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非明珠-百废待兴的莫桑比克

B站影视 欧美电影 2025-08-29 17:10 1

摘要:莫桑比克是东非重点国家,之所以说她重点,是因其地理位置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处于非洲大陆东岸,面临印度洋,与马达加斯加隔海向往,它们之间的莫桑比克海峡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峡,全长1670公里,莫桑比克位于东非大裂谷的南端,蕴藏丰富的矿藏,资源禀赋优越。北部鲁伍马盆地

莫桑比克是东非重点国家,之所以说她重点,是因其地理位置优越,矿产资源丰富,处于非洲大陆东岸,面临印度洋,与马达加斯加隔海向往,它们之间的莫桑比克海峡是世界上最长的海峡,全长1670公里,莫桑比克位于东非大裂谷的南端,蕴藏丰富的矿藏,资源禀赋优越。北部鲁伍马盆地是莫桑比克最重要的含油气地区,已发现天然气地质储量4.57万亿立方米。其中莫桑比克北部近海地区已探明可采储量超过2.83 万亿立方米,使其成为全球第13、非洲第2的天然气资源国。煤炭、钽、钛、重砂、石墨、 铝矾土、大理石、石灰石、金矿等储量丰富,其中,钽矿储量居世界之首,约750万吨, 煤炭储量超过150亿吨,钛600多万吨,近几年发现的石墨矿和重砂矿也具有世界级规模。

1975年和中国建交,中国企业在这里也演绎了企业发展的喜怒哀乐,有的折戟沉沙,有的功成名就,在莫桑比克的中国企业除了国内知名的大型油气公司,主要有中国交建、中国电建、中国建筑、江苏国际、河南国际、安徽外经等涉工程类企业、还有像济南域潇这样的矿业开发企业、海牛水泥等建材企业。

在此选择几家企业给大家做下介绍,中国路桥是最早走出海外的中国央企外经平台公司,在当地承揽了标志性项目- 马普托-卡滕贝大桥。该项目是中莫合作落地的经典项目,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贷款,全长3公里,主跨680米,总投资金额7.86亿美元,丹麦COWI设计公司设计,由中国进出口银行提供中长期融资贷款,中国路桥建设实施,项目建成后,极大缩减了马普托湾周边居民的出行时间,该项目也是马普托建设走廊的关键部分,

中国路桥在当地还承揽了其他重要项目,比如N1、N6、N4等国家级公路的修复。

其他中国大型国央企也深度参与了莫桑比克诸如河道疏浚、铁路、桥梁、电站等大型基础设施项目。

上诉项目多采用”EPC+F”的模式进行,由莫桑比克政府提供主权担保,中资企业从多边银行或者中资银行寻求金融支持,支付期限为10-15年的中长期支付。

莫桑比克目前仍属于世界上最穷国家之一,2024年全国GDP216亿美元,人口3300万,人均GDP650美元,外汇储备:41.65亿美元外债总额:651.91亿美元。莫桑比克曾爆出“隐藏债务”丑闻,其中涉及中国贷款。这引发了国际社会对非洲国家因中国贷款而陷入“债务陷阱”的担忧。虽然中莫双方都否认这一点,但如何确保项目的财务可持续性和透明度仍是关键挑战。

莫桑比克的隐藏债务丑闻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在此简单介绍一下

莫桑比克债务危机是指2016年曝光的、由政府相关国有企业秘密举借的大量巨额债务所引发的国家财政和经济危机。这场危机导致莫桑比克货币暴跌、通货膨胀飙升、国际援助中断,使该国陷入严重的困境。

危机是如何发生的?

莫桑比克是世界上最不发达的国家之一,严重依赖国际援助和贷款。

2013年左右, 当时政府希望通过发展海洋渔业和海上安全来推动经济。三家国有公司(EMATUM、ProIndicus 和 MAM)相继成立,分别专注于金枪鱼捕捞、海事安全和沿海巡逻。

这些公司以“政府提供主权担保”的方式(即政府承诺如果公司还不起,国家来还),从欧洲银行(主要是瑞士的Credit Suisse和俄罗斯的VTB银行)获得了大量贷款。

其中最著名的是2013年的EMATUM公司发行的“金枪鱼债券”,总额达8.5亿美元。为了吸引投资者,债券利率极高。

2016年4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 在对莫桑比克进行经济评估时,发现了这些此前未公开的巨额债务。

