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检察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检察理论研究,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人民检察院在每周“检察人员大讲堂”的基础上,创新增设了“检察理论30分”的全新学习方式,为实现检察业务与理论研究深度融合注入新的活力。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时代检察工作要求,进一步深化检察理论研究,推动检察工作高质量发展,今年以来,鄂尔多斯市达拉特旗人民检察院在每周“检察人员大讲堂”的基础上,创新增设了“检察理论30分”的全新学习方式,为实现检察业务与理论研究深度融合注入新的活力。
“检察理论30分”为全体检察人员提供了检察理论与实践碰撞的舞台。授课的检察官助理需结合自身业务领域,挖掘办案实践中存在的问题,选择1-2篇现有理论成果论文进行针对性学习,在此基础上,围绕选题用30分钟左右的时间进行授课。授课内容包括分析文章的结构及其特点,让大家清晰了解论文的逻辑架构;评述比较文章观点,引导检察人员从不同角度思考理论问题;阐述对办案实践的应用与启发,切实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紧密结合。
同时,为确保 “检察理论 30 分” 的授课质量,在确定选题之前以及授课内容准备完毕后,授课人员都需先征求导师的意见。这一环节与我院青年检察人员导师制形成有效联动——导师会凭借丰富的经验和专业知识,对选题的科学性、可行性、内容的准确性和逻辑性及研究深度等方面进行细致指导,帮助授课人员不断完善授课内容,提升授课水平。
“检察理论30分”学习模式的创新实践,既是我院深化检察理论研究的重要抓手,更是推动队伍建设与人员素能提升的关键举措。通过将办案实践与理论研究紧密结合,引导青年检察人员在挖掘办案问题、钻研理论成果的过程中,不断拓宽知识视野、提升思辨能力,为打造一支理论功底扎实、业务能力精湛的检察队伍奠定坚实基础。下一步达拉特旗人民检察院将持续优化学习机制,让理论学习真正成为滋养检察实践的“源头活水”,推动检察工作在高质量发展轨道上阔步前行。(王雨欣)
来源:内蒙古法制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