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这两天,许多人关注点都在A股的新股王诞生——寒武纪股价超过贵州茅台,坐上A股股价第一把交椅。
这两天,许多人关注点都在A股的新股王诞生——寒武纪股价超过贵州茅台,坐上A股股价第一把交椅。
我借着大家的段子和AI,做了个小卡片。
现在大家对白酒有多嫌弃啊。
这两天过节,我在翻购物软件时,顺手看了眼小规格飞天茅台200ml的小瓶装,平时买着解解馋的。
结果算下来有点意外:按500ml折算,自营价居然跌到了1600元左右。
要知道去年618,这东西折算下来还稳稳站在2000元,一年时间跌了20%。作为白酒行业公认的价格风向标,它比500ml标准瓶更贴近普通消费者的试饮需求,价格波动也总是比标准瓶早一步。
去年小飞天2000元时,标准瓶还能卖到2200元;现在小飞天跌穿1600,标准瓶也跟着下探到了1800元。
连带着不少烟酒店老板都在吐槽:以前收茅台像收黄金,现在手里压着几箱都怕砸手里。
除了飞天茅台,其他高端白酒的价格也在松劲:五粮液八代普五的批价从去年的950元跌到了现在的880元,泸州老窖国窖1573从800元跌到了750元。就连曾经靠稀缺性涨价的生肖酒,现在也开始打折走货,某电商平台上,茅台兔年生肖酒单瓶价格比年初降了1500元,还送一套酒具。
曾经的硬通货现在好像也硬不起来了。
价格下跌的背后,其实是供需的变化。
过去几年,大家买茅台要么是送礼,要么是收藏,真实喝掉的其实不多;但现在,送礼需求少了,收藏的人也怕砸手里,真实消费又没跟上,价格自然撑不住。
如果说价格下跌是表象,那政策带来的需求收缩,就是更深层的原因。
今年二季度,518新政出台,明确限制党政机关、国企事业单位的公务用酒,禁止在商务宴请中饮用白酒。
消息一出,白酒板块直接低开,茅台、五粮液当天跌幅都超过了5%。后来虽然有官媒出来纠偏,说不搞一刀切,不影响正常消费,但对政商务消费的影响已经实实在在落地了。
如果说政策压的是高端需求,那年轻人不喝白酒,压的就是长期需求——而最近行业里悄悄上演的降度竞赛,恰恰暴露了白酒对年轻人的焦虑感。
前两天,五粮液刚官宣推出29°五粮液・一见倾心,还请来邓紫棋做全球代言人。
这边舍得酒业紧跟着宣布,29度舍得老酒舍得自在8月30日就要上市。往前数一个月,泸州老窖说28度国窖1573已经研发成功,就等合适时机推出;8月19日古井贡酒更直接,拿出26度的年份原浆・古20按计划9月还要上更多低度新品。
不过这一瓶卖399元?昨天还听公司小伙吐槽,这价还是有点贵啊。
要知道,白酒行业历来以高酒精度为荣,52-54度才是高端酒的标配,现在巨头们集体往30度以下探,说白了就是讨好年轻人。
毕竟年轻人喝惯了10度左右的果酒、15度左右的预调酒,面对50多度的白酒,第一反应就是辣得像吞火球,根本咽不下去。
可降度就能留住年轻人吗?
年轻人不喝白酒,从来不是度数太高这么简单。他们反感的是白酒自带的劝酒文化长辈专属标签,追求的是悦己型轻社交——喝杯果酒是为了放松,不是为了敬老;调杯威士忌是为了尝鲜,不是为了撑面子。
上面这些看衰白酒的道理其实时不时都会拿出来说道一番。
白酒的黄金时代就这么过去,贵州茅台们没有未来了?
我想说的是,不知道小伙伴有没有这样的感受,这几年啥事都是一阵风。风过之后,时常狼藉。
曾经的茅台白酒就好比现在的labubu,前两年的债券有点像现在的A股,还有那一套套房子……
市场上一出现火热的东西,大家就像羊群一样成群而至。这就是投资心理学上常说的羊群效应。
人性的趋势下,啥都跟着别人跑。
现在的茅台、房子便宜了,反而没啥人买。可大家细细想一下,这些真的一无是处了吗?
数据来源:Choice;数据截至:5025/8/25
看了下白酒的PE(TTM)水平回落至近10年4%分位数,估值压缩到反映最悲观预期。
就像去年整个大A一样。
之前总看到网友自嘲的一句话:我在白酒里躲牛市。
今天也扬眉吐气一回,酒ETF涨了2.63%,而寒王一度大跌10%。
现在你有100万,会选白酒,还是寒王?
祝大家七夕快乐~云cheers
来源:MoneyKing钱大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