调查发现,这三家公司的隐藏债务高达20亿美元(后来核实为22亿美元),这相当于当时莫桑比克GDP的10%以上。

这意味着莫桑比克政府的实际债务水平远高于向国际社会(如IMF和世界银行)报告的水平,严重违反了与捐助方达成的协议。

IMF和所有14个西方捐助国立即暂停了正在执行的预算援助(金额高达数亿美元),这对严重依赖外援的莫桑比克财政是致命打击。

莫桑比克货币“梅蒂卡尔(Metical)大幅贬值”,通货膨胀率急剧上升,人民生活成本飙升。

该国陷入了自1992年内战结束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危机。

政府缺乏透明度,这是最核心的原因。政府隐瞒巨额债务的行为严重破坏了财政纪律和国际信任。后续调查发现,这些贷款中有相当一部分资金被挪用、被侵吞,而非用于项目本身。例如,购买渔船的价格远高于市场价。

政府对于主权担保的风险认识不足,举债决策过程不透明、不专业,导致了不可持续的债务负担。

当时全球流动性充裕,国际银行热衷于向有自然资源前景(莫桑比克拥有巨大的天然气储量)的国家放贷,有时忽略了尽职调查和债务可持续性分析。

因危机造成了当地货币贬值、通胀高企、外汇短缺、经济增长放缓,普通民众成为最大的受害者。

莫桑比克失去了国际社会的财政支持,其国家信誉受到严重损害。

美国司法部启动了“海上钳制行动”(Operation Carne Fraca)调查其中的问题。

危机后,莫桑比克政府不得不与债权人进行漫长而艰难的谈判。

2023年,莫桑比克政府与主要债权人达成了原则性协议,将EMATUM的“金枪鱼债券”转换为期限更长、利率更低的主权债券,这被认为是解决这场危机的重要一步。

尽管近年来随着大型天然气项目的发展,莫桑比克的经济前景有所改善,但这场危机的遗留问题,特别是对其法治和反腐体系的考验,至今仍在继续。

下边我们再讲讲其他中国企业在莫桑比克的发展情况。

安徽外经是中国对外经贸圈的一家老牌知名企业,当年随着中国金融机构对外投融资政策放宽,安徽外经抓住了对非洲和中国金融扩张的时代机遇,在非洲多个国家开花结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随着时代的变迁,中国金融政策的变化,安徽外经也陷入了不可持续发展的泥淖。

安徽外经在莫桑比克主要承揽的项目有

莫桑比克国际会议中心,

是为2011年非盟首脑会议配套建设的重点工程。包括一个大型国际会议中心、一家五星级酒店(钻石酒店)以及配套的办公楼和设施。它成为了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最现代化的地标建筑群之一。

马普托“600套”总统公寓项目,

项目位于首都黄金地段,是当时莫桑比克最高档小区之一,建设标准很高,客户人群为莫桑比克政府高级官员、议会议员等,共计600套高档公寓及配套设施。

项目的模式也都是中国政策性银行提供贷款融资,安徽外经也通过上述项目,结识了莫桑比克高层关系,为其日后在当地市场开疆拓土积累下人脉。后续,安徽外经在当地承揽了部分现汇道路房建项目,以及在贝拉投资建设非洲海岸(Bela Africa Coast)综合开发区,主要是按照地产开发模式在推进,投资开发了莫桑比克首个大型高档商业住宅小区“钻石大厦(Diamond Building)”和“珍珠大厦(Pearl Building)”,主要面向外国使馆、国际组织和当地精英,成为马普托的地标性建筑。

在著名的马普托大象保护区(Maputo Elephant Reserve) 内,投资建设了超豪华的“白象酒店(White Elephant Resort)”。该项目旨在吸引高端国际游客,但因其位于生态保护区而一度引发争议。

资源开发业是安徽外经最雄心勃勃的领域。其旗下的戴比(Diby)矿业公司获得了莫桑比克中部太特省(Tete)的煤矿开采权。太特省拥有世界级的煤炭储量,安徽外经曾意图在此领域获得巨大收益。

同时,公司还投资了大型农场项目,进行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响应莫桑比克政府发展农业的号召。

安徽外经在马普托还开设了大型中国商品超市,满足当地华人社群和莫桑比克民众的需求。但是莫桑比克的购卖力有限,房地产开发配套又是极度消耗资金和周期性行业,随着安徽外经在国内资金链断裂,以及在津巴布韦、马达加斯加矿业项目持续投入,其在莫桑比克的投资拉动开发区项目也难以为继。

在此介绍的另一家企业是青山集团,他是世界上最大的不锈钢生产企业,自2017年就在探讨在莫桑比克投资建厂的计划,莫桑比克拥有丰富的铬铁矿资源,其是生产不锈钢的关键原料,但当地缺乏深加工能力,主要出口初级矿石。这与青山集团的战略高度契合。

