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8年6月15日,时任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在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时说:“中国怀揣一个长期的计划——那就是以明朝为范本,改写现存的国际秩序”。
2018年6月15日,时任美国国防部长马蒂斯在美国海军战争学院的毕业典礼上发表演讲时说:“中国怀揣一个长期的计划——那就是以明朝为范本,改写现存的国际秩序”。
如果再把这条新闻搭配上当时年初菲律宾总统“如果中国愿意的话,干脆把我们变成中国的又一个省吧,就像福建那样”的言论,仿佛一切都在印证马蒂斯的话。
今天我们不去讨论马蒂斯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和我国的外交政策到底有什么本质不同。
今天我们就只讨论部分读者的疑惑——“为什么美国会以明朝作为类比,而不是唐朝呢”?
在我们的印象中,明朝一直是一个保守的封建王朝。在国际影响力方面并没有太出彩的地方,而唐朝作为封建帝国的巅峰,出彩的地方实在太多。
但这其实只是我们的刻板印象,虽然和唐朝相比。明朝的整体影响力不如唐朝,但在东南亚地区,明朝的影响力是强于唐朝的。
如果说唐朝是陆权帝国的巅峰,以开放多元吸纳其他文明。那明朝则是封建王朝的海权巅峰,其全球化白银网络主导欧亚贸易。
因唐朝身处全球陆权时代,其对海洋的活动有限,主要是通过控制陆上丝绸之路扩散国际影响力。
但明朝时期,全球范围内的海洋活动明显增多。明朝也不能免俗,其通过郑和下西洋活动,在东亚(朝鲜、琉球)、东南亚(暹罗、马六甲)、南亚(榜葛剌)以及西亚(帖木儿帝国)建立了深广的朝贡体系。甚至东非也被纳入其中,据《明史》、《明实录》等史料记载。今肯尼亚马林迪、索马里布拉瓦和摩加迪沙等城邦均遣使朝贡,其朝贡国覆盖西太平洋与印度洋30余国。
这些活动后来虽然随着郑和下西洋的结束而减弱,朝贡礼仪也是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民间的贸易却一直持续至明末,其对东南亚的影响也比以往朝代更为深远。
其在西南、中南半岛设立的三宣六慰,管辖范围辐射至今缅甸、泰国、老挝等国家的部分地区,1406年设的底马撒宣慰司更是辐射至印度部分地区(19世纪初,英国人在印度阿萨姆地区发现了“底马撒宣慰司”字样的信符,更新了人们对于明朝三宣六慰的理解)。
明朝不仅能对以上地区实施政治影响,亦能对其征税。
比如对车里宣慰使司的额征金是五十两,对车里靖安使司的额征银是一千四百两(车里宣慰使管辖今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及部分老挝领土),对八百大甸宣慰使司(今泰国境内)、老挝宣慰使司(今老挝境内)的额征金是六百两。
另外,明朝对西伯利亚的控制力也不容小觑。
据《明宪宗实录》记载,成化十四年(1478年)阿古河卫的兀丁哥等6人因违反明朝政令而被斩首,阿古河卫在今俄罗斯远东阿古河流域地区。
1506年,葛林卫的指挥同知塔哈住因政绩优异而被升任卫指挥使,葛林卫在为今俄罗斯远东格林河地区。
者帖列山卫(今俄罗斯远东阿纽依河地区)更是在1581年还接受明朝委派的官员进行统治(《满文老档》记载)。
嘉靖年(1522--1566年)增设马失卫(《明会典》),管辖范围为今俄罗斯远东辛达附近;
景泰三年(1452年)的兀的河卫指挥使被明廷调任山东行省辽东都司金州卫任职(《明英宗实录》),兀的河卫在今俄罗斯乌第河地区。
这种管理,甚至到了1608年(万历36年),都还有关于奴尔干都司管理的官方记录。
在贸易方面,更是有全球三分之一以上的白银流入明帝国。
可能正是因为明朝在东南亚有如此广泛的影响力,才让马蒂斯有了开头的那一番话。
来源:松鼠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