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助力地方发展与青年成长的征程中,团滁州市委主动作为,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组织者、推动者、服务者角色,当好服务青年学子的桥梁纽带,在组织动员青年学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锤炼青年过硬本领的实践中,绘就“人才因滁州而聚、滁州因人才而兴”的美好图景
实践正青春 滁州篇
聚青春
在助力地方发展与青年成长的征程中,团滁州市委主动作为,以大学生社会实践为重要抓手,充分发挥组织者、推动者、服务者角色,当好服务青年学子的桥梁纽带,在组织动员青年学子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锤炼青年过硬本领的实践中,绘就“人才因滁州而聚、滁州因人才而兴”的美好图景。
用心谋划 做社会实践的组织者
突出重点推进。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滁州共青团年度重点工作,贯彻落实滁州市新时代“满天星人才计划”,大力实施“青年俊才”新星工程,多项社会实践活动项目被纳入全市“招才引智十大举措5.0版”。主动加强与滁州市委人才工作局、市人社局等部门对接联动,共同推进大学生社会实践项目落地落实。
谋划特色活动。聚焦青年学子实践需求,持续推进滁州籍优秀在校大学生兼职乡镇(街道)团组织副书记工作,“开展菁英学子滁州行”等特色活动,让青年在亭城有感有为。特别是连续三年举办全国大学生暑期文化科技卫生“三下乡”社会实践“传承小岗精神 助力乡村振兴”专项活动,吸引全国各地高校学子积极参与。
精心组织 做社会实践的推动者
走进家乡,做亭城文化传播者。全年市县联动开展“才聚满天星·筑梦新滁州”青年学子家乡行活动超20场,实地观摩全市重点企业50余家,召开青年人才座谈会十余场,覆盖青年学子超2000名。开展实岗对接,向返乡大学生提供就业岗位2600个。聘任200名青年学子为“亭城推介员”,请他们为家乡代言,吸引广大青年英才主动了解滁州、来到滁州、落户滁州。
服务家乡,做亭城温暖践行者。大力开展“青春志愿行·温暖回家路”春运志愿服务“暖冬行动”,全市共招募超1500名返乡学子开展为期40天的春运志愿服务活动,同时招募500余名返乡大学生服务保障首届滁州灯博会、南湖灯会、琅琊山庙会等大型文体活动,服务群众万余人次。组织高校学子志愿服务队保障“葫芦果”音乐节、2025年全国青年体操锦标赛和中国中学生手球锦标赛等,深刻践行“滁州有让 青春有为”。
融入家乡,做亭城发展建设者。团市委携手全市近200家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共建大学生寒暑假社会实践基地。每年寒假推出300余个社会实践岗位,超2000名返乡学子报名参与,天长市、明光市被列为2025年全省“返家乡”社会实践省级示范县(区)。大力实施“才聚满天星·筑梦新滁州”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暨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每年提供实习实践岗位600余个,吸引超3000名学子踊跃报名,实现人才供给与发展需求精准对接。
贴心服务 做社会实践的服务者
悉心保障,解决实践顾虑。从实践前的岗位匹配,到实践中的支持指导,再到实践后的总结提升,团市委构建全流程服务体系。实践前,细致梳理地方需求,为学生精准匹配岗位;实践中,建立跟踪机制,为学生配备导师,提供工作指导与生活帮助;实践后,开展总结交流活动,组织学生分享实践感悟、成果,为学生实践经历赋予更多价值,让学生安心实践、有所收获。
典型引领,激发参与热情。注重挖掘实践典型,以榜样力量带动更多学生参与。每年聘任“亭城推介员”,激励学生在实践中争先创优。依托滁州共青团微信公众号、青春滁州抖音号等团属新媒体平台阵地,开设宣传专栏,选树广大青年身边可亲可学的榜样,扩大典型影响力,吸引更多青年主动投身地方建设,在实践浪潮中锤炼自我。
滁州共青团将持续深耕实践育人沃土,以更实的举措、更优的服务、更强的担当,架好青年学子成长成才的“连心桥”,铺就青春梦想绽放的“星光道”。通过精心组织、用心推动、贴心服务,让每一次社会实践都成为青年学子了解国情、服务社会、增长才干的生动课堂,让“青春逐梦亭城”的旋律更加激昂,让青年学子在躬身实践中深刻感悟“滁州有让”的温度与机遇,激发“青春有为”的责任与豪情,从而更加主动地融入滁州发展大局,将个人成长与城市进步紧密相连。
2025暑期青年学子家乡行团队成员合影
实践录
“青年夜校”系列活动的国画氤氲、书法纵横;法院庭审旁听的廉政思想教育;遵阳艺术集的消防知识宣传......今年暑期,我有幸来到团市委青发部实习,真切感受到这个岗位承载的为青年成长引路、为青春梦想护航的厚重使命,也深刻领悟到团组织严谨规范的纪律要求背后,是对每一份青年期待的郑重回应。这些扎根青年、服务青年的实践,让我的专业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更让我养成了对每一项工作都细致审慎的态度。
□安徽大学 李仕豪
观摩庭审时,公诉人对案件事实的熟稔和对法律条文的精准运用,让我直观感受到“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并非抽象原则,而是体现在庭审的每一句话、每一份证据里。看守所之行则让我看到检察工作充满人文关怀的一面,这种刚柔并济的工作方式,让我明白法律不仅是约束行为的准则,更承载着修复社会关系的温度。
在滁州市人民检察院实习的这一个月,我深刻地理解了公平正义的分量,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更加务实担当,笃行实干。
□安徽财经大学 卞沄清
在滁州市科技馆外联部实习的这两周时间里,我主要承担为前来参观的学校和社区团队拍摄的任务。按下快门的每一瞬间,都定格了参观者专注好奇的脸庞,可能在一次平平无奇的科技之旅之后,一颗颗科技的种子在心底悄然生根发芽。拍摄之余,我还协助馆里联合市气象站、市消防救援局开展两期暑期研学活动。其间,我自己不仅提高了摄影水平,锻炼了组织沟通能力,还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
□渤海大学 史思雨
书记说
让青春实践绽放亭城
□团滁州市委副书记 万小宇
滁州共青团始终将大学生社会实践作为育人强基、助城发展的重要抓手,探索出一条具有亭城特色的实践育人之路。
我们的特色在于“双向奔赴”的精准对接。紧扣地方发展需求与青年成长渴望,将实践活动融入全市“招才引智十大举措5.0版”,打造“才聚满天星·筑梦新滁州”“菁英学子滁州行”“青年学子家乡行”等品牌活动,连续三年举办全国大学生暑期“三下乡”专项活动,让实践的平台更广阔。
我们的经验在于“全链条赋能”的生态构建。建立“谋划——组织——服务”闭环体系。联动全市近200家单位共建实践基地,每年提供近千个实习岗位,实现人才供给与发展需求精准匹配。创新“岗位匹配——导师结对——总结提升”全流程服务,实践的保障更贴心。
实践育人,根基在“实”,关键在“联”。滁州共青团将持续架好“连心桥”、铺就“星光道”,让青年在躬身实践中读懂亭城、扎根亭城,让青春力量与滁州发展同频共振。同时,大力选树先进典型,讲好青年学子社会实践的青春故事,实践的成效更彰显。
来源:安青网一点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