2016-2017年间,青山集团与莫桑比克政府签署了多项谅解备忘录和协议,计划在莫桑比克中部太特省的卢皮亚地区进行大规模投资。

计划内容:该项目号称总投资额数十亿美元,是一个集 “采矿-冶炼-发电-物流” 于一体的综合性工业园。核心内容包括:

开采太特省的铬铁矿。

建设一座大型铬铁合金冶炼厂(将矿石加工成附加值更高的铬铁)。

配套建设一座燃煤发电厂为园区供电。

同时还需解决运输问题(可能涉及铁路和港口升级)。

尽管协议签署时声势浩大,但项目在推进过程中遇到了几乎无法克服的困难,导致其迟迟无法落地,主要有以下具体原因

基础设施瓶颈是最致命的障碍。太特省深处内陆,矿石和产品的运输严重依赖一条通往贝拉港的塞纳铁路(Sena Line)。该铁路运力早已饱和,且维护状况不佳,根本无法承担一个大型矿业项目带来的巨大运输需求。虽然青山曾提议投资升级铁路,但这涉及与多方(政府、港口、现有铁路运营商)的复杂谈判和巨额额外投资,进展极其缓慢。

建设冶炼厂还需要稳定、廉价的巨大电力供应。计划中的配套电厂同样面临投资巨大和建设周期长的问题。莫桑比克本身电力短缺,无法保障项目需求。

目前,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特别是铬铁)波动剧烈。随着项目可行性研究的深入,考虑到巨大的基础设施投入成本,该项目的经济回报预期可能不再乐观。

与此同时,青山集团在印尼的镍和不锈钢产业园项目进展神速,并获得了空前成功。印尼的资源条件(镍)、政策支持以及地理位置都更具优势,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青山集团全球战略的绝对核心。集团的资金和精力几乎全部倾注到了印尼,对莫桑比克项目的优先级大幅降低。

截至目前,在太特省卢皮亚地区,并没有建成任何铬铁冶炼厂、发电厂或相关的工业设施。项目始终停留在纸面规划、勘探和可行性研究阶段。

虽然莫桑比克政府偶尔仍会提及这个项目,但已不再将其视为近期可行的重点。青山集团也早已不再主动宣传其在莫桑比克的计划。

但青山集团在莫桑比克的探索应该仍在继续,有可能会将其在莫桑比克周边国家的产业投资进行联动整合,让我们拭目以待。

还有一家中国民营企业在莫桑比克经营的风生水起,就是济南域潇集团,

济南域潇集团自2006年起进入莫桑比克,其发展历程可以看作是中国民营企业在非洲矿业和地产投资领域的缩影。其业务主要集中在矿产资源勘探与开采和房地产投资两大板块。

域潇集团在莫桑比克的投资始于矿产资源。

主要聚焦于重砂矿。这类矿藏富含钛铁矿、金红石、锆英石等战略性矿物,是生产钛白粉(涂料、塑料的重要颜料)和金属钛(航空航天材料)以及陶瓷的关键原料。

其在莫桑比克的矿业活动主要通过旗下或关联的非洲域潇矿业有限公司(Africa Yuxiao Mining Limited) 以及多个项目公司进行。

域潇集团在莫桑比克的赞比西亚省 和莫马地区附近拥有多个锆钛矿矿权。其中,位于赞比西亚的矿区是其重点开发和运营的项目之一。

域潇主要进行矿山建设、开采和初加工,最终将矿产品(主要是重砂矿精矿)出口到中国及其他国际市场。

但他并不满足于仅仅出口原材料。近年来,他们计划在莫桑比克建设选矿厂和深加工厂,旨在提高产品附加值,将初级精矿加工成更高价值的钛渣、金红石等产品,这也符合莫桑比克政府希望提升本地化加工比例的政策要求。

在矿业站稳脚跟后,域潇集团利用其积累的本地经验和资金,进入了房地产领域。

其在莫桑比克首都马普托投资开发了大型房地产项目——域潇广场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商业和住宅项目,包括高档写字楼、公寓、商业中心等。该项目成为了马普托的一个地标性建筑,也体现了域潇集团对莫桑比克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信心。

房地产业务不仅为集团带来了多元化的收入来源,也极大地改善了其在当地的品牌形象,从一个纯粹的“资源开采者”转变为一个为当地社区创造现代化设施和就业的“城市建设者”。

