,我们也对此进行过评论,这次他又再次对其中test time scaling(测试时间扩展法则)进行了更详细的解释。

他演示了DeepSeek R1模型在推理阶段的表现。相比于非推理模型,DeepSeek R1模型需要消耗7000至8000个token进行多步验证,相较于传统的单次推理方法,计算量增加了6至8倍。

当然,这也就将带来额外计算需求,并且让DeepSeek的回答速度变慢。但这种多步验证的方式确保了模型在应对复杂推理任务时,能够生成更准确、更可靠的回答。

这意味着,虽然DeepSeek模型的训练成本低,但随着R1模型的广泛应用,英伟达的硬件需求其实并不会降低,大家反而需要更多GPU来支撑高强度的计算和推理。所以,早在DeepSeek R1模型推出之初,我们就曾撰文指出,英伟达反而会因此受益。

基于这些明确的需求,黄仁勋也发布了新产品线,将在明年下半年推出的芯片——Rubin。英伟达继续保持了一年一次小迭代、两年一次大迭代的更新速度,推动着AI芯片的快速发展。

英伟达针对企业级计算需求做出的不同产品

但更重要的是,市场曾普遍认为AI算力需求将会一直由微软、谷歌、亚马逊等科技巨头所主导。然而这一格局将发生巨大变化,因为DeepSeek将打开中小企业的服务市场,而且从这次的GTC大会来看,英伟达也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

我们反复指出,DeepSeek真正打击的是OpenAI、Anthropic等闭源大模型企业。

DeepSeek的出现,让科技巨头们意识到,他们并不一定必须与这些闭源大模型企业绑定,也可以选择开源模型。这样一来,他们就可能会减少对这些闭源大模型公司的巨额投资。

同时,中小企业也发现,他们不再必须调用ChatGPT和Claude等闭源大模型,而是可以在本地部署DeepSeek模型,性能差不多,还能降低成本,并且能确保数据安全。此外,借助DeepSeek模型,中小型云平台也找到了为中小企业提供更专业和个性化服务的可能性。

但是,要知道,部署一个AI超算中心,需要大量的专业知识和前期投资,费时费力,所以AI计算市场一直是超大云服务商的专属领域。然而,如今英伟达专为中小型企业提供了“AI工厂”(AI Factory)的集成式解决方案,通过交钥匙式的AI基础设施套餐,让中小型企业能够绕过整合不同硬件和软件组件的复杂过程,快速获得一个成熟可靠的AI算力平台。

这就降低了企业和中小型云平台建设AI基础设施的门槛,也将进一步推动AI技术在中小企业中的普及和应用。

值得一提的是,DeepSeek R1模型才推出两个月,英伟达这样的3万亿美元市值的科技巨头,却能像初创企业一样,快速响应市场的变化。不得不说,这种市场敏感性和前瞻性,确实令人惊讶。

但话说回来,为什么黄仁勋演讲之后,股价仍然大幅下跌呢?

我觉得,这体现出了市场对英伟达的理解不足,因为他们认为,从应用的角度,英伟达缺乏新的增长点。

黄仁勋在演讲中花了不少笔墨来描述机器人和自动驾驶的未来。虽然同时也不停强调Agentic AI,也就是智能体,但这样的表达方式,可能更多地会让人觉得,黄仁勋不是一直在提这三个并列的领域嘛,没啥稀奇了。

但如果你对科技产业的发展有着持续观察,就会知道Agentic AI和机器人以及自动驾驶有着显著区别。机器人目前还远没达到规模量产的程度,近几年很难成为一个新增市场,而自动驾驶的市场虽然正在爆发,但早已被大家计入了预期之中,所以这两个市场确实带不来惊喜。而Agentic AI,因为应用相对分散,黄仁勋也没给出任何的市场数据预测,很容易被华尔街低估。

但新的增长点、尤其是刚才介绍的中小企业的应用需求,恰恰就来自于Agentic AI。我相信,前哨科技特训营的学员和全球风口的用户们应该早已知道,ToB的AI Agent相关技术已经成熟。不仅是客服,AI Agent还将可以部分替代如软件工程师、数据分析师等高价值岗位,这已成为了科技企业们的共识。

有不少企业甚至已经靠提供AI Agent赚到了钱。这些都是Agentic AI市场即将爆发的前兆,而随之带来的新增算力需求也必然会带动英伟达芯片出货量的大增,甚至改变英伟达的客户结构,从主要供应大的云平台客户,到出现大量的中小企业客户,这样,既会带动销售高速提升,也会分散市场风险,会是英伟达的重大利好。

所以,AI Agent的发展状况无疑成为了观察英伟达未来的重要变量。可惜,在这次GTC大会上,黄仁勋的Agentic AI还没有得到普遍的认可,因为这是一个不在产业一线根本发现不了的“暗趋势”。

此外,前哨AI小课第四季已经开始,最近深圳一家企业给员工买了100份AI小课,希望员工们能快速掌握AI新工具,这也是对前哨AI小课的高度认同,我们为这家公司在提升员工技能方面的努力点赞!

顺便再提醒一下,4月初就要恢复为499的正常价格了,现在购买还可以享受399的早鸟价优惠,千万不要错过!

以上就是今天的内容,王煜全要闻评论,我们明天见。

【科技特训营】看懂科技产业,离不开长期观察。线上书院模式,与王老师深度链接!为未来五年做好准备,先人一步,领先一路!

↓¥399,掌握王煜全AI产业预测精华(iOS用户请在电脑端打开)

来源:王煜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