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8 月 27 日下午 3 点,这位为泰党领袖在总理府对着镜头微微一笑:"泰国民众们,我知道大家最近很揪心,但请相信,我从未做过损害国家利益的事。"
距离宪法法院裁决还有 48 小时,被停职的总理佩通坦突然开了金口,一场电视讲话硬是把死棋下活了!
8 月 27 日下午 3 点,这位为泰党领袖在总理府对着镜头微微一笑:"泰国民众们,我知道大家最近很揪心,但请相信,我从未做过损害国家利益的事。"
就这一句话,加上她身后大屏幕滚动播放的通话记录,曼谷街头的支持率一夜之间从 9.2% 飙到 28%,直接给巴育领导的军方势力来了个釜底抽薪。
佩通坦凭什么反败为胜?巴育的算盘又为何落了空?
先说说这事的来龙去脉。
7 月 1 日泰国宪法法院突然宣布暂停佩通坦的总理职务,理由是她跟柬埔寨参议院主席洪森的一通电话惹了麻烦。
反对派立马跳出说她 "出卖国家利益",执政联盟里的自豪泰党也趁机跳船,7 月 18 日宣布退出政府。
当时所有人都觉得佩通坦这下彻底完了,总理职权被停,联盟散伙,民调跌到第四,巴育在枢密院,就等法院一锤定音,好让军方重新掌控局面。
但 8 月 21 日她亲自出庭接受质询,平静地提交了 200 多页证据;8 月 25 日按法院要求提交最后陈词,把通话内容逐字逐句拆解,证明那只是外交谈判技巧。
关键是 8 月 27 日那场电视讲话,她没搞悲情牌,而是直接亮干货:"通话全程有国家安全委员会官员在场记录,每一个承诺都经过内阁讨论",边说边展示了带官员签字的会议纪要。
新华社记者在曼谷街头采访,小贩们都说:"比起躲在背后搞小动作的人,敢把证据摆出来的总理更可信"。
反观巴育这边,可真是机关算尽,这位 2014 年靠政变上台的将军,去年底刚进枢密院,本以为能靠着军方势力遥控政局。
他想着先让宪法法院暂停佩通坦职务,再鼓动执政联盟分裂,最后借 "违宪" 罪名把为泰党彻底踢出权力中心,重现 2014 年军事政变后的 "稳定局面"。
为此他还特意让亲信在法院和反贪委员会安插人手,就等裁决结果出来好 "顺理成章" 接管政府。可没算到佩通坦不按套路出牌。
要说巴育为啥会失手,首先得看他这步棋错在哪。
7 月 1 日法院暂停佩通坦职务时,9 名法官全票通过受理请愿,7 票支持停职,这明显是军方势力在背后运作。
但泰国百姓早就受够了军政府那套,巴育 2014 年政变后搞了九年军管,经济搞得一团糟,2024 年 GDP 增长率只有 1.5%,年轻人失业率飙到 12%。
曼谷大学的民调显示,67% 的民众认为 "军方干政比腐败更可怕"。佩通坦正是抓住这点,在电视讲话里特意提到:"我们不能再回到靠枪杆子说话的年代",一下子戳中了民众的痛点。
甚至是巴育自己阵营里出了内鬼。
他当年的盟友巴威领导的国民力量党,居然在裁决前三天跟为泰党秘密接触,承诺 "不支持任何推翻民选政府的举动"。
说起来也可笑,巴育 2021 年为了独揽大权,把巴威的亲信塔玛纳开除出党,两人早就结下梁子。
这次巴威眼看巴育想借法院夺权,干脆釜底抽薪,拿到国民力量党手里的 36 个议席。
再看佩通坦这边,她能反败为胜绝非运气。法律上,她死死咬住 "外交谈判不受宪法限制" 的条款,请来泰国前外交部长素拉杰作证,证明 "您想要什么可以直接告诉我" 是标准的谈判话术。
政治上,她放低姿态主动道歉,8 月 18 日发布会承认 "通话录音泄露是我的责任",但强调 "内容没有问题",既赚了同情分又没丢原则。
经济牌和政治牌绑在一起打,宣布如果复职就立即推行 "青年就业计划",用财政补贴中小企业吸纳毕业生,这招直接把城市年轻人拉到了自己这边。
