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服务下沉到圈,把银行“搬”到农民门口。余治贤今年想扩大养殖规模,光买种羊和饲料就得100万,扩建羊场还得50万元,听说银行贷款门槛高、手续慢,只能眼巴巴错过行情。转机出现在三天后,得到该行“金融村官”的重要反馈后,靖边农商银行黄蒿界分理处的处主任何林茂,带着一
“以前觉得金融是城里人的玩意儿,现在才明白,它就是咱农民里的‘ATM机’!”养殖户余治贤激动地向前来调查贷款的靖边农商银行黄蒿界分理处主任何林茂说到。
服务下沉到圈,把银行“搬”到农民门口。余治贤今年想扩大养殖规模,光买种羊和饲料就得100万,扩建羊场还得50万元,听说银行贷款门槛高、手续慢,只能眼巴巴错过行情。转机出现在三天后,得到该行“金融村官”的重要反馈后,靖边农商银行黄蒿界分理处的处主任何林茂,带着一台“神秘设备”找上门来。
“刷脸”替代抵押,让“活体羊”变成“数字资产”。“余大哥,咱不搞抵押,就用你的羊‘刷脸’贷款!”何林茂笑着从包里掏出一个平板,领着余治贤在他家里家外、圈里圈外咔咔一顿拍照。余治贤瞪大眼:“这能行?”何林茂调出数据屏,“你的这800多头羊、房和地,再结合这几年的养殖流水,系统评估出你的羊年产值超200万,再加上70多万元的资产,风险可控,给你授信150万!”原来,这是通过PAD采集养殖数据,结合政府补贴、保险信息,构建动态信用模型,让“活体羊”变成“数字资产”。
产业链全覆盖,从“卖活羊”到“卖品牌”。“养羊不是简单的‘买羊-卖羊’,而是涵盖种源、饲草、防疫、加工、销售的完整链条。”靖边农商银行行长郝舒苓指出。为此,该行创新推出“羊产业链金融生态圈”,将金融活水注入产业全流程。如今这座曾以“靠天吃饭”闻名的养羊小镇,如今正书写着乡村振兴的“羊”光篇章,而这一切的背后,离不开靖边农商银行“金融+产业”的精准赋能。截至2025年8月,靖边农商银行已为靖边羊产业授信1.18亿元,支持1064户养殖户扩大养殖规模,支持400多户羊绒户倒卖羊绒,带动全县羊产业年产值突破10亿元。
秋风掠过黄蒿界镇的田埂,卷起的不再是黄沙,而是漫山遍野的“白色黄金”——这就是陕北山羊的“逆袭密码”,也是靖边农商银行支持乡村振兴的生动注脚。
来源:环球网海外看中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