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南北朝的乱象,绵延了一百多年,九个王朝你方唱罢我登场,换到今天,这么多皇族后代,按常理早该被仇杀、清洗、埋进史书的土里,哪能活到后世。可偏有一个家族,不仅躲得过前朝的刀斧,居然还能在隋唐一跃成权贵新贵,会联姻、能做官、宰相都扎堆出了八个,多得像计划生育失败。人
南北朝的乱象,绵延了一百多年,九个王朝你方唱罢我登场,换到今天,这么多皇族后代,按常理早该被仇杀、清洗、埋进史书的土里,哪能活到后世。可偏有一个家族,不仅躲得过前朝的刀斧,居然还能在隋唐一跃成权贵新贵,会联姻、能做官、宰相都扎堆出了八个,多得像计划生育失败。人都说“李唐的天下有一半是萧家的”,这话夸张归夸张,还真不是无的放矢。你想想,这萧梁,到底凭什么这么能混?
说起来,南北朝一堆宗室后裔,哪个不是不好过?元氏、高氏、刘宋、南齐、南陈,哪个家谱不掺点腥风血雨。元家起初还能在北周、北齐头上冠帽子,毕竟北边打了百年,不是白混的,但世事难料,元家的命也就只够顶到隋唐交替——再往后,你去查查唐朝堂上有几个元家大官?屈指可数。
你要说北魏元氏,这家是靠打天下挂了姓的。孝文帝以前他们还叫拓跋,后头改元,势头挺猛。后来诸侯瓦解,东魏、北齐、最西边的北周,轮流把元家拉来做门面,嘴上叫皇族,其实都是当招牌,请君入瓮。别看元家武将里出了几个能打的,连南朝都有人跑去当大将,比如元法僧,跟道武帝挂亲,那会儿还算有排场。只是这好日子,好景不长。
一到了隋唐,元家渐渐收敛,不再全民皆兵,只剩科举混个官职。要提名,元稹还算眼熟,成了唐朝一任宰相,奈何只干了仨月,也就给家族留个姓名。其实转念一想,乱世靠刀,太平靠才,家族荣光你愿守也守不住。元家六十多年不倒,已经算可惜了。北周那帮宇文氏就更惨,隋文帝那一刀切下去,宗室几乎ⅳ片,往后剩下的宇文述、宇文化及,倒头一查,原来姓都非正宗,本是家里仆人。命硬是命硬,但说到底,和皇族没啥关系。
再看北齐,宫里头儿子打父亲、亲兄弟互相掐,内斗强到只靠自家手,根本轮不到外人插刀。高洋一死,后代没几个人能活过四十,高氏宗室,自己把血脉砍得干净利落。北齐一灭,北周随手收割,剩下的高家后主、高延宗那些都被流放西头,惨的说不上。血脉断了,历史舞台上眨眼没了人影。不过高氏旁系也没沦为乞丐,高岳一支的高士廉还扎根唐朝,搞到凌烟阁有名。再怎么说,风光也只持续一时,高家绵延到李世民,靠长孙家的关系还能混口饭。后来盛极而衰,成了历史脚注。
刘宋和南齐的宗室,身份高贵,命却苦多。皇帝自己都觉得宗室碍事,明面上清洗,私下里暗杀。宋明帝、孝武帝,一刀刀砍自己宗族,亲侄子、儿子,个个不幸。刘昶算逃得快,跑北魏去了,还是被封了点虚名,子孙再落魄,家到北周就见底了。南齐也是,齐明帝杀得几乎只剩小孩。一两个能逃北魏、还能有点官做,但翻不了大浪。
到陈朝,政策和前面各家差不多。南陈宗室没被一锅端,但日子也够呛。除了陈后主留在长安唱歌跳舞,其余宗室都被扔到西北,自生自灭。到隋炀帝想搞些“联谊”,才又让人重回长安,分点官职吃茶饭,但皇族心里明白,哪里能再有出头的机会。唯有陈叔达混出点样子,做了宰相,实在说究竟还是靠着“见风使舵”,没留下太多名声,死了还落个奇葩谥号。
冷眼扫一圈,这些皇族后裔,不是死得快就是沉得深。有的血脉断了,有的惨遭流放,有的苟延残喘。唯独萧梁宗室——这家活得真有点意思。
故事说回萧梁。南陈灭梁,并没有赶尽杀绝,梁明帝萧岿带着子侄退到江陵,依附西魏,给家族留了条生路。萧梁懂得看风向,赶紧和北周、隋家联姻,女儿更是个顶个送进隋宫,其中一位成了隋炀帝的萧皇后。家族外戚关系第一层打底,萧梁从附属藩国变成“外戚势力”。你说运气是一方面,这几步棋下得机灵。
但也别以为萧梁靠关系就能一直躺赢。隋文帝的眼光毒辣,宇文氏杀得彻底,萧梁却甘愿被招安,进京做官,没什么挣扎敷衍。独孤皇后把“娘家的闺女”嫁给萧岿儿子,萧瑀。再翻个细节,萧瑀的妻子和李渊还是表兄妹,这萧家在唐朝又搭上一条线。扳倒隋朝时,萧瑀顺势投降李唐。你说他是国舅也是,表姑父也行,什么身份都能用,李世民继位,更是官拜宰相。关键他还把儿子萧衡嫁给了李家的女儿襄城公主,这婚姻网编得跟织毛衣似的。
萧瑀六次罢相后安稳隐退,家族始终在核心权力里折腾。能这么持久,手腕、察言观色、家族传统,缺一样都不行。后头萧至忠官至宰相,只是因太平公主这层关系,被杀掉。家道略沉寂,但这只是故事的一个小低谷,转个弯,又刮来新风。
出奇兵的是萧嵩。萧嵩的爹只是地方官,祖父顶多太子率令,一点官运遗产没留,前途扑朔迷离。想翻身,萧嵩能干,硬是攀上南方大族陆氏。陆氏出了两代宰相,但未给家族带来多少实际好处,反倒因投桃报李捧红了萧嵩。萧嵩当了宰相,凭借人脉顺势让萧衡娶了新昌公主。你看这一盘棋,到头来还是娶进公主,官上加官。
这是萧梁宗室最为高光的时代。萧嵩子孙一连串官居宰相,娶公主、做驸马、纳皇妃,和皇室绑成麻花。萧嵩家萧华做肃宗宰相,萧衡娶新昌公主,萧复在德宗朝做宰相,萧升尚肃宗女,萧升女又成了太子妃,再往下,孙辈就是穆宗、懿宗、僖宗的宰相。唐朝一百多年,这家一代代都不用下岗,真是让人艳羡。
所以你想明白没?皇族后裔都想着拼命搏一把,杀个你死我活,反倒稀里糊涂没了后路。萧梁规矩多,不图一时意气,纵横联姻,见风就转,家族文化里写的不是刀剑流血,而是识时务。你说他们“傍大款”、不够硬气?可偏偏笑到最后的,就是这个路数。
历史看似严肃,实际上兴衰荣辱,很多时候就是命硬遇上会做人。乱世里,一腔孤勇未必有用,智可却步。萧梁是混得最明白的一家。或许,真正的赢家,不是站在血海中央的独行侠,而是拂尘坐堂、能屈能伸、左拥右抱的一大家子。你说下一个,历史还会选中他们吗?我不知道。可在风雨翻腾的南北朝里,萧梁这条路,还真是走得让人拍案称奇。
来源:湖畔欣然看鸳鸯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