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1905年9月2日,当直隶举人刘春霖在茶馆听到"科举即刻废止"的电报时,手里的茶碗哐当摔得粉碎——这个场景像极了现代人突然被告知"高考永久取消"。但更魔幻的是,此刻距离最后一次会试放榜才过去15天,那些刚拿到"进士预备役"身份的举人们,突然成了千年科举制度的"
1905年9月2日,当直隶举人刘春霖在茶馆听到"科举即刻废止"的电报时,手里的茶碗哐当摔得粉碎——这个场景像极了现代人突然被告知"高考永久取消"。但更魔幻的是,此刻距离最后一次会试放榜才过去15天,那些刚拿到"进士预备役"身份的举人们,突然成了千年科举制度的"末代遗民"。
素材来源于网络
① 官场"铁饭碗"破碎记
以前中举等于拿到"体制内入场券",就像今天考上公务员还附赠北京户口+学区房。可新政一出,举人补个县丞缺要等20年——比00后考编还卷!
素材来源于网络
② 知识分子的"社死现场"
老举人王先谦在日记里哭诉:"昨日还是座上宾,今朝已成祥林嫂"。背了半辈子四书五经,突然被新学堂的物理化学打成"九漏鱼",这酸爽堪比让程序员改行跳女团舞。
③ 新旧文明的魔幻碰撞
张謇这类"觉醒派"举人已经开着纺织厂玩资本游戏,而更多人在茶馆大骂:"洋学堂教男女同校,成何体统!"活脱脱晚清版"爹味"吐槽大会。
素材来源于网络
素材来源于网络
从隋炀帝设进士科到1905年废除,这条"读书-中举-做官"的通道运转了1300年。但就像iPhone淘汰诺基亚,当袁世凯等封疆大吏联名上书"科举阻碍新军建设"时,慈禧盖玉玺的手速比年轻人抢演唱会门票还快——毕竟甲午海战的惨败证明:八股文造不出铁甲舰。
素材来源于网络
素材来源于网络
素材来源于网络
当1911年武昌起义的枪声响起,那些坚持穿长衫的遗老们突然发现:自己拼命守护的科举遗风,在革命党眼里还不如一把汉阳造来得实在。这场始于1905年的文化地震,早就在末代举人们颤抖的笔尖下,写好了注脚。
来源:温馨夜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