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周刊|以新质生产力赋能文艺高质量发展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3-24 07:34 1

摘要: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蕴含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将凭借技术融合创新、模式升级再造和活力竞相迸发,不断催生新的创意源泉、新的场景应用和新的市场空间。新质生产力在文艺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是推动

新重庆-重庆日报 毛小扬

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新质生产力是蕴含高科技、高效能、高质量特征的先进生产力质态,将凭借技术融合创新、模式升级再造和活力竞相迸发,不断催生新的创意源泉、新的场景应用和新的市场空间。新质生产力在文艺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关键角色,是推动文艺事业转型升级、促进文艺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运用新技术推动新的艺术创造,为文艺作品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文艺事业高质量发展。

以新质生产力拓展文艺空间。当前,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促进了文艺形式创新,拓宽了文艺空间。要加快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不断拓展艺术新空间、开创艺术新境界。一是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激发创作灵感。艺术来源于生活,却又高于生活。文艺工作者既要深入基层亲身体验生活、切身感悟发展,强化现实主义创作,增强作品真实性;又要运用数字技术激发创作灵感,丰富浪漫主义色彩,提升文艺作品审美性。文艺创作既要继承传统创作方式,又要打破传统束缚。通过AI等数字技术生成风格独特、风采各异的作品,以写实逼真、抽象梦幻的画面来激发创作灵感、聚合创造力量,创作出富有想象力、具有个性化的优秀文艺作品。二是通过发展新质生产力培养创作人才。新质生产力的助力,既在文艺创作的流程之中,又在文艺作品的呈现之上,归根结底就是要有兼具艺术素养和数字素养的复合型专业人才。“艺术+科技”跨学科人才培养是一种以现代技术赋能艺术教育的创新。要用好学科交叉融合的“催化剂”,以“艺术+科技”驱动的复合型艺术人才培养为主,在课程设置上补齐科技知识的短板,在学科建设上强化科技前沿的弱项,在专业素养上重视技术实践的养成,培养既熟悉创作原理又精通科技手段、善于运用新技术进行艺术创新创造的复合型人才。

以新质生产力丰富文艺传播载体。文艺传播需要适应数字化时代的特点和趋势,紧跟新质生产力发展,主动拥抱数字化媒体和平台。一是用数字技术塑造文艺传播“新使者”。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数字人将在文艺高质量发展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数字人是数字技术在新质生产力发展中的一种呈现方式,代替了传统文艺工作者从事的相关工作,以高逼真的形象成为文艺名家的代言人。要运用数字动画技术、人工智能交互技术、实时渲染技术,突破时空局限,对过去具有影响力的艺术家进行数字人复原,如推出“梅兰芳孪生数字人”“邓丽君孪生数字人”等,再现时代经典,将其塑造成传播文艺的“新使者”。同时,也可以根据社会需求,塑造形象气质佳、专业知识强、情感表达浓的数字人,通过视听表演、文艺评论等艺术方式,满足不同受众的喜好。二是用数字技术探索文艺传播新途径。随着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短视频已逐渐成为主流传播形式,文艺作品也借助短视频及新媒体平台提升了传播力、到达率。要运用数字技术,加大主题文艺作品网上传播。既可以通过以小见大的短视频、微短剧方式展示文艺作品,更好地适应不断变化的市场发展需求;又可以运用VR、AR、MR等数字技术进行沉浸式体验互动,为文艺传播带来新气象。同时,也可以运用大数据算法推荐机制,根据用户的关注点,精准地、有选择性地推送文艺内容,提高文艺作品与受众的匹配度,促进文艺传播精准化。

以新质生产力激发文艺传承活力。文艺的生命在于创新。新质生产力为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一是用数字技术赋能优秀文艺传承保护。一方面,进行数字储存保护,通过数字化图像采集捕捉、三维数字重建画面、虚拟增强现实场景等手段,对既存的文艺作品、非物质文化遗产等进行全方位的采集提取和影像建档,并通过大数据平台实现共享。另一方面,进行数字化开发,坚持开发与保护相结合、经济效应与社会效应相统一,通过数字技术对物质文化遗产可能性病害、非物质文化遗产可能性断代等潜在危险进行精准跟踪、实时监测,通过数据算力整合方案,实施政策性抢救基础上的开发。同时,凝聚网络保护共识,深化文艺资源线上开发,开辟云端文艺服务付费渠道,以资本循环流通实现文艺产业可持续发展。二是用数字技术助力文艺实现“双创”。新质生产力的介入极大促进了文艺的保护与传承,特别是激活传统文化艺术资源,以科技方式赓续中华文脉。要鼓励文艺家积极拥抱新技术,树立“艺术+科技”创新理念,发挥“互联网+”的作用,在文艺人才教育培训、文艺创作、文艺研究等方面助推数字技术与文艺共创、共融、共享。借助数字技术,加强对传统文艺资源的挖掘与整理,提炼文化精髓,融入现代审美元素,创作出既有文化底蕴又符合时代潮流的文艺作品。

来源:新重庆客户端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