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左三门是1999~2002年我担任颜厝党委副书记时的宿舍,当年星期一至星期五,除了星期三,一般晚上住镇…同宿舍的郑来泉老党委对我有一个深刻记忆···下乡吃请啤酒喝多了,他老睡不着,而我经常打呼噜··尿急时,猛然起床,闭眼摸到房后厕所,解手后又躺回床上,酣畅淋漓
昨天去了阔别20年的老地方(颜厝镇),受到了林智全书记、张川镇长的热情接待……
左三门是1999~2002年我担任颜厝党委副书记时的宿舍,当年星期一至星期五,除了星期三,一般晚上住镇…同宿舍的郑来泉老党委对我有一个深刻记忆···下乡吃请啤酒喝多了,他老睡不着,而我经常打呼噜··尿急时,猛然起床,闭眼摸到房后厕所,解手后又躺回床上,酣畅淋漓酣睡,而他看了整个过程…有点羡慕嫉妒恨的样子,说'年轻人···就是好…酒醉了,第二天仍然是一尾活龙!',睡好是身体健康的底数,总比吃好玩好更好吧!现在好了,当公仆无需太频繁的应酬,也未闻靡靡之音…或看到奢侈浪费,心里有'两个确立',也更加'四个自信',因为继续好睡过日子,而且没有酒色贪腐攀比计较等等的潜在危险!
(摄影:杨溪峰老市长,退休后'心无碍障',游山玩水,看遍祖国大好河山…)
睡梦中闪现一个理念'龙江精神',是龙海农民中的共产主义精神诞生,在那个时代能做到了'舍小家顾大家','丢车保卒'等等,现在看来很好,但做起來更不容易。其一是封建时代农民结社的文化,有根深蒂固的历史传统,在古早乡村,不融入一个社里的人或家,是无办法休养生息的,这需要为这个社里付出道义上的贡獻。社稷活动的祭祖、祭神、修谱、建庵、起庙、做戏,甚至邻居出栏一只肥猪,你会下意识、习慣性地的毫无犹豫参与,出钱出力或出谋划策…头壳聪明者或贡獻大的人,自然而然成了乡贤'乡望'或家长序大!
闽南地区,漳州南龙海颜厝镇,历史上有两大忧患。原公社党委书记、后任龙海县长的郭彩洪老同志,民间有个绰号'郭喊帮',开广播会口才好、煽情能力极强,他說'谁能解决'大水流'与'锤子头',谁就堪当颜厝的头!'一个是历史性洪涝灾害,历代封建官府居西溪芗城區,遇上十年二十年洪灾,泄洪区自然是挖了西溪南坝,让人少的南乡颜厝淹了,也要保住人口密集的漳州府。在自然灾害前,决策者也好民众也好,能接受'丟卒保车'之'舍小家顾大家'决策与作为。经常忍受'淹大水'是南乡百姓的际遇,一半天灾,因為所处低畦地、天公不作美;一半是人祸,人少势弱,为了保漳州府的所在芗城,被当为抗洪抢险的'小卒'舍爱了,所以城里的市民对进城的农民,应該惦記著他們的长期牺牲与历史付出。不能看不起农哥,尽量少赶一次地摊菜农…为老百姓生存,留下一丝希望吧!
'郭喊帮',喊你来帮助,不讲报酬,少论斤称两,农村社里间有田界矛盾或赛龙舟碰撞…南乡颜厝社里家长,甚至小混混为出人头地当'社皮啊头',总有人大声招呼、振臂而上…干就是勇,社里与社里之间群体性的械斗时常发生…党的十六开幕前夕,颜厝发生一起'五社刘'千人围攻'马洲社'的重大事件…起因无非是马洲与五社刘的龙舟在西溪演练时,在回内港闸口发生碰撞,双方龙舟手举用龙舟撑互相攻击…虽然无死人各有负伤…于是五六千人口的五个姓刘的自然村(简称五社刘),民间突然风起云涌组织一场群体械斗,准备攻击三千人口的马洲社。那几天,是我人生至暗的时刻,我作为颜厝排镇长之后的第一副书记,主动请缨带64位镇干部进驻马洲村…负责做十一条龙船停赛工作,而书记镇长等领导同事负责做攻击方'五社刘'熄火工作…过程惊心动魄,化解后上缴了171支土枪和1200件冷兵器刀枪剑戟,好险在瞬移…(有《扒龙舟》梧闽网络纪实附后),这一旦发生大规模群体性械斗,我带队去马洲的64位镇干部可能是伤亡率最大的一批,因為双方都不熟识这批人,都会将咱当作冤家死敌,猛砍或开火…
毛主席说过'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中国革命的成功,不仅仅是战争中'农村包围城市',或者政策上'打土豪分田地',更在于土改公社化以后对农民的教育,从扫盲反右、'三反五反'、四清运动…'政治挂帅'的主旨是对农民不断进行集体主义,甚至共产主义精神的大宣传、大教育、大实践运动。龙江风格的诞生是一个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一个集体时代的结晶!搜索一下毛主席对观着《碧水赞》的批示,如下:“这个就很好,让水,不争水!龙江精神,这是共产主义风格!……”让我大开眼界,思索万千…
郑亚水,笔名梧闽,出生于漳州东郊梧桥村,毕业于漳州农机校和厦门大学政治学系,中国散文学会会员、文学与艺术联谊会副会长。先后由漳州市图书馆出版《秋水白云》《西方国际政治研究》、作家出版社出版《白云深处》、海风出版社出版《月泊龙江》等书籍。2001年中国东欧经济研究会授其《企业文化一一现代企业的灵魂》''优秀社科论文一等奖'',并入选《中国改革发展论文集》(北京希望电子出版社);2009年11月,该论文被清华大学收录《n
作品《拾遗》一文于2010年9月入选《中国散文家代表作集》(作家出版社),并荣获2010年度中国散文学会“中国当代散文奖”;2021年8月,作品《说好的父亲》荣获“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2月,作品《说好的父亲》入编《中国作家书法家代表作全集》并被评为“特等奖”;2022年4月,《过故人庄还有多少龙江颂》荣获第九届相约北京文学艺术大赛“一等奖”;2022年7月,《紫云岩 无住与不迁》荣获2022年最美中国当代诗歌散文赛“二等奖”;《禅意 太武凡木》荣获全国第八届新年新作征文“一等奖”;2022年11月,《空中并不是“无色”》荣获第二届“三亚杯”全国文学大赛 金奖;2023年3月,《走在后港古街》荣获第十届“相约北京”全国文学艺术大赛 一等奖、中国当代文艺家名作金榜集“特等奖”,并入编《中国当代文艺家名作金榜集》(2024年卷);《梦一回太武夫人》荣获第二届中国最美散文诗歌大奖赛一等奖;《一字圣手江山常在掌中看》入选《高中语文》古诗词必读讲解教材;《梦里百花 正盛开》荣获2024年“春光杯”当代生态文学大赛“一等奖”;2023年被中国散文网聘任为“中国散文网专栏作家”;
本书《日出紫云》,历时15年,从1033篇在线网絡文学中,精选500余篇上线《北京头条》+《今日头条》联袂展播,再从中筛選200余篇,结集40万字散文专著,作为20万字《月泊龙江》(海峡出版社)姐妹册,谢謝亲的您,一路鼓勵、点赞、补台、转发、并参与本书编审校对出版发行过程!谨以此文表达知恩谢意!本书精品有国家级征文'二等奖'以上22篇、每篇全国读者超过5万人次。欢迎惠购收藏流转。
来源:文学艺术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