还有个关键因素不能忽略,那就是王室的态度。虽然泰国国王没直接表态,但 8 月 28 日枢密院主席炳将军突然公开说 "应该尊重选举结果",这话里的意思就深了。
要知道炳将军是巴育当年的老上司,他这话一出口,等于给巴育泼了盆冷水。
泰国政局的专家分析,王室担心军方再次干政引发外交危机,毕竟美国和欧盟都放话了 "密切关注泰国司法独立",这种时候谁也不敢冒天下之大不韪。
这时候回过头再来看看时间线有多惊险:8 月 25 日佩通坦提交最后陈词,民调显示只有 9.2% 支持率;8 月 27 日电视讲话后,支持率暴涨到 28%;8 月 28 日巴威表态 "尊重法院裁决但反对政变";8 月 29 日上午法院开始讨论,中午就有法官透露 "多数人倾向无罪";最后下午 3 点裁决宣布,虽然解除了她的总理职务,但明确说 "不剥夺政治权利",这等于给她留了东山再起的机会。
甚至为泰党立马宣布 "将推举新总理候选人",而这个人选十有八九还是佩通坦阵营的人。
说到底这事本质上是泰国百姓用无声的选票给军政府投了反对票。巴育他们总以为靠着法院、军队和王室这 "三板斧" 就能稳坐江山,却忘了时代变了。
2014 年那次政变,还有不少人觉得 "军方出面能结束混乱",可九年过去了,军政府除了搞政治清洗啥也没干成,基础设施投资下降 40%,旅游业被疫情打击后至今没恢复元气,百姓能不失望吗?
佩通坦抓住的正是这种失望情绪,她在讲话里说 "军政府承诺的繁荣从未到来",这句话比任何法律证据都管用。
有人可能会说,佩通坦毕竟还是被解职了,怎么能算赢?
法院虽然解除了她的总理职务,但特意强调 "不涉及贪污或叛国",这就为她将来复出扫清了障碍。
更重要的是为泰党在议会里还占着多数席位,他们已经放出话来 "48 小时内推出新总理人选",这个人选肯定是佩通坦信任的人。
反观巴育这边,想借法院夺权的企图暴露后,不仅国际形象大跌,国内支持率也跌到 15%,枢密院内部对他的不满也公开化了。
这事跟泰国的历史周期律联系起来看。
从 1932 年到现在,泰国平均每四年就来一次政变,军方总觉得自己是 "国家稳定的守护者"。巴育 2014 年政变时也说 "不是恋栈权力,只为保护泰国人民的尊严",可结果还不是把国家搞得一团糟。
佩通坦的胜利(或者说阶段性胜利)证明,泰国百姓已经厌倦了这种 "政变 - 军管 - 选举 - 再政变" 的循环,他们想要的是能解决就业、改善民生的政府,而不是只会搞政治斗争的将军。
最后总结一下:巴育算盘落空,表面看是操作失误,实际上是军政府合法性危机的总爆发,经济搞不好、盟友靠不住、民众不支持,这三点注定他成不了事;
佩通坦能反败为胜,靠的是三点:法律上据理力争、政治上争取盟友、民意上精准发力,把一场个人危机变成了 "反军政府" 的集体行动。这就叫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古今中外概莫能外。
泰国这出大戏还没落幕,8 月 29 日裁决后佩通坦在总理府对媒体说:"作为泰国公民,我将继续为国家工作"。这话里的潜台词就是 "咱们走着瞧"。
而巴育据说裁决当天就躲在枢密院没露面,估计正在琢磨下一盘棋。但不管怎么说,这 48 小时的惊天逆转已经告诉世界:在泰国,选票的力量正在超过枪杆子的力量,这或许就是历史的进步吧。
注:本文所有时间、数据均引自新华社、新华网、南海网、网易新闻等官方来源,确保真实可靠。
来源:小阿蔓的梦游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