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25(第七届)高工氢电年会将于12月3-5日在深圳机场凯悦酒店举行。本届年会将邀请800+顶级专家、企业领袖、企业技术与营销高层、投资精英共同参与,覆盖制氢-储运-加注-应用全产业链名单,将有效促进深度交流,推动行业合作共赢与生态圈建设。
2025(第七届)高工氢电年会将于12月3-5日在深圳机场凯悦酒店举行。本届年会将邀请800+顶级专家、企业领袖、企业技术与营销高层、投资精英共同参与,覆盖制氢-储运-加注-应用全产业链名单,将有效促进深度交流,推动行业合作共赢与生态圈建设。
本届年会共分开幕式、绿氢装备(一)、绿氢装备(二)、绿氢消纳、氢储运、燃料电池全场景、燃料电池汽车、燃料电池与材料部件、闭幕式9大专场,探讨产业规模化路径、国际化合作、投融资趋势等战略议题,预测下一年技术路线演进、市场爆发点、政策风向;将发布《2025中国燃料电池产业发展蓝皮书》。同期举办2025高工金球奖颁奖典礼,表彰技术领先、市场开拓、供应链贡献等维度标杆企业。
绿氢产业相关议题是本届年会议题的重中之重,在年会盛大开启前,先来了解绿氢产业发展现状:
2025年的绿氢圈,热闹得像个拆盲盒现场,呈现出冰火两重天的局面。
一边的景象是,多个绿氢项目因资金或技术等各种原因中止、流产。上半年,内蒙古那个喊了三年的"液态阳光甲醇项目"突然停工;中国天楹水电解制氢设备采购终止;就在不久前,新疆俊瑞阜康区3万吨绿氢项目招标时,连三家合格投标企业都凑不齐,最后只能流标。据不完全统计,今年上半年以来,撤销、中止以及流标的绿氢及绿色氢氨醇项目就有近20个。
另一边景象则是央国企主导的大型绿氢项目迎来关键节点,商业化运行在即。例如国家电投大安风光制绿氢合成氨一体化示范项目于7月26日正式投产:3.2万吨年产绿氢装置,电解槽运行温度稳定在85℃,这是国内首次实现"风光直供制氢"零波动;中能建松原项目于5月19日首台电解槽设备吊装就位,7月中旬,15台1875立方氢气球罐全部焊接完成,并完成全部无损检测,预计一期项目将在下半年投产。
冰火分界在哪?看项目清单就清楚:退场的大多是民企牵头的项目,其中也不乏计划投资百亿的大项目;而推进顺利的,主要是央企主导的"巨无霸"——国家电投、中国能建这些"国家队"手里的项目,这些项目在稳定推进的过程中解锁多项技术创新(注:也有个别民企大型绿氢项目推进有了成果,但数量太少)。
客观来看,中国绿氢产业现在的冰火两重天,不是坏事。泡沫挤掉了,剩下的才是真金。大安、松原这些项目证明,只有真正具备技术实力和综合能力的电解水制氢设备企业才能赢得市场信任,只要技术过硬、模式对路,绿氢PK灰氢不是遥远的未来。当产业虚火退去,留下的将是真正能支撑“双碳”目标的硬核力量——这或许就是这场冰与火淬炼的终极价值。
在本届年会上,绿氢产业链各个环节头部企业领袖将齐聚一堂,分享这一年的成果,共同探讨在这样的形势下企业的战略决策方向。感兴趣者,报名参会,提前锁定席位。
来源:美美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