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省安宁监狱“自律·他律”双引擎 “严管·厚爱”同发力 锻造新时代监狱铁军

B站影视 内地电影 2025-08-29 18:27 1

摘要:锻造这样一支队伍,非朝夕可成。监狱何以点燃队伍思想星火、筑牢行为堤坝、激发奋进动力?答案,在于“自律”与“他律”双轮驱动、“严管”与“厚爱”同向发力的治理之道。

“风气正、管理严,

势头好、干劲足”十二字

是当前云南省安宁监狱

队伍风貌的生动写照

这份由内而外透出的

严明秩序与蓬勃活力

正成为助推监狱高质量发展的

强劲引擎

锻造这样一支队伍,非朝夕可成。监狱何以点燃队伍思想星火、筑牢行为堤坝、激发奋进动力?答案,在于“自律”与“他律”双轮驱动、“严管”与“厚爱”同向发力的治理之道。

自律铸魂——思想堤坝的“夯基垒台”

自律是铁军的灵魂与脊梁。监狱坚持从思想源头抓起,实施“铸魂·醒脑·润心”三阶递进工程,筑牢队伍思想堤坝。

政治建设“铸魂工程”。一是理论武装抓牢抓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凝心铸魂,构建并固化“党委领学、支部跟学、专家导学、群团促学、个人自学”的“五学联动”机制,拓展“送学上门”“送教到一线”等举措,推动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二是党的建设抓常抓细。常态化开展重温入党誓词、重大节日升旗仪式、新警入职宣誓等仪式教育;固化党员同过“政治生日”制度,通过赠送红色书籍、共忆入党历程、红色资源浸润等方式引导队伍将忠诚与自律融入血脉、见诸行动。

警示镜鉴“醒脑行动”。用好违纪违法干警警示录、忏悔录、警示教育片及警示教育基地资源,深化“一季度一主题一警示”“纪法进基层”等活动,刚性落实“党委(支部)书记和班子成员讲纪律党课,纪委书记上党纪辅导”制度,聚焦各党支部风险隐患靶向开展“送学式”廉政教育和“订单式”警示教育。对各部门“一把手”、年轻干部、新提拔干部、新发展党员等重点群体定期实施集中警示教育,让震慑常在、警钟长鸣。

廉政清风“润心计划”。创新打造“纪法小课堂”品牌,每周一主题撷取队伍工作生活“微场景”,解析《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职人员政务处分法》等背后“硬杠杠”。每季度一主题组织队伍自编自导自演“爱廉说”情景短剧,在“体验式”教育中让廉洁理念入脑入心。打造集廉政格言、警句、书画作品等于一体的“廉政广场”,开展“清廉‘家力量’——廉政文化作品展播”系列宣传,结合传统二十四节气推出“节气话廉”专栏,弘扬廉洁文化、厚植自律沃土。

他律固本——行为规范的“精耕细作”

自律是内生动力、理想境界,他律则是不可或缺的外部保障与刚性约束,其要义在于构建清晰可循的边界、不容逾越的底线。监狱全面压实监督之责、筑牢行为之界、织密制度之网。

责任链条全贯通,织密管理之“网”。压实构建“党委扛主责定向、纪委强监督执纪、支部抓落实到底”的监督管理责任闭环。建立纪委委员挂钩监督党支部机制,以党员责任区创建为载体实施“网格化监督”,延伸严管触角至组织“最末梢”。紧盯违规饮酒问题,全面排查重点人员并落实侧重性教育、签订承诺书、监狱领导集体谈话等举措,同时结合其日常履职和生活实际指定长期管理责任人,实现“一人一策”精准管控。发挥家庭监督之力,通过发放助廉倡议书、签订廉政承诺、同受警示教育等举措筑牢“后院”防线。

日常监督全覆盖,打通时域之“差”。严管“八小时以内”,认真开展深入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教育,全面贯通融合纪委、警务督察、财务、审计等力量。紧盯“八小时以外”,实行全覆盖监督管理责任包干方式,各党支部每周指定1名干警为监督管理责任人并进行公示,辅以谈心谈话等举措,动态掌握队伍思想行为动态。按队伍居住地组建片区管理群,指定1名党员为片区管理员,及时发现并干预异常苗头,通过联通工作圈生活圈,凝聚齐抓共管合力。

约束机制全贯通,筑牢行为之“界”。构筑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监督约束和管理体系,以“日督查、周通报、月曝光”的警务督察机制,持续纠治队伍在责任落实、工作纪律、警容风纪等方面的偏差。精准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违规违纪行为“零容忍”,形成“一处违纪、处处受限”的强力约束。

暖警凝心——内生自觉的“沃土滋养”

当队伍身心舒展、后顾无忧、劳逸得宜,“我为集体添荣光,不使警徽蒙微尘”的信念,便自然升华为行之所向。监狱用心用情实施的“守护·纾困·暖心·赋能”四维暖警工程,恰是滋养内生动力的源头活水。