域潇集团在2000年代中期就进入莫桑比克,那时莫桑比克的矿业投资热潮尚未完全兴起,使其可以用较低成本获取了大量优质的矿权。

其业务契合中国的“走出去”战略和“一带一路”倡议,在资源保障方面为国家做出了贡献。

集团在运营中注重雇佣当地员工,提供技能培训,并与当地社区和政府保持沟通,努力履行社会责任,以减少运营阻力。

从勘探、开采到计划中的深加工,域潇集团试图掌控整个产业链,这有助于提升抗风险能力和利润率。

济南域潇集团在莫桑比克的发展是一个从单一矿业开采向多元化投资成功拓展的范例。 它抓住了莫桑比克资源丰富的机遇,通过锆钛矿开采奠定了坚实基础,随后又通过投资房地产提升了品牌形象和综合实力。

同时,我们也看到,莫桑比克虽然是世界上最不发达国家之一,但是西方发达国家乃至印度、土耳其等国并未放弃在这个市场上的发展。在此也做下介绍,以方便各位对比思考,

天然气依然是是最大的焦点。莫桑比克北部鲁伍马盆地的海上天然气田是世界级发现。以法国道达尔能源为首的财团(包括其他欧洲公司)主导了其中一个大型项目(虽然曾因安全问题暂停,但正逐步恢复)。意大利埃尼集团(Eni) 则主导了另一个采用浮式液化天然气(FLNG)设施的项目,已率先投产出口。这些项目吸引了数百亿欧元的投资。

Globeleq由英国国际投资公司(英国政府的金融发展部门)控股,是一家电力提供商,目前正在伊尼扬巴内省建设一座450兆瓦的燃气发电厂,并已建成两座总装机容量为60兆瓦的太阳能电站。2024年7月,Globeleq在莫桑比克首个公共风力发电项目获得美国国际开发金融公司(DFC)9900万美元贷款,该项目位于莫南部的纳马查附 近,总装机容量为120兆瓦,总投资约2.68亿美元。

2016年,埃克森美孚石油公司从意大利埃尼石油公司收购莫桑比克鲁伍玛盆地天然气4区块项目25%的权益,参与莫桑比克天然气勘探开发。

南非萨索尔石油公司(Sasol)是最早进入莫桑比克进行油气开发的外国公司,

主要在莫桑比克中部盆地勘探开采油气资源,通过管道输往南非,在莫桑比克南部边境投资建设装机容量400兆瓦的天然气发电站。

在矿产方面,欧洲公司参与煤炭(虽然后期因物流和价格问题遇冷)、钛、钽、石墨等矿产的勘探和开采。英国和瑞士的矿业和贸易公司在此领域很活跃。澳大利亚西拉资源公司(Syrah)在莫桑比克勘探开 采石墨项目多年,其位于莫桑比克德尔加杜角省巴拉马的石墨项目矿区110平方公里。 该项目自2017年开始投产,其石墨矿产品主要出口中国和美国。 澳大利亚必和必拓公司在当地开采铝矿,生产铝锭,已经成为当地最大的工业公司。

基础设施与建设方面,欧洲公司,特别是来自葡萄牙、意大利和法国的建筑公司,深度参与莫桑比克的道路、桥梁、港口、大坝和公共设施的建设与修复。这些项目很多由欧盟、欧洲投资银行(EIB)等机构提供资金支持。

因莫桑比克是葡萄牙语国家,葡萄牙的银行业占据主导地位,例如千禧银行(Millennium bim) 和葡萄牙储蓄信贷银行(BCP)的在莫桑比克的子行是当地最大的银行之一。

同时,欧洲公司投资于甘蔗种植和制糖(如英国的Illovo Sugar)、热带水果种植园(为欧洲超市供货)、以及腰果加工等。

除了以上提到的,日本也长期在莫桑比克经营资源的开发、贸易,但是总体感觉比较低调,比如日本百年企业三井物产,在莫桑比克一度参与收购巴西淡水河谷(Vale)在莫桑比克太特省莫阿蒂泽煤矿的部分股权,并深度介入纳卡拉物流走廊的建设。同时也在关注莫桑比克北部鲁伍马盆地的巨大天然气项目,寻求投资或长期采购协议的机会,还投资于农业种植园(如生物燃料作物)或渔业,产品部分出口日本。日本国际协力银行(JBIC)行长近期会见了莫桑比克总统,呼吁莫政府积极推动恢复道达尔能源的LNG项目,并表示JBIC将积极动员日本企业赴莫投资,重点聚焦能源和农业领域。日本政府也将“稳定德尔加杜角省以加强供应链”作为与莫桑比克共同议程合作的倡议之一,旨在为LNG项目创造稳定环境。

