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2016年3月,龙岩中心城区颁发了第一本不动产权证书,编号“闽(2016)龙岩市不动产权第0000001号”。这不仅是一本个人产权证书,更标志着龙岩结束了土地、房产分散登记的历史,全面步入不动产统一登记阶段。
2016年3月,龙岩中心城区颁发了第一本不动产权证书,编号“闽(2016)龙岩市不动产权第0000001号”。这不仅是一本个人产权证书,更标志着龙岩结束了土地、房产分散登记的历史,全面步入不动产统一登记阶段。
十载光阴流转,一本本承载着创新与突破的“第一本证”,记录下龙岩不动产登记事业砥砺前行的足迹:
2017年9月
第一本“融合窗口”办理的证书颁发。通过流程再造、业务联办,实现“一个窗口、并联办理”,办事群众告别了辗转登记、交易、税务多个窗口的繁琐,效率大幅提升,从“一事跑多窗”变成“一窗办多事”。
2019年6月
第一批“交房(地)即交证”证书在“都市一品”小区交房现场同步发放。此举将登记服务前置,通过流程再造、信息共享、提前服务三大抓手,从源头上遏制新的历史遗留问题产生,将住权与产权同步落实。业主王女士感慨:“以前听说收房几年都拿不到证,没想到我今天一手拿钥匙,一手就拿红本本,太安心了!”
2020年11月
发出第一本启用不动产登记电子证照的抵押登记证明,全面推行不动产抵押登记“全程网办”服务举措,登记抵押业务全流程网上办理,让群众、企业和金融机构业务办理“一趟不用跑”,实现“空间、数据、资源共享”,达成“三方共赢”。
2021年1月
出具了全国第一份居住权不动产登记证明,这标志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确立的居住权登记制度在龙岩正式落地实施。它让“居者有其屋”从法律条文转化为可感知的民生保障,实现“房子不归我,也能安心住”。
2021年2月
推出首项不动产登记登记事项告知承诺制,企业和群众在办理清单内事项时,在适用告知承诺制的条件下,只需书面承诺即可办理相关业务,有效减轻群众取证负担,实现“承诺”代替“证明”,推动政务服务从“能办”向“易办”转变。
2021年12月
办理了首例二手房转移登记+水、电、气、广电网络、公积金提取“联动过户”集成业务,通过创新推行多部门、全覆盖“一表申请”举措,二手房交易登记全流程实现“一站式”办理。市民李先生在办理完联动过户业务后说:“真的是太方便了,一次性一个窗口就可以把全部要办的事情办好,不要再去跑公积金、水、电、气、广电窗口,整个流程太顺畅了。”
2022年3月
颁发第一本加载“一证一码,扫码见图”二维码功能的不动产权证书,群众企业通过相应的产权证号、坐落、宗地图等证书信息,既强化了不动产权证书的真伪防护能力,又通过流程优化缩短了登记时限,提升效率的同时,也让便民服务更具科技含量。
2023年4月
办理了第一笔全类型不动产“带押过户”网办业务,“在押”不动产过户无需提前还贷,一个工作日内可同步完成转移登记与新抵押权设立,大幅减轻企业、群众筹措过桥资金的压力成本,实现实现交易、过户、抵押“三同步”,全面提升“不动产登记+金融”服务质效。
2024年7月
颁发第一本“立等可取”的补发证书,在全省率先取消补发不动产权属证书、不动产登记证明公告时间,通过优化流程,实现不动产登记遗失补证高效办结。市民马女士说:“最近正是读书报名的时间,可我不小心把证书弄丢了,真是急死我了!我听说以往补办需要15个工作日公告期满没人提出异议后方能领证,没想到今天前前后后不到半个小时就领到了新证。”
2024年10月
在新罗区红坊镇举行的首批农村房地一体宅基地不动产权证书颁发仪式上,村民们喜笑颜开地领到了属于自己的“红本本”。这本证书不仅清晰界定了宅基地和房屋的权属边界,更是农民重要财产权的法律凭证。下洋村民杨大爷摸着证书说:“这本宅基地产权证书我们期盼了很久,今天终于领到了,感谢政府为老百姓办了一件实事、好事!”
2025年3月
市民唐女士在办理二手房过户时,通过“闽政通”APP一次性缴清了不动产登记费和相关税费,并当场领取了不动产权证书,她是龙岩“税费同缴”新模式的首位受益者。林女士惊喜地表示:“没想到现在办理房产过户这么方便,动动手指就能一次缴清所有费用”。
十年间,龙岩不动产登记从“001号”起步,已累计颁发证书约77万本、出具证明约44万张,这些数字背后,是服务方式从“窗口排队”到“指尖办理”的跨越,是技术手段日益更新的进程,更是“依法登记 保护产权”这份初心始终如一的坚守。
来源:东南沿海消息通