守护:筑牢身心根基。筑好“身”之屏障——在办公区和监管区全面配备AED除颤仪、急救药械,定期邀请医学专家开展急救知识培训、健康义诊等活动。严格落实每年度全员健康体检,拓展检前集中咨询服务、检后集中报告解读等举措。建立完善1人1册健康档案,配备兼职健康辅导员和急救人员,动态跟踪护航队伍健康状态。强化与驻地医疗机构协调联动,动态调整拓展定点医院,全方位畅通队伍紧急就医“绿色通道”。强化“心”之疏导——严格落实每年度全员心理健康测评,通过谈心谈话、入户家访等途径动态调研掌握队伍心理状态。常态化与专业心理咨询机构联合开展“一对一”心理咨询和辅导治疗,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针对性开展年轻警察扛压抗挫培训,引导队伍卸下心理包袱“轻装上阵”。

纾困:精准回应关切。坚持推行“每年一次全覆盖谈心谈话、每半年一次开门纳谏、每季度一次群众满意度调查、每月一次党委工作调研”的“四个一”工作法,真诚倾听、精准摸清基层急难愁盼。扎实推进党委民生实事计划和“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每年举办寒暑假爱心托管班,巧解队伍“带娃难”;积极协调驻地教体局,力破子女“入学忧”;适时组织单身青年干警参加交友联谊活动,助纾队伍“婚恋愁”。

暖心:传递组织温情。做实做细队伍结婚、生育、生病、家庭重大变故等事件和重要时间节点的走访慰问,深化医疗互助、困难帮扶等工作,让组织温暖常驻心间。常态化举行警察节系列活动、举办荣退仪式,致敬付出荣光,增强队伍荣誉感归属感。每年开展家属进警营活动,通过实地参观、座谈交流、家书传情等举措拉近“大家”与“小家”之间的距离,增进家属理解与支持。拓展延伸“四季关爱”、推送节日慰问短信、夏送清凉等举措,让组织关怀持续浸润警心,凝聚归属认同。

赋能:科学减负续航。由领导干部带头刚性落实带薪年休假制度,健全完善一线警察辅警轮休调休机制以及轮班值守、AB角互补等制度,保障队伍休假休息;统筹考虑队伍身体健康和家庭情况,对患病、家庭困难、孕期等特殊情况,在值班执勤等方面适当予以照顾;科学优化值班执勤模式,推动机关警力下沉、优化分监区建制,多措并举让基层“轻装上阵”。组建16个兴趣小组并常态化开展文体活动,拓展“警星杯”运动会、趣味运动会、春游秋游、文艺演出、演讲比赛、经典诵读等载体,让队伍在自律健康的“八小时以外”滋养精神、蓄力前行。

提能励为——推动发展的“固本强基”

构建过硬的纪律作风与精湛的业务能力互为支撑的体系,全力构筑起推动监狱高质量发展的坚实基础。监狱以系统性举措淬炼队伍筋骨、磨砺全警锋芒。

砺为:淬炼本领补短板。纵深推进全警实战大练兵,构建“长计划+短安排”练兵体系,拓展移动“小课堂”、灵活“小单元”、送学“小分队”等载体,以一体化“教学练战”淬炼队伍综合素能。每周开设1期业务骨干上讲台,聚焦狱政管理、刑罚执行、安全生产等工作堵点难点,由科室“专家”和基层“能手”传经送宝,填补队伍“本领赤字”。常态化推进一对一“导师带徒”行动,定期组织干警轮岗锻炼,精准滴灌青年成长。深挖整合全狱人才资源,组建“女警心理咨询团”“心理矫治小组”“矛盾调处化解小分队”和公职律师等团队,在“砺为”中实现“提能”的跃升。

取经:博采众长拓视野。围绕核心业务需求,精准组织干警赴省内先进监狱交流取经,借鉴引入的“指战一体化”联动机制、“网格化+智慧化”管理模式、“矛盾化解三步法”等机制为推动监狱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定期选派干警到省监狱管理局、驻地公安局跟班学习,多维度拓展履职视野、提升履职本领,1名干警运用跟班所学技能迅速破获一起狱内案件。组织骨干力量远赴浙江警官职业学院举办警察履职能力提升培训班,通过专家讲、大家研、实地练,在学以致用中真正把先进经验转化为破难题、促发展的“本土良方”。

树标:示范引领激活力。在用好常态化评先评优、表彰奖励的基础上,扎实推进“赏识性”教育,全面推进“党员示范岗”创建,激活先锋模范“红色引擎”。每季度聚焦教育改造、维护安全稳定等主题开展先进典型评选推荐活动,并通过“风采上墙”“经验上墙”等方式引导队伍见贤思齐。每年举办身边典型宣讲会,通过“身边人讲身边事”,让标杆的力量看得见、学得到,有力点燃队伍干事创业、创先争优的激情与活力。

通过“自律”与“他律”的双轮同驱,“严管”与“厚爱”的刚柔相济,省安宁监狱成功锻造了一支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铁军队伍,这不仅是监狱治理现代化水平的生动诠释,更是守护监狱持续安全稳定、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钢铁长城。监狱的系列实践,为锻造新时代高素质监狱人民警察队伍,贡献了一份颇具借鉴价值的“安宁智慧”与“安宁方案”。

来源:云南省安宁监狱

责任编辑:周云鸽

来源:云南政法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