可以看出,西方国家是通过国家出面、高层直接沟通,金融机构辅助、企业出面投资拉动,换取莫桑比克在资源、物资原材料等方面的供应,通过深加工和品牌、市场优势,以满足其在高端产业链的需求,获得高额回报;或是资源回运,以保证母国的资源安全。特别是日本,通过“官民一体”的模式,由政府出面、ODA(官方发展援助)向政府伸出橄榄枝,企业跟进,有目的、有重点的介入重大战略性资源类项目,效率高、规模大、但是又有聚焦、风险把控到位,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印度与莫桑比克有着长期友好的双边关系,这为印度企业在莫桑比克的经营奠定了良好基础。印度公司在莫桑比克的发展主要集中在几个关键领域,并且呈现出机遇与挑战并存的局面。

能源领域是印度公司在莫桑比克最大、最重要的投资领域。 印度石油天然气公司(ONGC Videsh)、印度石油有限公司(Indian Oil Corp)和巴拉特石油有限公司(Bharat Petroleum)组成的财团收购了鲁伍马盆地1号区块的20%权益,总投资额超过60亿美元。这是印度在非洲最大的单一投资项目之一。 这些投资旨在为印度快速增长的经济锁定长期的液化天然气(LNG)供应来源,保障其能源安全。

印度钢铁巨头京德勒西南钢铁公司(JSPL)和韦丹塔资源公司(Vedanta Resources) 曾在莫桑比克的太特省投资煤炭开采项目。然而,由于国际煤炭价格波动、基础设施(尤其是铁路和港口)不足以及物流成本高昂,这些项目面临巨大挑战,有的甚至已经退出或暂停。

土耳其大型基建公司也活跃在莫桑比克市场。

由Summa和Yapı Merkezi组成的合资公司承建纳卡拉走廊铁路线现代化和修复项目。11.7亿美元。该项目是由淡水河谷莫桑比克公司(Vale Moçambique)和莫桑比克港口和铁路公司(CFM)共同作为项目的发起者和拥有者,采取公私合营的方式,长期拥有并运行,主要是将淡水河谷在莫阿蒂泽(Moatize)的煤炭以更低成本、更高效率运输到纳卡拉港,世界银行集团的国际金融公司(IFC)参与部分长期贷款,并协助搭建融资结构,多边投资担保机构 (MIGA): 为项目提供了政治风险担保,日本国际协力机构 (JICA)作为债务融资方,提供了超过10亿美元的长期债权贷款。其他如非洲开发银行和商业性银行也参与了银团贷款和次级债务融资,私方淡水河谷是主要的使用者,也是建设资本的筹措者,莫桑比克港口和铁路公司以现有资产入股并提供特许经营权。但这种模式很难为中国企业接受,因为体制的原因,一般国有企业很难接受同股不同权的模式,以及以资产入股带来的评估标准认定、国有资产是否流失等一系列问题。在这里需要说明的是,淡水河谷2022年因致力于到2050年实现碳中和目标,加之业务亏损,已将莫阿提兹煤矿股权转让给印度金达尔集团下属矿业公司Vulcan。

应该说,莫桑比克目前仍处于百废待兴的阶段,同时又是个资源禀赋极高的国家,对于很多期盼“走出去”企业有着很大吸引力,特别是2025年莫桑比克新政府上台,推出一系列招商引资政策和优质项目,对于产业链条相关企业有着很大的吸引力,比如说,新政府最近推出的陆地及海上石油天然气区块进行招商,计划重启的由道达尔能源主导的“莫桑比克LNG”能源项目,投资额度超过200亿美元,加上本来莫桑比克基础设施底子薄弱,发展空间巨大,需要加大投入建设,这些因素势必带来莫桑比克基础设施市场的活跃,但是我们也要看到,莫桑比克的政府效率低下、审批程序复杂、外汇管制、外币缺乏、当地币汇率波动、市场配套能力差,以及对于外国企业的种种要求,比如提升当地员工招聘率,增加当地材料设备采购比例,加强当地社会责任、环境保护等,对于习惯于在国内成熟产业链条及规则的企业是个不小的挑战。

应该说未来的着眼点还是在技术密集和资金密集型项目,这也对企业的实力、管理水平提出了考验。指望在非洲通过一个项目实现一夜暴富的梦想毕竟难以实现,企业还是要遵循经济发展的规律,通过市场的开拓、项目的实施,人才的培养、属地化产业链的打造,资本的慢慢积累,不断打磨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和管理水平,放眼世界上国际化企业,大都是经过百年洗礼造就的行业领军企业,行业标杆或者规则制定者,从过往的历史来看,中国企业国际化的道路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

以上信息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删帖。

来源:优美原野Sw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